•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有關負責人分析,從去年下半年以來的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下降情況判斷,今年豬肉產量可能會出現明顯減產,市場供需存在一定缺口,春節前生豬價格仍將高位運行。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談生豬生產和供應形勢——“老百姓碗里不會缺肉”

    ??诰W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9-09-03 13:58

      最近一段時間,豬肉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受到各方關注。當前,生豬生產和供應形勢如何?非洲豬瘟防控情況怎樣?養殖場戶面臨哪些困難?將采取哪些措施穩定生豬生產?針對以上熱點問題,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接受了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的獨家專訪。

      春節前豬價仍將高位運行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有關負責人分析,從去年下半年以來的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下降情況判斷,今年豬肉產量可能會出現明顯減產,市場供需存在一定缺口,春節前生豬價格仍將高位運行,預計明年生豬生產將逐步恢復,生豬價格將逐步回落。從肉類總體供應看,考慮到替代品生產發展較快、進口增加、豬肉消費下降等因素,今年肉類供應是有保障的,老百姓碗里不會缺肉。

      該負責人解釋,之所以說供應有保障,主要有三大因素:一是豬肉替代品生產增勢明顯。據監測,上半年雞肉產量增長13.5%,水禽增加更快,牛羊肉生產周期長,但也有所增加;二是豬肉進口增加。上半年豬肉進口81.9萬噸,增長26.4%,預計后期豬肉進口還有增加余地;三是豬肉消費需求下降。非洲豬瘟疫情發生以來,豬肉消費也受到了抑制。據監測,1月至6月,集貿市場豬肉消費量同比下降12%。雖然下半年進入消費旺季,但豬肉價格上漲也會對消費產生進一步抑制,預計全年豬肉需求量減少約10%。

      除以上因素外,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有關負責人還表示,部分屠宰企業凍豬肉庫存量較高,進口鮮冷凍豬肉快速增長,再加上中央和地方儲備調節能力增強,都有利于促進中秋、國慶期間豬肉市場均衡供應,消費者不必擔心“買不到肉”。

      非洲豬瘟防控成效明顯

      自去年8月份我國發生非洲豬瘟疫情以來,各地各有關部門有力推進非洲豬瘟防控,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已及時處置非洲豬瘟疫情153起,撲殺生豬119萬頭。今年以來,疫情發生勢頭明顯減緩,除4月份外,其他月度新發疫情均保持在個位數。除云南、四川、湖北外,目前全國其他省份的疫區已全部按規定解除封鎖,生豬生產和運銷秩序逐步恢復。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的意見》后,防控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各地全面禁止直接使用餐廚廢棄物喂豬,實行生豬運輸車輛備案,嚴格進行車輛清洗消毒,落實屠宰環節非洲豬瘟自檢和駐場官方獸醫制度。各地加強區域聯防聯控,中南區試點已取得實質性進展,初步探索出了分區防控的運行模式和工作機制。

      隨著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加強,生豬養殖、販運、屠宰等防疫主體生物安全意識顯著增強,防控責任有效落實,清洗消毒、隔離檢疫等防控措施和手段不斷加強。防控技術支撐也不斷加強。強化診斷試劑和疫苗研發,目前已篩選出兩批34種快速檢測試劑,疫苗研發也取得階段性進展。

      雙重因素助推豬價上漲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有關負責人分析,豬價上漲主要是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生豬產能下降較多所致。按照生豬生產規律,母豬從懷孕到產仔需近4個月,仔豬出生到育肥豬出欄約需6個月。去年10月份開始的生豬基礎產能大幅下降,導致從今年六七月份開始,生豬市場供應明顯減少,價格加快上漲。7月份,400個監測縣生豬存欄環比減9.4%,同比降32.2%,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屠宰量1730.34萬頭,環比減1.6%,同比降11.3%。此外,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后,生豬養殖防疫有關成本的增加也助推了豬價上漲。

      綜合歷史數據,我國生豬價格波動具有較為明顯周期性特征,豬價從低點上漲至高位,再回落至低點,一般需要三五年時間。本輪生豬價格于2018年5月份跌至周期低點后,步入新一輪上漲通道,之后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生豬產能下降明顯,豬價短暫調整后持續較快上漲?!皯撜f,這輪豬價上漲,是非洲豬瘟疫情與周期性因素疊加的結果,總體符合市場供求規律。”上述負責人表示。

      養豬場戶面臨較大困難

      “此前,生豬生產面臨較大困難?!鞭r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有關負責人坦言,這表現在“不敢養”“不讓養”“沒地養”“沒錢養”。

      養豬場戶普遍信心不足,“不敢養”。非洲豬瘟病毒致死率高,養豬場戶普遍缺乏對這種新傳入病種的防控經驗,恐慌情緒較重。盡管近期生豬市場價格高位運行,養殖場戶補欄意愿仍較差。據農業農村部7月26日至31日對400個縣11191戶養豬場戶開展的問卷調查,僅有32.3%的場戶年底前有意擴大規模。

      一些地方政府發展養豬積極性不高,禁養限養“不讓養”。有的地方對新建養殖場用地基本不批、只拆不建,有的地方在養殖環保工作中“以禁代治”、對養豬場“一拆了之”,有的地方為降低非洲豬瘟疫情風險,鼓勵清欄空欄,禁止復養補欄。

      發展規模養殖困難,“沒地養”。大多地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沒有納入畜禽養殖用地,養殖用地往往作為臨時用地,很難取得合法手續。隨著環保、疫病防控要求越來越高,一些養殖場的糞污處理設施、清洗消毒設施等面臨無地可建的困境。

      前期養殖虧損,“沒錢養”。部分養豬場戶由于前期豬價過低,加上疫區豬群不能正常周轉,經濟損失嚴重,資金上出現極大困難,短時間內很難補欄復養。

      生豬生產正加快恢復

      8月2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就穩定生豬生產和豬肉保供穩價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不敢養”“不讓養”“沒地養”“沒錢養”的癥結正在被打破。

      眼下,農業部門正加快恢復生豬生產,一系列舉措接連出臺。穩定基礎產能,支持養殖場戶補欄增養,加強技術指導服務,優化種豬跨省調運檢疫程序。抓好非洲豬瘟防控,落實好現行有效防控措施,嚴肅查處瞞報、謊報、遲報、漏報行為,及時兌現非洲豬瘟強制撲殺補助資金。盡快將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規模養殖場臨時性生產補助、能繁母豬和育肥豬保險、養殖場戶貸款貼息等政策落實到位。

      同時,農業部門還加強生豬生產情況的跟蹤監測、分析研判和預警,引導生產,穩定預期。積極推進生豬產業轉型升級。建立健全生豬養殖、疫病防控和流通三大體系,加快實現“運豬”向“運肉”轉變。同時,配合有關部門盡快糾正超出法律規定的禁養限養和用地問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

      生豬生產加快恢復的一大基礎是養殖規模化水平在逐年提高?!稗r業部門把年出欄500頭以上的養豬場叫做規模豬場,規模化比重指這些豬場年出欄的生豬頭數占全國總出欄量的比重?!鞭r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有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生豬養殖規模比重為49.1%,較2003年提高了38.5個百分點。2018年我國生豬養殖場戶約有2600萬戶,但主要以小散戶為主。其中,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規模場戶約18.7萬戶,年出欄1萬頭以上的大型養殖場戶約4000戶。

      這位負責人表示,通過政策引導和生產扶持,預計明年生豬生產將逐步恢復,生豬價格將逐步回落。(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喬金亮)

    ?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作者:喬金亮] [編輯:見習編輯張武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谌請蠛?诰W入駐“新京號”
    圖解??谝恢軣崧剕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谛履暌魳窌⒂?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谡胁乓菍稣\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讷@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诿捞m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冢涸贫匆r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樂享多彩假日
    ??冢撼鞘猩v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冢洪L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诙冗^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诰W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