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在祖國的千山萬水中,在每一個時間刻度里,在每一個平凡崗位上,有許多人堅守著、奮斗著。
       
     您當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人民日報關注海口:長假7天,168小時,在一線總有他們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9-10-08 08:39

      原標題:長假7天——168小時 他們在一線(干部狀態新觀察)

    點擊查看原文

      國慶假期7天,168小時。

      在祖國的千山萬水中,在每一個時間刻度里,在每一個平凡崗位上,有許多人堅守著、奮斗著。

      他們中有幫村民收稻子、賣山貨的扶貧干部,有頂著風雪為車輛引路的交警,有落實安全生產制度的一線監管人員;他們在邊疆,在景區,在列車上,在渡口,在舉國歡慶時刻,他們以自己的方式和狀態表達著對祖國的深情,正如每一個平常的日子。

      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在這個偉大的時代、偉大的國家,需要我們以今天的奮斗成就更加美好的明天。向所有堅守崗位、拼搏奉獻的奮斗者們致敬!

      ——編 者

    圖⑨:林海在檢查價格公示牌。人民日報記者 朱榮鵬 攝

      地點:云南普洱

      守護邊境“中國紅”

      人民日報記者 李茂穎

      天剛放亮,劉海濤和戰友們就迎著清晨第一縷陽光,開始了新一天的邊境治安巡邏。

      劉海濤是云南普洱邊境管理支隊勐卡邊境派出所所長,這是他連續19年在國慶節值班。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巡邏隊員們一邊走著,一邊哼唱起熟悉的旋律。沿途雜草叢生,巡邏的地方大多人跡罕至,而作為一名邊境巡邏警察,劉海濤走遍了這里的每一寸土地。

      走到中緬邊境183號界碑前,劉海濤仔細地擦拭了界碑,其他戰友們為界樁擦拭描紅。“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那種激動的心情很難用語言形容,覺得特別神圣。”劉海濤說。

      劉海濤和同事要巡邏守護的轄區一共有三塊界碑,“用腳步丈量祖國邊疆,每一步都是祖國形象的展示。”戍守邊境一線19年10個月,劉海濤越發感到自己責任重大、工作光榮。國慶假期,劉海濤要和同事們堅持24小時輪班巡邏,“用‘警察藍’守護‘中國紅’,這是我們對祖國母親的告白。”

      地點:重慶豐都百集山村

      幫老鄉收好稻谷

      人民日報記者 劉新吾

      遠山郁郁蔥蔥,近處片片金黃,“嗞嗞”收割聲不時傳來。這個假期,鐘北權沒閑著,2日上午9點,他下田幫著老鄉收割。

      “老唐,累不累?今年不錯嘛!”看到村民唐紹安一家正在收割稻谷,鐘北權走上前,熟練地把稻子放到農機上。

      鐘北權是重慶市豐都縣武平鎮百集山村第一書記,平時經常帶領村民種植。國慶期間,村里晚熟的稻谷等待收割,但一些村民家人手不夠,他便自愿留在村里幫忙。“要盡我所能,幫老鄉把每粒米拾回家!”鐘北權告訴記者。

      高山晚熟的稻谷,飄來陣陣清香。“老唐,這米肯定又糯又香!回頭給我裝點兒米,還是老規矩,我這兒一斤比市場價多一塊錢!”鐘北權笑著說。

      收完稻谷,鐘北權又去油茶山看油茶長勢,忙得不亦樂乎。在他帶動下,百集山村已經種植高山大米1000多畝,油茶和青椒等也收獲頗豐。

      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稻谷和油茶能擴大種植,形成規模效應,讓百集山村真正脫貧致富。

      地點:Z65次列車

      列車長的不眠夜

      馬 琳 楊銘鳴

      3日晚,1100余名旅客登上了北京西開往江西南昌的Z65次列車。

      23時,列車長曾穎剛指導列車員完成夜間清掃,轉身又拿著手電筒繼續檢查臥鋪車廂。她在車廂連接處停了停,掏出隨身攜帶的記事本,小聲記著:“4車13下、16中、20下;5車8下、9下;加1車16下、19下……”這些鋪位,有的是老人,有的是孩子。走到這些鋪位時,曾穎就會放慢腳步,多停留一會兒,看看情況。

      安靜的車廂里,旅客熟睡的呼嚕聲夾雜著車輪哐當聲,形成熟悉的“交響”,這首“樂曲”伴隨了曾穎22年多。這個國慶假期,她和往年一樣,仍在列車上度過。

      當巡視到6、7號車廂連接處時,一名抱著孩子的年輕媽媽引起了曾穎注意,她趕忙上前詢問。一番交談后,發現原來是孩子不適應,有些哭鬧,媽媽擔心吵到旅客,便在連接處來回走動哄抱。曾穎見狀,建議先給孩子沖瓶奶,又安排他們到乘務員室暫時休息。喝過熱乎乎的奶,小朋友很快進入夢鄉,車廂也恢復了寧靜。

      此時,已是凌晨1時,列車員們依然在檢查、清掃、守候著。

      地點:四川成都金牛區公安辦證中心

      微笑服務不打烊

      人民日報記者 王永戰

      “您好,請問有什么需要辦理的嗎?”4日上午9時,剛換好工作裝,民警劉勝佳還沒來得及喝口水,就碰上了前來辦事的群眾。

      由于今年的積分落戶名單剛剛公布,預計會有一波辦理高峰,成都金牛區公安辦證中心推出了假期延時服務。

      “哎呀同志,我小孩要高考報名了,身份證丟了,這可怎么辦?”一位考生家長嘆著氣。“您別著急,走高考綠色通道,一周內就能拿到身份證!”劉勝佳趕忙答道。聽到消息,這位家長舒了一口氣。要知道,平日里補辦身份證得1個月左右。

      “迅速”“愛笑”,辦理戶政服務時,劉勝佳總能給人這樣的感覺。她手腳麻利,平均10分鐘就能為一名群眾辦結業務,并全程保持微笑。“窗口單位就得迅速、誠懇、靈活、專業,對群眾就得真心換真心,始終微笑服務。”劉勝佳總結出了工作法寶。

      11時許,服務中心大廳里人流不息。“估計今天得有200多人來辦理落戶和身份證業務,這還不算前來咨詢的。”中心主任白宙兒說,像劉勝佳這樣堅守崗位的同志不在少數。

      地點:廣東佛山海壽島

      接好每一班渡輪

      賀林平 鄧 敏

      “雞鳴深樹、牛臥草坡”,廣東佛山的一座江心小島——海壽島,依然保留著田園牧歌式風光。

      海壽渡口連接九江鎮和海壽島,每天約4000人次和上百機動車輛通過渡輪往返,節假日更是過萬人次。17時35分,廣東佛山海事局九江海事處副處長周龍騰目不轉睛盯著海事智慧監管視頻系統,接著,他對同事譚錦仔說:“排隊車輛已有8輛,旅客超過100人,我們去現場看看。”

      傍晚正是往返高峰,“排好隊,穿好救生衣,上船時不要擠。”周龍騰不時提醒著過往旅客。

      17時45分,距離渡口約100米,“粵佛山渡6023”就要靠岸,參加海事工作近十年的周龍騰臉上依然有些緊張。

      “粵佛山渡6023”穩穩靠岸后,周龍騰檢查了一遍船用救生衣、消防器材。

      “小周,今天又值班啊?”推著電動單車上船的村民李叔向他打招呼。長期守護海壽渡口,周龍騰與海壽村民已經很熟悉,海壽渡口最后一班渡船是21時15分,他要與同事值守到最后。

      夕陽的最后一抹余暉,灑在周龍騰佩戴的黨徽和海事臂章上,閃亮而溫暖……

      地點:青海祁連縣峨堡鎮

      頂風冒雪保暢通

      人民日報記者 賈豐豐

      5日下午,青海省祁連縣峨堡鎮的上空飄起了點點雪雨,風也比平常凌厲很多。望著遠處黑沉的天色,青海省海北州公安局交警支隊峨堡交警中隊隊長劉國棟預感到暴風雪的氣息。

      果然,18點,指揮室傳來消息:“惡劣天氣致國道227線青海境內峨堡轄區普降大雪、公路積雪結冰,超2000輛車被困。”接到任務后,顧不上吃晚飯,劉國棟與同事們第一時間趕赴峨堡嶺,開展交通復通指揮。

      “當時,雪大風急,臉上像刀子刮一樣,眼睛睜都睜不開”。由于車輛堵塞嚴重,他們只能徒步趕到易結冰的上下坡路段,不斷巡邏喊話、警報提示、警燈警示,并采取一系列除雪融冰、鏟雪防滑措施。經過長達14個小時的救助、疏導,被困車輛終于全部轉移。劉國棟他們的褲腿、鞋子也已全部濕透,領口灌滿雪水。

      “我們返回車中準備下山時,發現車子引擎蓋上堆滿了司機們送的餅干、泡面、手套……許多司機也閃燈鳴喇叭表示感謝,那一刻,覺得很值。”劉國棟說,國慶期間,海北交警支隊仍全員上崗,全天候進行不定時不間斷道路巡查。“確保道路暢通,既是我們的責任也是一種幸福。”

      地點:延崇高速河北段主體1標松山特長隧道施工現場

      質量安全監控嚴

      人民日報記者 張騰揚

      一場寒潮,燕山深處的延崇高速河北段建設工地,氣溫直接降到零攝氏度以下。

      河北省高速公路延崇高速籌建處質量安全科長陳彥欣和幾個工作人員站在隧道洞口,口吐白氣。國慶休假,檢查不能休息。延崇高速是2022冬奧會北京前往崇禮賽區的主要公路通道,預計年底竣工。施工單位正搶抓工期,此時安全生產這根弦更不能松懈。

      一進隧道,陳彥欣就拿著手電筒照著墻面尋找“反光點”——監控量測點。它們是隧道斷面上的標尺,據此可以判斷是否穩定。反復觀察對比,沒有問題。陳彥欣接著按部就班地檢查鋼拱架支護、配電箱、變壓器等設備是否正常,漏電保護是否到位,隧道內車輛交通安全……

      “排水泵站工作情況如何?”“爆破用品怎么放置?帶我看看!”他邊看邊問施工單位安全負責人,隨行工作人員認真記錄。

      當發現有的工人戴著安全帽,卻沒有穿反光衣時,陳彥欣讓其立刻退出隧道,穿戴整齊再進來。

      國慶期間,陳彥欣每天都扎在工地上。“必須做到萬無一失,否則一失萬無。”他調侃自己的工作就是拉“韁繩”,工程這匹馬跑得越快,繩子就得拉得越緊。

      地點:吉林長白山景區換乘中心

      林海里暖心巡護

      祝大偉 辛 鑫

      秋日,長白山天池水面湛藍如鏡,山間樹木已經蕭瑟,寒意漸濃。

      上午10時, 長白山消防救援支隊北景區中隊執勤隊員馮寧突然見到一名男性游客從天池倒站車下車后,蹲在地上,面色蒼白。

      當時景區游客較多,馮寧和隊員面臨的巡護壓力不小。“多詢問一聲,也是溫暖的問候。”馮寧說,執勤救援并不總是面對驚險萬分的大場面,更多的可能是瑣碎的救助與關心。

      上前詢問后,馮寧判斷這位游客可能是高原反應和嚴重暈車,他們將游客攙扶到椅子上,并幫他按摩相關穴位、貼上暈車貼。

      半小時后,被救助的游客面色恢復正常,“多虧了你們。”游客連聲感謝。

      馮寧所在的中隊常年駐守在長白山旅游景區內,是一支覆蓋山岳、雪域、林海救援的突擊隊。“危難關頭需要我們大顯身手,但用心做好日復一日的守護同樣重要。”這個中隊指戰員平均年齡24歲,已婚指戰員全部兩地分居。“常年舍小家,就是為了時刻服務好大家。”馮寧說。

      地點:海南海口港豐農貿市場

      穩住節日“菜籃子”

      人民日報記者 朱榮鵬

      早上5點多,天還下著大雨,海口市港豐農貿市場里,菜攤前已熙熙攘攘。

      早7點,林海便驅車趕往轄區內的農貿市場。

      作為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秀英分局海港監督管理所所長,他的核心任務是:國慶期間,防止個別商家借機哄抬物價,穩住市民和游客的“菜籃子”。早在9月底,他們就引導各攤主響應“‘菜籃子’保供穩價倡議書”,在節日期間按照倡議的價格售賣農產品。

      7天假期,盡管每天都來,林海還是放不下心。早上7點30分,他帶領監管所兩位同事來到市場,神情嚴肅,開始逐個攤位檢查商品標價牌。

      “這個西紅柿你們賣多少錢?”林海問道。“三塊七,我們都是嚴格執行倡議價,不敢亂加價!”攤主回答得很肯定。

      從口袋中拿出已滿是折痕的“倡議書”,仔細對照:“西紅柿——三塊七,沒錯!”林海點點頭。

      不只是西紅柿、茄子,比對這份“倡議書”,豬肉、小白菜、黃瓜、青椒……這些經常登上老百姓餐桌的家常菜,節日期間,價格都相對平穩。林海松了一口氣,他小心翼翼地將“倡議書”折好,放進口袋,和兩位同事繼續仔細檢查。

      地點:江西南昌繩金塔國慶廟會

      第一書記賣山貨

      人民日報記者 戴林峰

      “這鐵皮石斛,是絕壁上的仙草。村民們吊在半空中,用小鐵錘一點點種上去的。不僅富含微量元素,還能降血糖,加個好友了解下!”7日中午12時,李坤一邊熱情招呼著顧客,一邊熟練地展示出自家二維碼。

      國慶假期七天,作為工商銀行江西省分行駐上饒市橫峰縣崇山村第一書記,李坤與來自贛州、撫州等市的11位駐村第一書記一道,在熱鬧的廟會上支起攤位,為當地特色農產品“代言”。12位第一書記輪班值守,上午10點出攤,晚上10點半打烊,日日如此。

      “我們的山貨品牌上沒優勢,必須用品質和誠信贏得信賴!”5日晚間,山貨售罄。村支書江永祥連夜通知村民們備貨裝罐,等他滿載著貨物趕來時,已是6日深夜。雖然忙了一天,但李坤堅持用精準秤逐一稱重核驗。7日中午,記者見到李坤時,他略顯疲倦,卻依然不厭其煩地為顧客介紹。

      崇山,村如其名,地處距縣城60公里之遙的崇山峻嶺之中,雖山高路遠,卻非常適合名貴中草藥的生長培育。2015年扶貧工作隊入駐,引導村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植業。目前,全村8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已成功脫貧80戶,貧困發生率由17.5%下降至1.2%。

    ?

    相關鏈接:

    守護患者健康 海南醫護人員國慶假日堅守崗位
    7000名人員堅守崗位 海口公交集團全力做好國慶假期公交出行保障[圖]
    海口市120急救志愿服務隊國慶長假守護市民游客安全
    相關鏈接:
    7000名人員堅守崗位 海口公交集團全力做好國慶假期公交出行保障[圖]
    守護患者健康 海南醫護人員國慶假日堅守崗位
    海口市120急救志愿服務隊國慶長假守護市民游客安全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編輯:王思懿(見習)]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