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口全面開展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生態環保理念落地生根——
譜綠色詩篇 繪生態畫卷
市民游客在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的親水棧道上悠閑漫步。陳長宇 攝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海口最強的優勢和最大的本錢。一年來,海口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在生態方面的各項工作部署,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加強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強力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全力推進落實河湖長制,不斷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理念在生產生活各個領域落地生根。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一年來,海口空氣質量保持全國領先,生活垃圾收集點覆蓋率達到100%,納入國家考核的水體黑臭消除率達100%,椰城大地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在世紀大橋附近的海口灣,市民游客在舒適的環境下漫步。陳長宇 攝
用心呵護“海口藍” 空氣質量節節高
日前,生態環境部通報了2020年4月和1月-4月全國和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空氣質量狀況,海口市在今年1月-4月中,空氣質量均位列全國168個城市之首。
漫步椰城,藍天碧海、空氣清新是這個城市獨有的氣質。近年來,海口認真貫徹國家、省市有關生態文明建設部署,按照《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以改善環境質量為目標,打造“海口藍”城市名片。
在扎實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方面,海口印發實施《海口市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六個嚴禁兩個推進”工作實施方案》,持續對老舊柴油車開展提前淘汰和中重型柴油車污染治理補貼,大力推進高排放和老舊機動車提前淘汰。
機動車移動源污染是影響海口空氣環境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從2019年7月1日起,海口對新生產、進口、注冊登記和轉入我市的輕型機動車,同步實施“國六”排放標準。實施新的在用車環保檢測標準,進一步嚴格車輛排放檢測限值和方法;加強環保檢測機構管理,對6起檢測機構違規檢測行為進行查處,罰款67.73萬元。通過定期開展機動車季度遙感監測,2019年累計監測車輛4925輛,其中尾氣超標排放62輛。
同時,大力開展揮發性有機物整治,對39家汽修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進行檢查,并要求相關單位及時查處整改。開展不利氣象條件大氣污染專項整治工作,組織各區、各有關單位開展為期兩個月的大氣強化整治工作。
一年來,全市環境質量保持優良水平。我市空氣質量在全國16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位列前茅,水環境質量總體良好,噪聲環境質量符合國家標準。
一年來,生態環保工作獲肯定。海口市生態環境局被海南省生態環境廳評為2019年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市級表現突出集體;在海口市2018年績效考核中榮獲“優秀”等次。
城鄉環境大改變 綠水青山入畫來
“除游客中心構筑物外,公園示范區將于5月底完工。”近日,在海口西海岸南片區公園示范區現場,180多名工人和10多臺機器正在緊張有序作業。自2019年11月18日開工建設以來,經過幾個月的奮戰,一個復合型生態地標級綜合公園示范區雛形正在呈現。
這個號稱西海岸“萬綠園”的大型公園,總規劃面積約1118.85畝,位于西海岸南片區五源河體育場西南部,是海口西海岸城市片區發展的重點區域。
“公園的建設將對于海口城市空間提質、塑造城市特色以及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更有助于增添該地區的發展活力。”海口市園林環衛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在海口鐘樓附近的海口灣,藍天、碧水、鮮花以及造型別致的親水棧道,共同構成了一幅城市與自然和諧共融的美麗畫卷。陳長宇 攝
“藍天白云常作客,綠水青山入畫來”。城鄉環境關乎著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如今,海口通過大力開展城鄉環境大整治,曾經生活的“痛點”正在變成環境的“亮點”。隨著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不斷深入推進,隨處可見一條條干凈整潔的道路,一座座綠色滿園的街邊小公園,一個個井然有序的美麗村莊,一張張滿溢著幸福的笑臉……
一年來,海口以提升人居環境為抓手,深入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行動,并與社會文明大行動“鞏衛”工作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無縫對接,從根源上有效解決“大民生”,不斷改善基礎設施、提升環境整治水平,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考核屢獲嘉獎,居民幸福感不斷增強。
一年來,在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體系方面,我市所有農村垃圾清掃保潔運輸全部實行了市場化PPP模式,對農村生活垃圾實施統一管理、統一收集、統一運輸、統一處理的收運體系和城鄉一體的無害化處理機制形成。全市行政村生活垃圾收集點覆蓋率達到10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5%以上,建成農村小型生活垃圾收集站47座,各類垃圾運輸車200多臺,已覆蓋22個鎮、264個行政村、2342個自然村,惠及約81.53萬名村民。
建立管理新模式 打造優質水環境
4月29日,海口市龍華區各部門在白水塘周邊聯合開展“河長+媒體”執法活動。龍華區城西鎮人民政府還出臺了沙坡水庫水葫蘆集中整治實施方案,將通過集中打撈、綜合治理等措施,力爭改善水體生態環境,恢復沙坡水庫、白水塘溝等周邊水體自然功能。
水上環衛工人在美舍河一號橋附近的河道上開展日常巡查并打撈垃圾。陳長宇 攝
不同于以往的是,今年我市水體治理開始從城區向鎮村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根據《海口市2020年河(湖)水環境治理工作要點》,今年海口將對16條河湖啟動工程性措施治理,其中包括南渡江、演州河、羅雅河、榮山河、道孟河等11條郊外河流,以此進一步改善我市河湖水環境質量,鞏固提升河湖治理成效。
水體治理是一場攻堅戰和持久戰。海口堅持把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為最強優勢和最大本錢,通過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建立智慧水利互聯網大數據平臺、在河湖動態日常管理行為上加強監管,全力推進河長制湖長制從有名、有實到有效的深刻轉變。
一年來,我市實行“河長+N”機制體制,建立河湖管理新模式。以落實管護主體責任為重點,創新管理體制,促進河湖泊生態健康和水環境保護等方面合作聯動,形成管理合力,探索建立河湖網格化管理的“河長+”模式,全力打造海口河湖管護“升級版”。
一年來,我市河湖長制建設和水體治理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在對全市373條河湖實現河湖長制全覆蓋管理前提下,海口農村地區103個小微水體在全省率先完成河湖長制全覆蓋。以全省第一的優異成績通過了河長制湖長制的考核驗收,海口河湖長制管理平臺獲評全國基層治水十大經驗。2019年6月,在第二批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競爭性評審中,海口市成為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之一。如今,昔日水體“負資產”蛻變成一個個水清岸綠的濕地公園。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