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7月25日消息(特約記者陳創淼 記者盧海浪)近日,海口秀英區充分挖掘和利用轄區紅色資源和清廉文化資源,繪制紅色清廉主題研學地圖,為市民游客精心安排了一場紅色之旅,邀請大家利用暑期好時光踏尋先輩足跡,重溫瓊崖革命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的崢嶸歲月。
研學地圖。(秀英區供圖)
從王海萍到李向群,烈士紀念館里的老物件和老照片,講述英雄烈士短暫卻偉大的一生,其良好家風激勵吾輩青年奮進;從美社村福興樓到三卿村安華樓,彈痕斑斑的碉樓已靜立百年,是瓊島人民頑強抵御日軍侵略的歷史見證;從施茶人家村志館到家訓家風館,堅持黨建引領、傳承民俗文化,良好家風、文明鄉風潤澤火山古村,引領村民攜手奮斗奔小康。
具體如下:
王海萍烈士紀念館
王海萍烈士紀念館。(秀英區供圖)
王海萍(1904-1932),又名王朝鸞,秀英區長流鎮堂善村人,自幼在父親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的熏陶下,知書達理,1925年參加上海五卅運動,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轉戰上海、廣州、武漢、南昌、漳州、廈門等地,為革命事業鞠躬盡瘁。1932年7月因叛徒出賣被捕,旋即英勇犧牲。
王海萍烈士紀念館位于秀英區長流鎮堂善村,建成于2019年9月。紀念館由烈士塑像、平生大事表、書籍遺物陳列、革命事跡等四方面六部分組成,包括追求真理,投身革命;北上討伐,槍響南昌;指揮暴動,建立武裝;營救戰友,廈門劫獄;攻克漳州,籌糧擴紅;紅色伉儷,閩瓊永生。
地點:海口市秀英區長流鎮堂善村民委會一樓。
聯系人及預約電話:王業武(預約電話:18689620763)
蘇維埃政府舊址(蒼英村)
瓊山縣蘇維埃政府演講臺。(秀英區供圖)
1931年3月,在瓊崖總隊的指導帶領下,瓊山縣蘇維埃政府在今海口市秀英區蒼英村成立,100多為代表齊聚蒼英村,其中十余名代表就是本村村民,村里的戲臺則被當作蘇維埃政府宣傳陣地和會場。
蒼英村導覽圖。(秀英區供圖)
瓊山縣蘇維埃政府演講臺位于基地的西南側,演講臺背景為中國共產黨黨旗,以紅色元素為主題,用于開展黨員干部主題演講、重溫入黨誓詞等黨性教育活動場所以及相關紅色文藝教育會場;紅色革命文化展館位于基地的東南側,內部以“紅色”元素+黨建文化為主題,詳細展示了中國共產黨黨史、海南解放歷史、蒼英村蘇維埃革命斗爭史、革命先烈、黨員先進典型等,以革命老區的資源優勢,營造了濃郁的紅色革命氛圍,充分展示紅色革命精神和時代精神,提供了一個教育引導廣大黨員進一步增強黨性觀念,踐行黨的宗旨,學習革命先烈英勇事跡、聆聽清廉故事,感受清風正氣,以崇高信念凈化思想、以革命精神洗滌靈魂、以先進事跡激發干勁。
地點:海口市秀英區永興鎮蒼英村
聯系人及預約電話:王忠勵(預約電話:18976957238)
三卿村
火山巖搭建起來的古屋。(秀英區供圖)
獨特的火山爆發遺跡、神秘幽深的火山熔巖隧洞、遍地覆蓋的熱帶原生植物,還有那些完全用黑灰色的火山巖搭建起來的古屋,這是位于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的三卿村。
碉堡樓。(秀英區供圖)
三卿村最顯眼的,莫過于矗立在村口的碉堡樓,樓體上爬滿了歲月的痕跡。石樓的正面鑲著一塊石匾,匾上銘刻“安華樓”三個大楷字。這座始建于民國的石樓由火山石干壘而成,被認為是三卿村的標志性建筑。墻體上清晰可見的彈孔痕跡彰顯著它曾在當地抵御日軍侵略時做出了不小貢獻。
火山石炮樓、火山石村門、火山石村道、火山石院墻、火山石房屋……三卿村里,觸目所及的建筑、生活、勞動用具,皆用火山石為材料制成。每一塊石頭,都是萬年前火山爆發的見證者。而歷經歲月的積累,那些曾經寸草不生的火山石上也長滿了青苔,頑強的小草從石縫中探出頭來,帶來勃勃生機。
地點: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三卿村
聯系人及預約電話:王杰(預約電話:13876801927)
美社村(福興樓)
美社村。(秀英區供圖)
秀英區石山鎮美社村建村始于宋朝,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原名“福興村”,為響應政府“建設社會主義美好新農村”而改名“美社村”。美社村地處雷瓊世界地質公園規劃區內,生態良好,景色優美,民風淳樸,是頗具特色的火山村寨,同時村史悠久,底蘊深厚,也是一個歷史文化名村。清末民初,海南著名學者、教育家和出版家王國憲、曾對顏先后對該村題贈“禮讓休風”“光分鰲極”石匾,贊頌該村守禮謙讓,村風文明。
福興樓。(秀英區供圖)
走進美社村,紅色歷史記憶依然鮮活:見證一代瓊崖人抗擊日寇的百年碉樓“福興樓”,彈痕斑斑,如同一座精神堡壘,傳承革命先烈的英雄氣概;供村民們冬日里圍爐取暖的“暖心廬舍”,始建于清朝末年,講述著這個村莊鄰里互幫互助的優良傳統;村中心的水塔下有一塊大石頭,寫著“吃水不忘挖井人”,表達了村民們對共產黨帶領村民擺脫貧困、過上小康生活的衷心感謝。
村內的火山巖石屋特色鮮明,是村民們就地取材巧妙干壘而成,極具地方特色。火山石矮墻圍成的石山小院內,屋前屋后種滿花梨樹、木瓜樹和菠蘿蜜,一派熱帶田園人家的幸福與安逸。
地點: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美社村
聯系人及預約電話:唐女士(預約電話:15101019391)
施茶火山石斛園
“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要振興,要鼓勵和扶持農民群眾立足本地資源,發展特色農業、鄉村旅游、庭院經濟,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火山石斛園。(秀英區供圖)
2015年建成的“施茶火山石斛園”,擁有200畝GAP仿野生種植的火山金釵石斛,是石山第一個采用農業物聯網技術用于生產管理的示范基地,園內火山石道路兩邊遍植紅色三角梅,還有多種熱帶花卉,全年“花石相映,花樹并茂”,打造了最獨特的熱帶生態農業景觀。
施茶人家村志館。(秀英區供圖)
石斛園內建有“施茶人家村志館”,展示了火山人家生活勞作所使用的老物件,包括壓咸菜的火山石蓋、刨木薯用的陶瓷刨子、蓄水用的水缸等等,通過老物件的展示,講述了施茶村的歷史、文化以及黨建引領下的鄉村振興產業發展、人才發展、綠色發展歷程。
地點: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施茶火山石斛園
聯系人及預約電話:吳清偉(預約電話:18976028264)
美富村(家訓家風館)
美富村。(秀英區供圖)
美富村是石山鎮施茶村委會的一個自然村,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村域面積181畝,距火山口公園僅有兩公里,土地肥沃,適宜發展農業。村中現有農戶103戶,總人口452人,村民們把祖輩相傳的家訓掛上家門,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2017年11月,美富村獲評海南省五星級美麗鄉村。
家風家訓館。(秀英區供圖)
美富村中心廣場上豎立著一座別具一格的水塔:塔頂上立著火山文化標志,塔身上寫滿了宋代朱熹的《朱子家訓》,這312個字,是治家為人思想的濃縮,一眼望去,這座水塔宛如美富村的精神堡壘。
中國村莊家訓家風施茶館位于海口秀英區石山鎮美富村。館內展陳以“古訓留香,涵養家風”為主題,內容共分家訓板塊和家風板塊,家訓板塊有中華百家姓篇、中國家訓起源篇、中國歷史名人家訓篇、中國當代名人家訓篇;家風板塊有中國名人家風篇、中國名人家傳篇、全國家訓家風模范村篇、施茶村家風紀實篇,共收錄家風家訓106條,整個展館古色古香,古今照應。
中國村莊家訓家風施茶館的建設,對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風清氣正的黨風政風具有重要的思想價值和現實意義。同時,施茶村注重當地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精心挖掘自身特有的家風文化,建起了中國村莊家訓家風施茶館,這將使更多的群眾從優秀家訓文化及身邊優秀家庭吸取榜樣力量,培育傳承優良家風,助力鄉村經濟建設,推動和施茶村的各項事業發展。
地點: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美富村家風家訓館
聯系人及預約電話:王呂洲(預約電話18189851742)
李向群烈士紀念廣場
李向群紀念廣場。(秀英區供圖)
李向群,1978年8月22日出生,這位軍齡20個月、黨齡8天的解放軍戰士,在抗洪一線奮斗14天,因極度虛弱疲勞連續4次暈倒在大堤上后,永遠閉上了眼睛。轉眼間,這位新時期英雄戰士逝去已有二十余載,但他似乎又從未真正離開過我們。
李向群烈士紀念廣場位于秀英區東山鎮,廣場正中央,一座肩扛沙袋抗洪的雕像威嚴屹立,正面為江澤民的題詞:“努力培養和造就更多李向群式的英雄戰士”。
廣場左側是李向群事跡陳列室,室內陳列分‘海南熱土,歡樂少年”、“英雄營壘,百煉成鋼”、“烈士英魂,浩氣長存”三個部分,通過大量珍貴照片、資料以及李向群生前用過的實物,生動地展現了李向群在短短20年的生命中從優秀少年——特區青年——模范士兵——共產黨員——抗洪英雄的一次次人生跨越,引來一批又一批干部群眾、部隊軍官和青少年前來瞻仰。
地點:海口市秀英區東山鎮向群小學西側
聯系人及預約電話:王萬勝(預約電話:18789897757)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