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口,與椰風海韻美景構成和諧畫面的是一幅幅耀眼的雙擁宣傳牌和巨幅標語。在解放海南島戰役烈士陵園等紅色景點,不僅在清明節、烈士紀念日等特殊日子,平日里用鮮花祭奠英烈的市民游客也從未間斷……在這片紅色熱土上,雙擁之花開出璀璨的花朵。今天的椰城,在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始終賡續傳承紅色基因,扎實推進軍地雙方良性互動、相互融合、協調發展,接續譜寫“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新時代最美篇章。
高位推動
在傳承中創新發展
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雙擁工作,堅持把雙擁工作作為事關全局、涉及長遠的大事,事關社會發展和部隊建設全局的戰略任務來抓,推動雙擁工作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
軍地雙方堅持把雙擁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黨政軍主要領導率先垂范,雙擁辦事機構綜合協調,雙擁成員單位密切配合,使雙擁工作展現了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局面。
我市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的雙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形成了市、區、鎮(街)、村(居)四級退役軍人服務體系。每年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海口市都會組成擁軍慰問團分組走訪慰問駐瓊部隊官兵,向子弟兵致以節日問候,共敘軍民魚水深情,共謀軍地建設發展。
海口認真落實軍地領導聯席會議、軍地互訪、軍地信息交流、雙擁合署辦公、搶險救災軍地聯席會議等一系列制度,推動落實軍地互提需求、互辦實事的“雙清單”制度。每年拿出100萬余元經費,獎勵駐市部隊和海口籍立功受獎官兵。
營造氛圍
匯聚雙擁強大合力
7月26日,市、區退役軍人事務局、海南農行等單位工作人員一行來到秀英區長流鎮堂善村退役軍人服務站,為三位高齡退役軍人送上優待證,并現場提供開卡和激活服務。
在海口喜盈門、萬達廣場等大型商業廣場,不少商家公開承諾,面向前來購物的現役軍人、退役軍人推出折扣優惠。
海口10家醫療服務機構推出“擁軍醫療優待月”活動,面向廣大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推出優先、優惠、優質醫療服務,掛號、早癌篩查、體檢等項目免費。
近年來,椰樹集團每年至少投入60萬元,資助駐市部隊困難士兵的家庭,開展“慈善擁軍情 愛心進軍營”活動。
海口積極推進社會化擁軍活動,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擁軍工作,目前共審核通過200多家社會企業加入社會化擁軍平臺。
如今的海口,尊崇軍人職業、尊重退役軍人的氛圍日趨濃厚,匯聚了關心支持國防建設、推進雙擁工作的強大合力。
賡續血脈
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近年來,我市切實把《國防法》《兵役法》等法律列入政治學科授課范圍,并把學生軍訓納入學校教學計劃。
“海口艦”是以海口城市命名的一艘導彈驅逐艦。從被命名的那一刻起,就成了椰城人民的光榮與自豪,它雖航行在海洋之中,可身上承載著椰城人民深深的牽掛與祝福。
2018年5月16日,海口艦到海口舉辦開放日活動,“海口艦回娘家了”,消息一傳開,引發全城轟動。原定總共5000人參觀,結果3天接待了近 2萬人,在椰城掀起一股愛國愛軍熱。
海口進一步發掘紅色文化資源的思想內核和時代價值,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與海南大學馬克思學院合作,重新編輯英雄烈士故事100余個,進一步發揮紅色資源在黨史學習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清明節、“9·30”烈士紀念日等重要時間節點,依托市區烈士陵園、烈士紀念設施和英烈網等線上線下平臺,組織開展向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等烈士祭掃活動。扎實推進解放海南島戰役烈士陵園、李向群烈士紀念廣場、馮白駒故居生平業績陳列室提質改造項目。
海口充分用好紅色資源優勢,講好紅色故事,賡續紅色血脈,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軍民攜手
共建和諧美麗海口
“軍愛民,民擁軍,軍民團結一家親。”長期以來,駐市部隊官兵把駐地當故鄉,視人民為親人,全力開展擁政愛民活動,真情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服務社會穩定團結大局。
每年3月,在海口開展的義務植樹現場,總能看到子弟兵與我市各級機關干部、學校師生、群眾等一道,為海口添綠添美而揮汗勞動的身影,“國防綠”與綠色椰城構成最美風景。
每遇臺風暴雨、防汛救災的關鍵時刻,總能看到子弟兵逆風雨而行,參與我市搶險救災、轉移群眾、清理路障、幫助恢復生產而奔忙的身影,“國防綠”成為椰城百姓心中最溫暖的色彩。
今年7月,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海口在全市開展大范圍核酸檢測,急需醫療工作人員的時候,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928醫院聞訊緊急派出醫護人員支援,白衣戰士冒著高溫酷暑,連續作戰,為我市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一份力量。
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中,海口駐市軍警部隊主動參與積極行動,組織廣大官兵踴躍投身美化環境、資金支持、扶貧消費等幫扶行動,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人民軍隊愛人民”的忠誠諾言,奏響了一首首動人的“愛民曲”。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