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世界上的很多偉大工程,往往都是天、地、人感應中人類高超領悟和不懈創造的產物,是探得天機、通透宇宙和天人感應、合和以德、造化于人類之意匠。
       
     您當前的位置 : 黃燈籠辣評>社會民生>

    上善之水運河美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23-01-28 08:54

    世界上的很多偉大工程,往往都是天、地、人感應中人類高超領悟和不懈創造的產物,是探得天機、通透宇宙和天人感應、合和以德、造化于人類之意匠。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京杭大運河,就是京城千年光芒精靈滋養造化下的破虛空之大美,實在妙不可言!

    大運河歷經千年而愈發璀璨奪目,成為古都的生命之源,流動的靈魂與萬象之根,世界文化遺產之驕傲。

    大運河之美,窮元妙意,合神天機,正如上善之水。

    善地運河開都韻。《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表達了老子的宇宙觀、社會觀和人類發展觀。老子希望天下最崇高的德行,如水一樣幫助萬物生長,而不是與萬物相爭,不能總是停留在最低處。茍能如此,乃“幾(接近)于道”。

    老子認為,道是萬事萬物發展變化之規律,是宇宙之根本,進而“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就是說,“道”會生發萬物而有“德”,“德”養育萬物,而使萬物自立、成熟。

    故而,孔子在川觀東流之水,回答子貢“君子見水必觀,何也”之問,說“以其不息者,似乎道之流行而無盡矣。水之德若此,是故君子必觀焉”。

    水孕育了地球上的生命體,與人類生活最為密切,人類須臾也離不開水。故《管子》有云:“水者,萬物之本源,諸生之宗室也。”

    水生民,民生文,文生萬象。《易》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京杭大運河居善地而厚德載物,縱貫大半個中國。

    大運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之開邗河,距今已有2500年歷史,是世界上開鑿時間最長的運河。她孕育于春秋,貫通于隋朝,繁榮于唐宋,取直于元代,重整于明清,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歷史變遷。邗河開通后,從戰國、秦、漢,一直到魏晉、南北朝,各朝都開鑿了一些運河,為大運河的最終建成奠定了基礎。

    公元七世紀初,隋煬帝先后下令開鑿了從洛陽到淮河末口的通濟渠和從洛陽到涿郡(今北京通州)的永濟渠,并重開了邗溝,疏通了江南運河。這樣,形成了一條以都城洛陽為中心,北至涿郡、南達余杭(今杭州),全長2500多公里的南北大運河,成為南北水運大動脈。

    元朝建立、定都大都(今北京),先后開鑿了會通河、濟州河、通惠河等運河河段,完成了大運河的改造,形成了由北京直達杭州、縱貫南北的人工河運。改直后的大運河全長1794公里,跨越今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兩市,大大加強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繁榮。

    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偉大奇跡,是中國唯一南北走向的水上運輸大通道,支撐了北方的穩定和國家一統。

    大運河居善地,可謂順應“天意”,更是人類通過對自然認知并在改造自然中創造的“得水而興”的文明示現。元忽必烈攻下金中都建元大都后,北京日益成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大運河是當時統治者抓住漕運這一關乎王朝命脈的“咽喉”,順“天意”而為建立的歷史功績。

    北京成為首都之前,一部書、一道堰、一條運河都是單獨出現的,后來將這三者關聯起來,就形成了一條主線,即北京古代水利發展進程的主線——北京從北方軍事重鎮發展成為全國首都的主線。這,就是“天意”。

    一部書,傳達出古老北京的“善地”之奇偉,和必成王霸之地的地利之妙造。

    幽燕,水之靈動、人之靈性。酈道元《水經注》詳細記載了流經幽燕之地的五大河流——拒馬河、氵纍水(永定河)、濕馀水(溫榆河)、鮑丘水(潮河)、沽水(白河)的走勢和支脈分流,及流域內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戾陵堰是三國時魏國在濕水(今永定河)上修筑的引水工程,合乎幽燕大地“因水而建,因水而興”水利進步之“天意”。戾陵堰位于今北京石景山西麓,可灌溉農田百余萬畝,為時任鎮北將軍劉靖派軍工開鑿的車箱渠,下游利用古高梁河道,向東到潞縣(在今通州)入鮑丘河。洪水時堰頂可以溢流,平時可攔截河水入渠,設計合理,易于維修。此堰促進了幽燕大地的農業灌溉和水運發展,把“莫尊于水”的“水德”思想用于實踐,開啟了幽燕之地從華北平原上一個居民點向都城、皇城的演變。

    到隋代,一項重大水利工程把幽燕地區與中原緊緊聯系在一起——隋為加強對遼東地區的控制,把通往洛陽與長安的大運河分出一支向北鑿,一直到達涿郡(今北京通州)。

    這條大運河的開通,極大提高了幽燕的水運能力,為北京最終發展成全國政治文化中心奠定了重要基礎,更為北京成為首都奠定了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

    有了運河與漕運,涿郡具備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物質條件,就能“運籌帷幄之中”執掌中樞于大都。如果沒有運河與漕運,涿郡只能是北方重鎮,而不可能逐漸發展成國之首都。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楚建鋒] [編輯:馮定輝]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