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下午放學后,孩子們在幼兒園內參加課后延時服務。記者 康登淋 攝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11月20日下午放學后,海口市教育幼兒園課后延時服務拉開序幕,清脆的童音朗誦伴著樂曲飄出教室外;“磁鐵小樹”科學實驗吸引著孩子們探索的好奇心;教室外,老師戴上斗笠扮演“老鷹”,與孩子們玩游戲,笑聲陣陣……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海口市教育局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推動235所幼兒園開展課后延時服務,解決家長“接娃難”問題,為孩子們提供更多成長和學習的平臺。
“延時服務真是一場‘及時雨’,解決了我們接送的難題,還滿足了孩子的學習需求。”說起延時服務,家長錢肅鞠高興地表示,他們夫妻二人工作繁忙,“下午4:30接孩子”曾是一道看似普通卻難解的題,甚至有時需要請鄰居幫忙,而孩子回到家后的學習和看護也同樣是棘手的問題。
面臨接送難題的并非錢肅鞠一家。為解決家長們這一“急難愁盼”,海口市教育幼兒園積極應對,通過摸底登記、鼓勵家長自愿報名等方式確定延時服務規模,并整合人力、場地、課程資源等優勢,全面推出延時服務,課程內容涵蓋創意美工、繪本閱讀、趣味音樂、區域游戲和體育游戲等。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市教育幼兒園進一步優化延時服務質量,創新課程內容和形式,優化園區環境,通過設置騎樓文化館、紅色主題繪畫展等方式,融入愛國主義教育和傳統文化元素,讓孩子們在等待接園的過程中培養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
該園堅持延時服務時間個性化。每周5天教學日期間,該園每天開展課后服務2課時,并在此基礎上推出三種方案,其中A類方案延時服務時間為每周一、三、五,B類延時服務時間為每周二、四,A+B類延時服務時間為每周一至周五。家長可根據情況靈活選擇。少數家長因工作,依然不能如約接孩子,為此,市教育幼兒園還建立了延時服務等候室,配備值日教師和安保人員,實行相對固定又靈活機動的人性化服務,做到“彈性離園”,讓家長“隨到隨接、隨接隨走”。“服務很溫馨,內容很豐富。”家長胡雅玲笑道,“現在我家孩子每天都不想回家了。”
“延時服務雖然每天只有大約一小時,但值得我們全情投入。”海口市教育幼兒園園長丁穎介紹,目前,該園全體教職員工均加入其中,把家長和社會需求放在第一位,讓孩子們在“延時服務”期間玩得開心、學有所獲,同時確保安全。
海口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自全市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市教育局黨組對標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痛點,積極回應市民急難愁盼問題,持續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任務清單的落實,延時服務是其中之一。據介紹,下一步,市教育局將繼續總結經驗,在此基礎上推動更多幼兒園主動提升教育服務質量,結合家長需求,挖掘園內潛力,定制高品質延時服務,努力辦好幼兒健康成長、家長放心滿意的學前教育。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