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持續深化“親加奔——干群對話解難題”活動,深入踐行“四下基層”制度
茶葉到產業 “親人來”添香
近日,走進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響水鎮陡水河村,5畝的檳榔地里,幾個月前套種的茶樹幼苗長勢良好。村民鄧德榮正忙著水肥管理和雜草修剪,“有鎮政府和村‘兩委’謀劃帶頭,我們種茶葉有奔頭!”
種植茶葉的村民多了,陡水河村還成立了海南保亭苗嶺古樹茶產業有限公司,以茶產業撬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從“一片葉”到“一條鏈”,陡水河村茶產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保亭“親加奔——干群對話解難題”活動為溝通架起了橋梁。
“親加奔”在黎族方言里是“親人來”的意思。幾張桌子擺開,數把椅子圍坐,在去年10月陡水河村舉辦的一場“親加奔”活動中,不少村民圍繞茶產業發展積極發言,“想擴大種植規模,但擔心茶苗資金”“有沒有專家把技術送到田頭”“茶葉收成后,銷路和價格問題怎么保障”……
針對村民們的關切,響水鎮黨委副書記張桂威和該村黨支部書記李啟德現場解答,并介紹農旅結合、品牌化等茶產業發展方向。張桂威說,該鎮正在打造茶業農旅產業小鎮項目,通過“親加奔”活動了解群眾對茶產業的建議和訴求十分重要。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保亭結合“親加奔”活動開展調查研究116次,收集問題意見499個。在對農產品生產、加工、運輸、銷售等方面進行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該縣建立了農業“7+N”全產業鏈模式。
深入踐行“四下基層”制度,保亭持續深化“親加奔”活動。“復耕的地里種了不少地瓜,但地瓜藤收成后滯銷,這怎么辦?”去年11月,六弓鄉奮發村舉辦了以“非糧化”整治為主題的“親加奔”活動,村民陳飛說出了許多農戶的心聲。為此,鄉政府、村“兩委”干部第一時間通過保亭同城網、社交媒體等方式發布信息,一天內就有3名收購商主動上門收購,一萬余斤的地瓜藤銷售一空,村民復耕復墾的積極性也更高了。
安裝防護欄,維修生產路……一件件民生實事隨著“親加奔”活動的推動落到實處。保亭還設立“督辦專員”,由“督辦專員”全程跟蹤問題處理、工作落實情況。同時,每月對各職能部門問題處理、辦結情況、“滿意度”調查進行通報和公示。
不僅如此,“親加奔”活動還讓“群眾上訪”變為“干部下訪”。保亭將“13510”信訪工作機制(即信訪事項1日內專辦、3日內反饋,簡單的5日內辦結,重點難題1個月內銷號,所有事項要跟蹤到底達到清零目標)融入活動,推動矛盾糾紛在一線化解。
在該縣什玲鎮水尾村“親加奔”活動現場,村民王某反映其與陳某因水稻田邊界不清發生糾紛。該縣副縣長、縣公安局局長劉云球立即組織雙方調解,通過對雙方當事人釋法析理,雙方一致同意重新劃定水稻田界限,矛盾糾紛當場得以化解。去年9月以來,保亭縣級領導干部帶頭開展“親加奔”活動41次,接訪群眾478人次。
此外,保亭黨員干部還以“親加奔”活動為載體,用生動活潑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群眾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累計開展宣講148場次,覆蓋群眾9620人次,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