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古韻新風兼容,顏值氣質兼修
五公祠解鎖文化新玩法
看“圣祠疊翠”,領略五位歷史名臣風采;賞璀璨“煙火”,體悟“非遺”與現代文明交融……今年“五一”期間,海口五公祠景區在突出古建筑游的基礎上,解鎖文化新玩法,推出打鐵花非遺表演、非遺自貢花燈展等趣味夜游活動,古韻新風兼容,顏值氣質兼修,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參觀。
“五一”期間,五公祠打鐵花·賞花燈夜游節活動舉辦。圖為現場“不倒翁”表演。記者 蘇弼坤 攝
古今交融韻味足
在做足了出行功課后,福建游客林君豪第一次走進五公祠。5月4日上午,在紅城湖路上,他仔細端詳著巍峨高大的石雕牌坊。牌坊中央,“五公祠”三個金色大字,清雋儒雅,氣貫長虹。
沿著青石路前行,以“五公祠”為代表的一組古建筑群緊密相接,四周是青翠的竹林。其中,以“海南第一樓”著稱的五公祠,為木質二層紅色樓棟,具有鮮明的海南地域特征,也深受嶺南建筑影響,同時還帶有南洋建筑印跡。唐朝宰相李德裕、宋朝宰相李綱和趙鼎、宋朝大學士李光和胡銓等五公的歷史故事,均“藏于”這座木樓中,經由一代代人傳唱至今。五公祠內不僅有五公的傳奇故事,還有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的故事。穿過巍峨的山門,是蘇公祠,這里奉祀著蘇東坡與其子蘇過。
瓊臺勝境,享譽千年。五公祠的瓊園、浮粟泉等為代表的古跡區大小十余個景點,承載了歷史的厚重。同時,由中國實景3D體驗派領軍人物李佳月潛心創作帶來的彩繪沉浸式3D畫展,將藝術作品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實現古今交融,讓古老的五公祠變得時尚范十足。
“看彩繪沉浸式3D畫展,仿佛在樹木上切換了生活場景,逼真又唯美。”林君豪告訴記者,游覽五公祠,不僅能感受到中國古建筑之美,還有現代藝術之美,讓人流連忘返。
浪漫夜游人氣旺
承載著悠久人文歷史的五公祠,白天里莊嚴肅穆。隨著夜幕降臨,在璀璨的燈火映照下,這里卻又充滿了浪漫氣息,“煙火氣”處處升騰。
5月1日晚,7歲的楊益城在母親吳女士的帶領下走進了五公祠。夜間的五公祠內流光溢彩、活力四射。
張開殼的紅色扇貝被海浪托舉;顏色各異的珊瑚和水母、海豚等“立”于水上;椰子樹旁,女子在遙望遠方……一盞盞造型各異的非遺自貢花燈將五公祠點綴得格外秀氣。除了花燈,湖心島周邊還設有各類燈帶。漫步其中,非遺自貢花燈和斑斕夜景燈光秀融于一體,令人沉醉。
在湖心島旁的相親臺一側,花燈之間,是身著漢服的妙齡舞者,梳著古代發髻,手持桃花扇,隨著悠揚的音樂翩翩起舞,不時與圍觀游客互動。
最讓楊益城期待的是傳承千年的非遺打鐵花表演。沸騰的鐵汁在空中化作煙花,點亮整個夜空,綻放出絢爛光彩。金色的“花瓣”在隕落時又化作點點繁星。“打鐵花表演很震撼,鐵花在空中綻放的時候非常美。”楊益城說。
海口五公祠景區工作人員程功介紹,五公祠是海口聞名的歷史人文景區,歷史文物古跡豐富,文化底蘊深厚。近兩年來,五公祠積極引進非遺自貢花燈、打鐵花表演等“非遺”活動和不倒翁表演等,希望通過古今交融的方式,促進歷史文物古跡活化利用,讓古老的“非遺”煥發新活力,為景區帶來流量,也讓流量變成留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