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新型工業化,路徑在何方?今年海口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統籌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著力構建具有海口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一個個重點項目落地生根、迸發動力;一項項新技術走出實驗室、進入廠房車間;制造業轉型升級勢頭強勁,產業能級實現全面躍升……去年以來,海口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以全生命周期服務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為培育具有海口特色的新質生產力凝聚創新發展“強動力”。
在臨空經濟區美蘭機場貨運部國際保障中心國際貨站,工作人員將國際快件放入海關輻射門進行掃描。
成果轉化碩果累累
1月20日,位于海口國家高新區的華益泰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分析實驗室一片忙碌,技術人員一邊使用高效液相色譜儀開展藥物定量分析,一邊認真記錄實驗數據,從而精準控制藥品質量,為在研新藥的落地轉化從技術上夯實基礎。該企業首席科學家譚海松介紹,近年來已有包括高端仿制藥、改良型創新藥等在內的20多條在研管線從這里陸續走向生產線,為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不竭動能。
如何將創新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譚海松告訴記者,堅持市場導向,為企業“破局突圍”指明了路徑。“比如,我們調研發現某款原研藥是口服劑型,在人體內產生效果比較慢,所以我們就研發改良為口崩片,通過口腔黏膜讓藥效快速吸收。”譚海松介紹,該公司已在海口組建了近150人的研發實驗團隊,實現了研發、生產及商業化階段的無縫銜接。目前,企業已斬獲專利31項,預計今年將有多款在研新藥獲批上市。
位于海口綜保區的金盤科技海口數字化工廠,輸配電產品生產已經實現了數字化、智能化。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領域,依托科技創新激活動力引擎、實現“彎道超車”,正成為越來越多海口車企的發展共識。在去年底舉辦的2024海南國際知識產權交易大會上,創新應用多項科技成果的海馬氫燃料電池汽車7X-H亮相會場,成為創新成果由“智”變“金”的生動例證。
項目組累計申請30項專利、發表10篇高質量學術論文,為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進步夯實技術基礎;攻克多項技術難題,為氫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應用探索實踐路徑……海南海馬汽車相關負責人介紹,企業已專門成立知識產權工作室,截至目前,企業累計申請專利1100多件,其中發明專利達160件。
在華益泰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實驗室進行藥品實驗。
工廠車間煥新“蝶變”
車間生產人員通過手機終端下達生產指令,無人運輸車往來搬運物料,“中樞大腦”實時監控流水線運行狀態……走進金盤科技海口數字化工廠,仿佛置身于科幻電影的場景之中。本月初,由該企業申報的案例入選國家首批卓越級智能工廠,成為以數字化賦能新型工業化的“海口樣板”。
記者了解到,數智賦能,讓金盤科技首座建成投產的海口數字化工廠煥新“蝶變”,實現產能及庫存周轉率的雙“躍升”。2024年,金盤科技憑借“基于5G人工智能在制造調度的應用”入選中國上市公司數字化轉型最佳實踐優秀案例。
金盤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其數字化工廠應用了數字孿生、物聯網、云計算等先進技術,在生產線、物流、信息流自動化等關鍵方面實現了多項突破。此外,企業在完成數字化轉型的同時,還積極對外輸出數字化工廠整體解決方案,實現“智能制造”與“智慧服務”相融合。
金盤科技的向“數”求變,是海口以“智改數轉”賦能推動制造業提速換擋的生動縮影。《海口市做強工業經濟二十條措施》提出,要推進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打造數字化改造服務和系統解決方案供應生態,為此,海口接連出臺配套方案及獎補措施,在過去的一年成功推動181家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截至目前,海口全市數字化轉型在庫企業已超400家。
向綠色要效益,為發展添動能,如何做到?在去年獲評省級綠色工廠的齊魯制藥海口基地,依托生產全過程的綠色化、低碳化、循環化改造,企業走出一條綠色發展新路徑。
在生產車間,采用三級熱交換技術的凍干機單臺每年可節約用電超20萬度,折算減少約60噸標準煤的燃燒排放;車間純化水制備系統完成濃水回收改造,系統回收率提高到90%,5套系統每年節約1萬余噸水……齊魯制藥(海南)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寶泉告訴記者,目前該公司已有10個車間18條生產線,未來將逐步實現全部生產系統的數智化改造,傾力打造海南智能化工廠樣本,為海南自貿港數智化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在2024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現場,海馬氫燃料電池汽車7X-H受到嘉賓關注。
建強園區支柱產業
“種子”萌芽,“瞪羚”高躍。去年以來,海口重點園區以全生命周期服務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精準延鏈補鏈強鏈,厚植產業發展沃土,助推全產業鏈加快向“新”而行。
企業“茁壯成長”,產業“枝繁葉茂”。在海口國家高新區,錨定打造海口藥谷國家級生物醫藥產業平臺及培育千億級產業集群的發展目標,園區專班多措并舉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在聚焦“招大引強”的同時,堅持全流程、前置化服務,推動園區主導產業朝著更高質量、更具創新活力的方向發展。2024年,高新區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509億元、同比增長4.2%;稅收55.8億元、同比增長5.6%。
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聚焦補鏈強鏈,新增臨空經濟千億級產業集群。在海口江東新區臨空經濟區,航空客運、航空物流、航空維修、飛機租賃等核心產業蓬勃生長,帶動上下游臨空型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并讓“在海南自貿港,修全球飛機”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圖景——2024年,江東新區臨空經濟產業集群邁上千億級臺階,航空物流樞紐功能、口岸通關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
龍頭企業簽約落地、貿易規模快速增長、產業項目建成投產……過去一年,綜保區加快向制造型園區轉型,推動基礎設施加快改造升級,消費精品貿易與加工產業集群實現營收913億元、同比增長15%,并完成再制造汽車變速箱全國首單進口業務,助力海口保稅維修再制造產業駛入發展“快車道”。
市科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局將在推進新型工業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上開拓進取,不斷推動企業提質擴能,培育壯大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等重點產業集群,加快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加快海南自貿港核心引領區建設和海口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工信力量。
在藥谷工業園齊魯制藥綜合智能高架立體倉庫,智能化機械臂正搬運貨品。
記者手記
擁抱“數智”浪潮 打造創新引擎
新質生產力是以科技創新為主要驅動力量,以培育和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為主要支撐,以推動經濟社會高效率、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生產力。去年以來,海口以“質”“效”為筆墨,繪就了一幅產業經濟欣欣向榮的宏偉圖景。
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近年來,在一攬子科技扶持政策的精準引領下,越來越多海口本土企業選擇加大研發投入、加快轉型升級,越來越多創新成果實現“落地生金”,帶動產業經濟煥發新活力。
華益泰康以研發創新為核心驅動力,經營業績實現扭虧為盈;金盤科技堅持數字化轉型,成長為我省首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眼下,在海口產業一線,工業企業紛紛掀起了擁抱“數智化”轉型的熱潮。向“新”求變,已成為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突圍之路。
《海口市做強工業經濟二十條措施》提出,要大力培育“專精特新”,壯大本土頭部企業,高位推動招大引強,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眼下,隨著一系列貫穿企業全生命周期的產業政策陸續出臺,海口工業經濟正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