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是未成年人接觸社會、探索世界的重要窗口期,此時安全問題也需要被高度重視和強調。近年來,海口市將未成年人保護與特色活動深度融合,通過打造多彩假期,強化社會協同治理,構建起政府主導、家校聯動、全民參與的“護苗”安全網絡,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撐起一片“椰風綠蔭”。
海口市五源河學校利用假期開展家訪活動,家校聯動守護學生成長。(學校供圖)
特色作業 助力孩子成長
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中,海口不少學校為學生布置了豐富的實踐作業,讓孩子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能夠更深入地感受生活的樂趣,助力孩子們健康成長。
拍攝一組最美勞動者的照片,并講述他們的故事;幫爸爸媽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將假期你看到的風景與英文字母相結合并畫下來……這是北京師范大學海口附屬學校小學部低年級的實踐作業,作業內容涵蓋數學、語文、英語、音樂、體育等學科。
“實踐作業是根據孩子們的年齡段設置的,不少內容涉及了學科融合,也能提升孩子們的綜合能力。”該校相關負責人張莉介紹,實踐作業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假期生活、鍛煉了動手能力,還培養了孩子們的審美能力、創新能力和藝術素養。
把舊襪子變玩偶,或是把礦泉水瓶變筆筒……這是海口市第十一小學學生“五一”假期需要完成的一項特色作業。
“孩子自己用廢舊的礦泉水瓶做了一個動物花盆。”三年級學生家長吳女士告訴記者,這一作業內容在女兒的能力范圍內,孩子獨立完成了這項實踐作業。二年級學生家長劉先生認為,這項實踐作業有意思、接地氣,孩子也更進一步地理解了“變廢為寶”的意義,有助于提高環保意識。
多措并舉 筑牢安全防線
心理健康講座、家校共育、教師能力提升……海口各學校多措并舉,守護學生健康成長,筑牢“護苗”安全防線。
為有效提升校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幫助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更好地維護學生心理健康、關注自身身心狀態,日前,海口市五源河學校開展《早發現,早預防,確保師生心理健康》的專題講座,講座內容闡述了學生心理問題的識別預警方法和理論依據,以及科學的情緒壓力管理策略。
不少老師表示,通過學習,他們掌握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知識與實用技能,為筑牢師生心理健康防線奠定了基礎。
此外,該校還利用“五一”假期開展了家訪工作,構建“致信+家訪”雙線機制,聚焦防溺水、交通、網絡、居家等安全領域定制教育方案。該校同時在假期間全面啟動“平安五一”專項行動——從交通出行到網絡防詐,從校園隱患排查到家庭監護指南,全方位守護學生假期平安。
海口各學校還通過《致家長一封信》普及安全指南,依托國旗下講話、班會等形式抓好學生防溺水、防欺凌、防性侵、交通安全和網絡安全等教育,并特別要求學生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多形式筑牢“護苗”安全網。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