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5月11日下午,在海口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下游的河水中,一群特殊的“鰻魚”正在水中移動。他們并非真正的花鰻鱺,而是參與首屆五源河自然藝術季“鰻魚漫游工作坊”的公眾。
     
    海口權威新聞門戶網(wǎng)站
       
     
     您當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首屆五源河自然藝術季架起人與河流共情橋梁——公眾化身“鰻魚”探索河流生態(tài)密碼

    海口網(wǎng)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25-05-13 10:09

    從陌生到共生 市民與河流的情感重構

    對于居住在河畔十余年的李燕而言,這場活動顛覆了她對五源河的認知。當天她站在河水中,通過腳掌感受著礁石的粗糲、沙粒的綿軟與淤泥的溫熱,這種全新的認知讓她由衷感慨:“我迫切想為五源河做點力所能及的事。”

    “鰻魚漫游工作坊”帶來的不僅是生態(tài)知識的傳遞,更建立起人與自然的深刻情感聯(lián)結。當參與者俯身貼近河面,驚喜的發(fā)現(xiàn)此起彼伏:火山石上趴著本土花龜,河岸邊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水蕨,難得一見的點斑隼蟌停駐在水草上,還有清道夫幼魚、河蚌、蜆、水蠆等生物在河水中游弋……這些生動景象讓參與者重新認識了五源河豐富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也重新發(fā)現(xiàn)了身邊的自然野趣。

    5月11日,在海口五源河舉辦的活動中,參與群眾在觀察記錄與鰻魚洄游相關聯(lián)的細節(jié)。記者 石中華 攝

    在活動接近尾聲時,臨時移動小組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河畔圍談。參與者圍繞個人與五源河“再野化”進程的關系展開討論:有人分享了自己從“魚”的視角觀察到的河流情況;也有參與者指出,雨天時濕地公園偶有污水異味,折射出五源河流域生態(tài)治理仍存在亟待改善的環(huán)節(jié)。

    “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公眾暫時跳出人類的視角,關注那些影響鰻魚洄游選擇的生態(tài)細節(jié),從而加深對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理解。”蔡雅雯表示,此次“鰻魚漫游工作坊”不僅是一場有趣的自然探索,更是一次喚醒公眾生態(tài)保護意識的生動實踐,為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來源:海口日報] [作者:龍易強] [編輯:唐麗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wǎng)版權所有 未經(jīng)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wǎng)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wǎng)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舉報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