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秀英區海秀鎮儒益村委會那合村,村道新裝了太陽能路燈,照亮了村民夜間出行道路;周仁村疏通了排污管道,解決了困擾村民已久的問題……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秀英區堅持開門教育,黨員干部主動深入基層,傾聽民意、回應關切、解決問題,積極把作風建設成果轉化為為民惠民實績,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學習教育帶來的新成效、新變化。
儒益村新安裝的路燈為村民出行提供便利。 記者 石中華 攝
聚焦群眾訴求 解決急難愁盼
6月29日傍晚,記者來到那合村,隨著天色漸暗,一盞盞太陽能路燈次第亮起,為村民照亮了出行道路。村民莊仙梅高興地說:“以前村里的這條道路上路燈少,村民晚上出行很不方便。現在裝了新的路燈,出行方便安全多了。”
此前,由于路燈使用年限較長、線路老化等原因,那合村村民小組部分路段路燈出現短路不亮等問題。“整條路有900多米長,一側還挨著一個水塘,路燈損壞后大家晚上出行提心吊膽,生怕掉進水塘里。為此,我們向村里反映,希望對故障路燈進行檢修。”莊仙梅說。
村民反映的問題和訴求,迅速轉化為村干部解決問題的實際行動。儒益村將路燈安裝列為民生實事項目,積極與上級部門溝通協調,迅速組織專業維修人員開展排查,對故障路燈逐一登記造冊,并制定維修方案。“我們通過入戶走訪和召開座談會的方式,廣泛征求黨員和群眾的意見與建議。在維修安裝那合村的路燈后,還專門對儒益村內的路燈盲區進行了全面排查。”儒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新平介紹,該村及時將相關情況向上匯報,得到了鎮黨委的大力支持。目前,全村已累計安裝太陽能路燈156盞,有效解決了村民夜間出行的便捷和安全問題,切實提升了村民的安全感。
扎實改進作風 真情惠及民生
6月29日晚,儒益村網格員王秀明像往常一樣來到那合村開展巡查工作。他仔細查看每一盞路燈的具體情況,確保村民夜間出行安全。“通過定期巡查,一旦發現有損壞的路燈,就會立即上報并及時維修。”王秀明說。
如何對路燈等農村基礎設施實現長效管理?周仁村黨支部副書記嚴教博介紹,該村落實日常巡查機制,通過巡查發現群眾夜間出行時路燈照明不足、排污排水不暢等問題。該村迅速采取整改行動,更換了12盞路燈,疏通7處排污排水管道,切實改善村里的基礎設施條件。
“海秀鎮以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作為切入點,鎮、村(社區)領導干部下沉一線,回應期待和訴求,讓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學習教育帶來的惠民實效。”海秀鎮黨委書記胡煒彬說,該鎮建立健全常態化巡查機制,安排專人對路燈、道路等農村基礎設施定期巡查維護,確保問題早發現、早解決。
秀英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聚焦群眾關切的熱點、難點、堵點問題,堅持動真碰硬查擺問題、真抓實干推進整改,將作風建設成效切實轉化為解民憂、暖民心的實際行動,讓群眾切身感受到作風建設帶來的新變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