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今年4月以來,海口市首批26位人才特派員響應號召,奔赴重點口岸、園區、企業、民生領域和基層單位,他們既當“智囊團”,又當“服務員”,以智慧和實干精神為海口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海口權威新聞門戶網站
       
     
     您當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海口人才特派員奔赴城市建設一線促發展 智囊“把脈”開良方 產才“聯姻”綻繁花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25-07-03 10:02

    盛夏椰城,英才匯聚、智潮涌動。

    在熱火朝天的施工一線,他們積極奔走破解發展難題;在活力激蕩的重點園區,他們傾囊相授助推產業“成長”……隨著《海南省人才特派員助力自由貿易港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出臺,今年4月以來,海口市首批26位人才特派員響應號召,奔赴重點口岸、園區、企業、民生領域和基層單位,他們既當“智囊團”,又當“服務員”,以智慧和實干精神為海口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深入發展一線 釋放智慧動能

    7月2日一早,人才特派員宋梓毓便趕到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線口岸”(貨運)集中查驗場所,在沙盤前反復研究專項演練路線。“即使演練了很多遍,但還是要仔細檢驗,從細節中發現問題并進行優化。”隨著他手中握著的細長棍子一一劃過各個大小不一的查驗場地模型,港口旅客車輛行進路線的輪廓逐漸清晰起來。

    在海口新海港和南港“二線口岸”(貨運)集中查驗場所,人才特派員宋梓毓(左二)和其他人才特派員實地查看專項演練路線。

    被派駐到市商務局之前,宋梓毓在美蘭機場口岸工作多年,憑借豐富的經驗,他為“二線口岸”項目壓力測試貢獻了許多可借鑒的意見。“我多次參與‘二線口岸’調研工作和專項演練工作,見證了多個封關運作項目的完善優化,這讓我對封關運作后,海南自貿港的發展有更多的信心和期待。”

    7月1日,江東新區梧桐里安居房項目現場機械運轉不停,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該項目可提供4252套安居房,建成后將為解決當地居民住房需求提供有力保障。有著多年工程管理經驗的人才特派員游曉良步履匆匆來到項目現場,快速了解項目進度和施工難點堵點,助力項目部做好技術管理、現場協調和質量管控等工作。“被派駐到海口產投集團以來,我參與了江東天地項目建設,現在又來到另一個項目,我要盡快掌握情況,做好后續工作。”望著眼前鱗次櫛比的建筑群,游曉良說:“能夠參與重點項目建設,為產業發展、民生福祉貢獻力量,再辛苦也值得。”

    “交投集團負責的許多項目都和民生息息相關,交通路網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經濟,對城市發展非常重要。”人才特派員何光列來自海南省交通運輸廳,他對海口的交通脈絡非常熟悉,被派駐到海口交投集團后,他深度參與了海口多個公交場站的前期籌備和建設工作。公交場站項目施工難免遇到管網接駁、站外電接入等難點問題,何光列積極主動與相關部門進行協調溝通,加快推進項目的施工進度,他說:“公交場站設計越科學,百姓出行就越便捷,我會持續跟進集團的交通項目,為市民群眾創造更舒適的交通條件。”

    做好服務工作 推動產業發展

    在海口重點園區招商引資一線,人才特派員千方百計當好“店小二”,讓招商引資的“源頭活水”澆灌出產業發展的“累累碩果”。

    7月1日,在江東新區管理局內,人才特派員張賽與其團隊成員聚在一起展開“頭腦風暴”,共同探討困擾企業融資業務的各項難題。“這是我梳理出來的國內其他地區在融資租賃外匯便利化方面的先行先試經驗,有許多我們可以參考借鑒的。”指著本子上密密麻麻的筆記,他不斷輸出新主意、新點子。

    在海口江東新區管理局,人才特派員張賽(左二)與其他人才特派員聚在一起,探討困擾企業融資業務的各項難題。

    “我與融資租賃工作專班的同事發揮各自專業領域知識,完成了融資租賃企業服務工作指引征求意見稿,為企業成長保駕護航。”張賽告訴記者。

    眼下,海口復興城互聯網信息產業園優質企業不斷“聚鏈強鏈”。被派駐到復興城的人才特派員鐘珍華作為政務服務中心資源對接員,主要負責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幫助企業解決項目落地、證件資質辦理等事項,協助園區開展招商引資等工作。

    海口復興城互聯網信息產業園里,人才特派員鐘珍華(左)在聽取企業訴求。

    “我們始終以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為導向,及時響應企業在投資運營中的各類訴求。”如今,在海口綜保區企業服務崗就職的人才特派員吳飛鵬已非常熟悉園區企業的發展狀況和具體需求。為了提升服務效率,他每天主動對接相關部門,優化園區企業人才落戶辦理流程,切實為企業提供便利。

    “這個企業的情況適用很多條惠企政策,可以向企業重點推薦,提高投資效率。”7月1日,在市商務局,人才特派員林明岳在電腦上提交了一條12345熱線咨詢回復后,接著翻閱手中關于外商投資和境外投資的政策文件。派駐以來,林明岳主要負責協助解答市民或企業代表通過12345熱線咨詢的相關政策問題。“現在大家對政策的咨詢熱情越來越高,我要迅速熟悉政策,更好為他們答疑解惑。”說到如今國內外企業搶灘落地的火熱現狀,林明岳眼里滿是掩飾不住的興奮神色。

    發揮專業優勢 激發城市活力

    近兩個月以來,被派駐到海口國家高新區的人才特派員曾林憑借多年在銀行工作的經歷,幫助園區企業更精準地突破融資瓶頸。“園區擔保貸‘白名單’企業數量快速增長,折射出園區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企業投資信心不斷增強的情況。”采訪中,曾林翻開一本厚厚的工作手冊,里面詳細記錄著每家企業的融資需求和痛點。基于這些一線調研數據,他和團隊成員計劃開發“創新積分貸”等特色金融產品,打造全周期融資服務體系,讓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到每一家成長中的企業。

    在海口國家高新區,人才特派員徐靜(左一)和其他人才特派員合作助推海口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海口藥谷工業園,眾多優質藥企集聚于此,迸發勃勃生機。作為海口國家高新區人才特派員,海南大學藥物生物學教授徐靜充分發揮專業優勢,聯合海南醫科大學、海南大學共同創建省級生物醫藥前沿技術中心。“在高新區管委會的支持下,高新區6位人才特派員‘一項目一組團’,精準推動藥谷高能級科創平臺建設。”徐靜介紹,為了有效打通產學研深度融合通道,她參與建立“專家人才庫—科技成果庫—企業需求庫”三庫聯動機制,助推海口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海口綜保區政務服務大廳,人才特派員張光明(左)和同事正在分析最新稅務報表數據。

    7月2日,前往海口綜保區政務服務大廳辦理業務的企業代表絡繹不絕。在稅務專區,人才特派員張光明正專注地分析最新的稅務報表數據。“這些數據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晴雨表。”擁有豐富稅務工作經驗的張光明告訴記者,通過橫向比較行業稅負、縱向追蹤企業稅收變化,能形成更具參考價值的分析報告。隨著園區入駐企業數量持續攀升,涉稅業務量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派駐以來,張光明和團隊成員積極指導企業準備實質性運營認定材料,協調發票額度調整審批,加快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辦理,推動更多實質性自貿港稅收優惠政策落地。“我們通過建立稅務綠色通道,壓縮平均辦理時限,確保企業涉稅問題得到高效解決。”張光明說道。

    城由才興,才以業聚。隨著越來越多人才在建設一線施展才能,城市發展動能日益強勁。下一步,海口將發揮人才特派員作為推動產業發展、項目建設、鄉村振興等各項工作的有力抓手,持續為城市發展賦能。

    記者手記

    點燃智慧星火 激活城市動能

    人才是城市發展的“引擎”,而城市則是人才價值的“放大器”。如何讓二者相互成就、彼此賦能?答案是精準匹配、深度融入。

    海口首批人才特派員分赴各個重點園區和產業發展一線,充分施展才能,為城市發展添磚加瓦,正是人才與城市“雙向奔赴”的生動注腳。

    聚才重在用才,用才貴在精準。在人才特派員們奔赴各產業發展一線的過程中,不難發現,每一位人才都不是簡單的“掛職鍛煉”,而是根據其專業背景、行業經驗與崗位需求進行“定制化”選派,這種“因才設崗、以崗定責”的模式,既避免人才資源的錯配浪費,又確保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最好的營商環境,就是讓人才有如魚得水的環境。當金融專家集聚一堂破解企業融資難題,當技術能人深入一線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海口各行各業的人才被放在最能發揮其價值的崗位上,成為破解發展難題的“金鑰匙”,使人才的貢獻直接轉化為城市發展的動能。

    當前,海口一池“人才春水”已然波濤激蕩。人才與城市的良性互動,正在呈現生動實踐。未來,海口將持續擴大人才特派員的覆蓋面,選派更多專業人才深入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工作一線。同時,推出激勵機制,給予人才更寬闊的自主發展空間,通過好制度和好政策優化人才生態,讓人才“引擎”擁有不竭能源,為海南自貿港高質量發展提供持久的智慧動力。

    [來源:海口日報] [作者:曾昭嫻/文 孫士杰/圖] [編輯:楊玲]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