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普通的椰子,在海口科技創新賦能下能迸發出多大的能量?7月3日,記者在位于海口國家高新區的海南椰國食品有限公司(下稱“椰國食品”)生產基地看到,鮮甜可口的椰子水經發酵后化身為口感滑爽的椰纖果,成為廣受消費者喜愛的美食“伴侶”。而在上個月,該企業申報的“一種凝膠包覆的果粒及其制備方法”獲中國專利優秀獎,成為海口創新主體加快推進高質量成果轉化的生動縮影。
今年以來,海口持續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將科技研發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勝勢”,為打造產城融合創新之城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7月3日,位于海口國家高新區的海南椰國食品有限公司生產基地,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椰果實驗。記者 康登淋 攝
向創新要效益
為提高椰子產業附加值,20世紀末,在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工作的鐘春燕經過潛心研究,成功發明“將椰子水發酵制作的食用纖維及其生產方法”,并由此創辦椰國食品。
7月3日,椰國食品研發實驗室如往常一樣繁忙,研發人員正分組開展菌種擴培實驗。鐘春燕告訴記者,菌種是食品生物制造的“芯片”,對產品風味、質量穩定、生產效率等起著關鍵作用。“企業從無到有,開拓了如今產值約50億元的椰纖果產業,并帶動相關行業實現產值近700億元,靠的就是技術創新。”鐘春燕說。
255項專利,10項中國專利獎,依托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醋酸桿菌菌種庫,椰國食品正向著多個細分領域進軍。“我們將乘著海口大力發展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的東風,抓住綠色產品發展機遇,通過技術迭代不斷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鐘春燕說。
除了進軍細分領域,專利技術也成為本土企業叩開海外市場大門的“敲門磚”。穿浪式腰線如游艇劃過海面泛起的漣漪,以魔鬼魚為靈感的前臉設計磅礴大氣……作為海南海馬汽車斬獲中國外觀設計優秀獎的明星車型——海馬7X,設計者將游艇、燈塔、海魚等海洋元素融入整車設計,以超大空間、兒童安全和智能科技三大亮點搶灘國際市場。
“目前該車型主要出口東南亞和中東區域,在當地取得了不錯的反響。未來我們將以海口為‘橋頭堡’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向世界展現‘海口制造’的創新活力。”海南海馬汽車相關負責人說。
以科技促發展
人才是創新的核心要素。如何以人才之“風”,為企業鼓起創新之“帆”?近日,海南省2025年企業科技特派員完成簽約,來自海南大學、海南師范大學、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等院校、科研院所的22位科技特派員共赴海口企業一線“把脈問診”,協助解決生產和產品研發中的技術問題,助力企業進一步提升產品競爭力。
在海口各重點園區,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已成為園區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一招。在日前舉辦的海口高新區校企實習實踐基地和見習基地授牌儀式上,齊魯制藥(海南)有限公司、海南皇隆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等園區企業與本地院校簽署就業實習實踐合作協議,助力園區進一步打通人才供給—產業需求—創新孵化全鏈條。
海口國家高新區三級調研員熊剛強介紹,園區將聚焦企業、高校需求,通過建立校企合作數據庫,聯合高校開辦“園區產業學院”,舉辦校園優質項目路演等方式,為園區主導產業高質量發展夯實人才基石。
市科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海口將持續完善科技創新投入機制,引導全社會加大創新投入,不斷補短板、拉長板、鍛新板,推動海口創新主體落地生根、茁壯生長。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