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切實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惠民實效
讓群眾在“家門口”更有“醫”靠
近日,新埠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完成主體結構施工,工人正進行內部及外立面精裝修。記者 康登淋 攝
“在鎮衛生院就能找市三院的專家看病,不用跑到市區的大醫院排隊,方便多了。”近日,86歲的周蘭香老人因腔隙性腦梗塞在瓊山區云龍鎮衛生院就醫時感慨道。
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是守護群眾健康的“第一道防線”。如今,越來越多的市級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鄉鎮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衛健委切實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惠民實效,通過推進政府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打通二級以上醫院與基層醫療機構用藥限制、強化醫聯體協作等舉措,持續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讓優質醫療資源“沉得下、留得住”,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好看病、看好病”。
破解基層“用藥難”
“現在看病取藥方便多了,10分鐘就能搞定。”近日,龍華區新坡鎮梁沙村村民周瓊紅在新坡鎮衛生院取藥時告訴記者,以前她所需的處方藥必須由三甲醫院開具才能報銷,“為了醫保報銷,不得不經常往市里跑,梁沙村距離我常去的市四院25公里,每次去醫院開藥都得花半天時間。”
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衛健委聚焦群眾“用藥難”等急難愁盼問題,深挖根源、找準病灶、推動整改。如今,市四院與新坡鎮衛生院建立了緊密型醫聯體,將三甲醫院的診療服務延伸至鄉鎮。
“專家在鎮衛生院坐診時,可以通過電子系統查閱處方,互認共享,為慢性病和常見病復診患者開藥續方,讓他們在鎮衛生院就能開到醫保報銷范圍內的藥,不用再專程跑去市里開藥。”市四院呼吸科主任張運濤介紹。
“目前我市已成立4家緊密型醫聯體藥事管理委員會,負責醫聯體藥事管理工作。”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委參照《海南省緊密型醫聯體藥品遴選指導原則》,確定了緊密型醫聯體內醫療衛生機構治療慢性病、常見病的藥品,制定了用藥目錄,切實打通了鎮(街)、村(社區)用藥銜接渠道。
織密健康“防護網”
7月13日中午,記者在美蘭區橫溝村城市更新項目現場看到,坐落于此的新埠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完成主體結構施工,工人們正緊鑼密鼓地進行內部精裝修。“該中心總建筑面積達4000平方米,建成后將提供預防保健、一般診療、健康教育等服務,豐富新埠街道公立醫療服務。”美蘭區衛健委副主任李吳梅介紹。
體系建設離不開制度保障。今年,我市積極制定相關方案,推進政府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開展以公益性為導向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改革,明確今年起在主城區的城西鎮及21個街道建設23家政府主導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逐步優化完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
“今年,我市計劃建設6家政府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其中,新埠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項目計劃9月完成主體施工;國興街道道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金貿街道金貿社區衛生服務站已完工;海甸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3個項目計劃11月開工建設。
“我們將扎實開展學習教育‘回頭看’,一體推進學查改,動態更新問題清單、抓好整改整治,持續推動學習教育見行見效。”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