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藝術與收藏
    明青花瓷 大明風韻遺西沙
    來源: 南國都市報 作者:魏希望  時間:2011-09-10 13:58:27 星期六

      西沙海域暗礁潛伏,淺灘橫流。船隊經過,稍有不慎,就會觸礁沉沒,或遇灘擱淺。因此,西沙海域古代沉船甚多。北礁3號沉船遺址考古采集標本內容豐富,尤以明代青花瓷最具代表性。其中,永樂和宣德年間瓷器數量極大,但大多數已經破損,完整器很少。永樂通寶錢全為麻繩串連,品相完美如初,排列有序,沒有磨損痕跡,應為未經市場流通的官府庫錢。這充分說明,永樂年款的瓷器和錢幣,應為鄭和下西洋時,船隊中遇險船只的遺存。

      我們看到的這款青花大罐,圓唇、短頸、豐肩,腹部上鼓下收。頸飾祥云紋,肩飾折枝菊花,腹飾卷草花卉紋,足飾蓮瓣紋。腹部和足部,內飾點綴八寶紋。此罐造型渾厚,紋飾簡練華美,運筆嫻熟,線條流暢。胎質潔白細膩,釉色瑩潤,一股恢宏氣象撲面而來。端詳青花大罐,猶覺永樂皇帝朱棣睥睨四海,威儀天下的大明雄風,在青花瓷的一泓碧彩下噴薄而出!

      而另一款青花童子持蓮俑,就像三杯茗茶以后,忽然奉上一盤香艷荔枝,實在是賞心悅目。小童子稚嫩可愛,純真善良,目光中透出些許溫柔,似有一抹暖陽流淌而來。童子身穿對襟古裝,腳著繡花小鞋,一手抱持蓮蓬,另一手輕扶蓮枝??赡芤ド彿?,呈送愛蓮之人,也可能是要送給母親,以謝慈母手中線,童衣嫵媚若香蓮。

      明代瓷器的藝術風格依時代不同,略有差異。

      明代早期瓷器紋飾仍帶有明顯的元代瓷器風格,但并不雷同。洪武時期瓷器很少,建文帝時期因政局不穩,瓷器燒制也不穩定。永樂后漸至佳境,宣德時期因文人雅士的參與和審美訴求,瓷器燒造達到新的高度。早期折枝菊花和纏枝蓮花線條纖細,而元代風格為碩大豐滿。明代中期正統至天順時期,因朝政腐敗,是瓷器的空白期,沒有典型風格作品。成化時期,瓷器燒制柳暗花明,線條更加優美細膩,具有工筆風格。弘治時期再次陷入停滯。正德時期瓷器因受伊斯蘭教和道教影響,多紋飾阿拉伯文和祥瑞符號。明代晚期,自嘉靖始,朝政更加腐敗,國庫虛空,瓷器日漸衰微,整個風格略顯萎靡呆板,看后令人昏昏欲睡。

    (編輯:陳櫻妮)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