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 
    您當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聞>
    湖北農村小學缺錢缺人 老師稱談論工資受屈辱
    來源:重慶晨報  作者:  時間:2012-01-26 09:03:25

    師資缺乏下的官方“支教”行動

    小姨的家鄉并非偏遠貧困的地方,江漢平原的小鎮,也素有“魚米之鄉”的稱謂。即使是各村說不上富裕,但生活不成問題。

    她記憶中留存的是“哪里有炊煙、哪里就有學校”時代的教育模式。她說,當時,“村村辦學”是農村教育的主流,鄉村小學也能向外輸出不少優秀的學生。

    但現在看來,鄉村小學的凋敝似乎成為不可挽回的事實。

    據小姨了解,整個小鎮所轄的6所鄉村小學,每一所都面臨著師資匱乏的狀況,8年左右的時間里幾乎都沒有年輕老師前來任教。

    為應對這一現狀,當地教育主管部門實行一項新規定:要求鎮中心小學和中學抽調出部分老師前往鄉村小學,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和優先當選“高級教師”的政策。

    事實上,這些前來支教的老師們平均年齡在45歲左右,部分甚至即將退休,鄉村學校的孩子們稱他們為“爺爺奶奶老師”。40歲的小姨苦笑說,自己在這個隊伍里還算是年輕人。

    按照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制定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的意見》,小學階段的師生比為:城市19∶1,縣鎮21∶1,農村小學23∶1;中學階段城市13.5∶1,縣鎮16∶1,農村18∶1。

    小姨認為,這還是一種為城市服務的標準,“農村人口分散,交通不便,很難達到這樣的規模。因此,師生比例不應更大而應更小。”

    “一所有6個年級的小學,至少有12名老師才夠維持正常的運轉。”小姨說,李市鎮的另一所鄉村小學,因師資缺乏,被迫將6個年級縮減為5個,6年級的學生只能分散到別的小學就讀。

    現實情況是,即便有支教師源的加入,鄉村小學的師生比例仍然不能達標。小姨支教,一人擔負著數學、音樂、思想品德3門課程。

    (編輯:曹慧宇)

    網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