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最新推薦
    跟著《海南島旅行記》看1930年代的瓊州風情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單憬崗 時間:2017-03-27 11:16:04 星期一

      田曙嵐書中的昔日清瀾港。

      《海南島旅行記》作者田曙嵐。

      1930年代,一位湖南籍中學教師田曙嵐,騎著自行車周游海南島后,寫出了一本游記《海南島旅行記》曾風行一時。這本書以田曙嵐的個人游歷為線索,真實地描繪了1930年代海南島的自然生態與社會風貌,其內容涉及海南各地的概況、特產、勝跡、風俗等。這本書一問世,立即引起公眾矚目,大為暢銷。

      這本書究竟為什么暢銷,其筆下的1930年代的海南風貌究竟如何,這本書對于研究海南的風土人情和歷史人文有什么意義呢?海南大學教授王春煜認為,該書中有著田曙嵐對海南社會和人文的透視,其觀察細密,記敘真切、翔實,使海南大地呈現更厚實、可信的魅力,因此這本書不僅文化含量高,且深具史料價值。

      環島騎行三千里

      那是1932年12月1日,田曙嵐,一位中學教員,單車獨行,歷程3000余里,對海南島進行了深入考察。在長達半年的時間里,他一個人騎著一輛自行車,將足跡撒遍海南島各市縣。

      田曙嵐是湖南醴陵人,原名田澍,字介人。1923年肄業北京中國大學。1925年后,長期任中學教員。曾遍游浙、閩、兩廣、湘、黔、滇,對我國南方各民族進行調查研究,著有《海南島旅行記》、《廣西旅行記》,主編《清實錄——貴州史料選輯》等。

      他在海南島內游歷的活動范圍非常廣泛,除了中部的黎族地區外,還環游了海南島整個沿海地區。當時,他已經游歷過國內許多地區,熟悉中國國內各地的風土人情,所以他的《海南島旅行記》記載全面,材料翔實,內容有趣,記述了海南特有的風俗。

      例如,他騎行到嘉積,就記錄這里當時是海南第二大市場,貿易僅次于海口,多向外輸出椰子、檳榔、咖啡、樹膠等商品。

      當他從嘉積出發去樂會時,由于對路況不熟悉,竟然多次迷路,非常口渴,不得不喝杯咖啡解渴。“時口渴甚,急入一咖啡館,叫咖啡二盅、清茶二壺,俱為之立盡。”

      當時,嘉積到樂會的路途不過30余里,但因一路迷路,反反復復,最后當天騎行了五六十里。幸虧當地人非常熱情,最終幫他走出了困境。

      放在今天,田曙嵐的一路游記堪稱自行車旅行的教科書,他的路線設計非常精當,先是在海口與府城間往返,然后先后涉足東線和西線,一路經過省道、縣道、鄉道各種路況,沿途包括平路、山地、沙地多樣復雜地形,經歷了暴雨、驕陽等極端天氣,還有至少五次有據可查的爆胎,數次車禍險情……從五公祠、新盈港、海頭港、落筆洞、榆林港,再回到海口,跨13縣,累計行程達3000多里。

      這段難忘的旅程被他濃縮成一本厚厚的《海南島旅行記》,將當時海南各地土產、地理、風俗記入書中。

      田曙嵐書中的瓊海汀州塔。

      考察范圍廣闊

      從《海南島旅行記》可以看出,田曙嵐對海南島的考察范圍非常廣泛,不管是風土人情、名勝古跡,還是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建設,還有山川氣候、地質物產等都有詳細的記錄。

      “(海南島)以言氣候,則四時似夏,草木不凋;以言物產,則五谷魚鹽,利用不竭;以言交通,則四面環海,發展無窮;以言文化,則衣冠文物,基于中土;此明太祖之所以成為南溟奇甸也。”這是田曙嵐在《海南島旅行記》中,對海南的高度評價。

      在書中可以看出,他非常重視實地調查、田野調查,所收集的數據和材料都盡量經過自己實地考察得來,并且盡可能以平實可信的行文描繪出來。這些行文敘述涉及面非常廣泛。

      對市縣的地理山川,描述得真實可信。例如,未到儋縣縣城他就吃夠了浮沙的苦頭,“由此至儋縣,浮沙極多,推車極感不便。而沙攤(蜥蜴類動物)橫穿如梭,極為迅速”。這僅僅是開始。沿西路下探,幾乎哪一段都有避不開的厚厚浮沙,只能吃力地推車前行。

      他對經濟發展的考察,也是十分盡力。例如,1932年12月22日,他曾特地騎車至清瀾港實地考察后稱:“既抵清瀾港,推車至海邊縱覽,形勢頗為雄壯。”據他記錄,當時的沿海清瀾、鋪前二港,有大帆船來往海口、廣州灣及南洋群島一帶。

      他甚至還考察了海南島的醫院。在騎行期間,他曾因病住院于海南醫院,在其書中對于海南醫院有著十分詳細的介紹——“全院可分為正、副二部,正院分為三座,坐西朝東。在南者曰南院……純系西式建筑……全院遂略成一“王”字形……總觀正院為一正方形,可容病人200余人……”

      當時的海南島,公路建設分化嚴重。自1919年5月海南島第一條土公路——7華里長的瓊海路(今海府路)建成后,粵系軍閥陳炯明主政下的廣東省建設廳瓊崖公路處,修筑規模多限于海口近郊。十余年后,瓊東北鄉村公路已密如蛛網,跑遍全國的田曙嵐也斷言文昌的村道交通“不特為廣東全省之冠,國中各縣恐亦無出其右”。但全島范圍內,全長631.5公里的瓊島干線公路1936年才全線貫通,海榆中線的竣工則距田曙嵐的單車考察已過去了整整21年,這也是他終究未能涉足海南島中部的原因。

    (編輯:王秋芳)
    ?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