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瓊臺俊杰
    名宦胡則 至誠至信在瓊州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曾慶江 時間:2017-04-10 11:15:25 星期一

      為民請命,免除身丁錢

      明道元年(1032年),江、淮流域大旱,江南地區民不聊生、餓殍遍野,但是朝廷依然要征收身丁錢,未成年人、殘疾人以及老人也不能幸免。胡則自幼生活在百姓苦于身丁錢的吳越地區,又曾經在南方州府多次擔任知州,身丁錢給百姓帶來的深重災難他是有切身感受的。

      年近古稀的胡則當時正在刑部侍郎任上,就向朝廷上奏章要求免除江南各地身丁錢。后來仁宗“詔免衢、婺兩州身丁錢”,使得當地百姓感受到實惠。胡則為此寫有《奏免衢婺身丁錢》的詩歌:“六十年來見弊由,仰盟龍敕降南州。丁錢永免無拘束,苗米常宜有限收。清嶂瀑泉呼萬歲,碧天星月照千秋。臣今未恨生身晚,長喜王民紹見休。”衢、婺兩州身丁錢被永久性罷免,這自然讓當地百姓感恩戴德,也使得胡則在百姓中享有極好的口碑,因此在其身后建廟立祠進行祭拜。

      胡則在民間的地位也逐步得到朝廷的認可,并進而對其進行加封。宣和四年(1122年),胡則被朝廷敕封為“順佑候”;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高宗賜永康方巖胡公廟廟額為“赫靈”。紹熙三年(1192年)其被敕封為“嘉應侯”,嘉定三年(1203年)被敕封為“顯應候”。淳祐年間,胡則被封為“顯應公”,不久又加為“正惠公”;寶祐初年,再被加封為“忠佑”。明太祖朱元璋進一步敕封胡則為“顯應正惠忠佑福德齊天大帝”。在浙江等地建有各種祭祀胡則的場所,這種情況在清代達到頂峰,“浙東千里,幾無一邑一鄉無公廟”。

      時至今日,胡則家鄉永康旅游局提供的資料顯示,現存的胡公廟僅在金華一地就有57處之多,體現了老百姓對胡則“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認可。

    ?

    相關鏈接:

    跟著《海南島旅行記》看1930年代的瓊州風情

    ?

    (編輯:王秋芳)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