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農村體育設施缺乏,農民參加體育健身活動困難的情況,國家體育總局從2006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該工程是以行政村為主要實施對象,以經濟、實用的小型公共體育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為重點,把場地建到農民身邊,同時推動農村體育組織建設、體育活動站(點)建設,廣泛開展農村體育活動,構建農村體育服務體系。
體育場地建設的基本標準是1塊混凝土標準籃球場,配備1副標準籃球架和2張室外乒乓球臺。
一直以來,體彩公益金都是該項工程的堅強后盾,為體育扶貧工作提供鼎力支持。
體彩扶貧暖到百姓心坎
早晨5點,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太平鎮孟李莊村涼風習習,村民王愛俠帶著村里的晨練隊早早開始鍛煉。從龍河灣社區出發,每天10公里健步走,隊員們已經堅持了一年多。
王愛俠說,她家原來是貧困戶,脫貧致富后她的身體不太好,頸椎、腰椎、甲狀腺都有問題。看到河南省體育局駐村工作隊組織村民晨練,她加入其中。經過一年多晨練,她的老毛病沒再犯過,精神狀態好了,人也變得開朗了。
去年,河南省體育局在夏邑縣太平鎮舉辦了河南省首屆民間傳統體育大會,王愛俠參加的村廣場舞隊在閉幕式上表演了節目,“村里人可羨慕俺了!”王愛俠自豪地說。
“現在村里參加鍛煉的人越來越多。”河南省體育局駐夏邑縣太平鎮孟李莊村第一書記王紅航告訴記者,駐村工作隊走訪貧困戶時發現,很多人是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工作隊一方面為他們籌集醫藥費,解決現實困難,一方面發揮行業優勢,組織村晨練隊、廣場舞隊、籃球隊,從高校請來教師指導隊伍科學健身,村民們的健身熱情被調動起來,參加體育運動成為習慣。孟李莊村晨練隊從最初的50人迅速增加到200多人,附近的村民也紛紛加入,體育鍛煉在太平鎮蔚然成風。
“體育扶貧不僅要提供物質幫助,還要給鄉親們帶去體育精神。物質豐富,身體健康,才是真正的小康。”河南省體育局局長李俊峰表示。2015年以來,河南省體育局共投入1.2億元體彩公益金,對河南省53個貧困縣和一萬多個貧困村體育場地設施進行傾斜扶持。同時,投入近百萬元,開展以“健康中原、長壽夏邑”為主題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動,幫扶組織開展全鎮農民運動會,支持太平鎮創建“省級全民健身示范鎮”,爭創“國家體育休閑特色小鎮”。農閑、節假日,鎮村群眾形式多樣的健身活動越來越多。
農體工程深得民心
江西省于2006年開始試點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如今,江西省近萬個行政村擁有農體工程,體彩公益金為此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要是鎮里不組織籃球賽,書記、鎮長都不好當。”當地一名干部這樣說。近年來,隨著農體工程的深入開展,當地的干群眾關系也得到了進一步融洽。
農體工程以行政村為主要對象,將“一場兩臺”(一片標準籃球場、兩張乒乓球臺)作為主要內容的體育場地建在廣大農民的身邊,讓農民能夠享受到與城市居民同等的體育設施和健身條件。
廣東省化州市同慶鎮利鐵村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利鐵文化廣場就是這樣的一個場所。利鐵文化廣場建在該村的中心位置,占地1000多平方米,設有一個籃球場、一個羽毛球場,周邊還建起了綠化帶。
“這里原來是村民的豬欄,周圍雜草叢生,臭氣熏天,蚊子成堆。建成文化廣場后,村民可以來鍛煉身體,非常好!”村民張老伯對廣場非常滿意。
在體彩公益金的支持下,廣東省茂名市不少農村的健身工程注入了文化元素,增設了舞臺、文化館、健身路徑等文體設施,部分還安裝了可在晚上進行比賽的燈光,同時增加綠化,使農民健身工程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道亮麗風景。
體彩公益金的助力,正在讓體育健身成為廣大農村農民的生活新方式,讓貧困村“變身”美麗鄉村。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