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才原27年如一日堅守“海上生命線”。鐘圓圓 攝
船長越做越“膽小” 抗霧保運16天沒上岸
“喜歡大海,小時候對大海很向往,一直想到大海的中心去看看。”懷揣著這樣的童年理想,20歲的李才原選擇了到船上工作。2013年,42歲的李才原才當上船長,當船長需要很大的膽量才敢和海上的風浪較量,他當了船長反而越來越“膽小”,比如2018年“抗霧保運”期間,他和船員16天沒上岸,濃霧如同陰霾籠罩著旅客,船長也不輕松。
船艙駕駛室內一般由船長、駕駛員和水手值守。鐘圓圓 攝
想成為船長可不簡單,從水手到三副再到二副和大副,最后考上船長,就連培訓機構在招生廣告上也表明至少要10年。李才原告訴海口網(微信號:haikouwang2013)記者,每一個崗位都有固定的實習年限,在這些實習年限里,他們要學習理論知識和實操,同時還要接受評估,這要求在各崗位實習期間,要規范操作,不能出現任何安全隱患或事故。想當船長,必須在每一個崗位上踏實肯干。所以在現實中,能在10年內考上船長的人數較少。
船長的主要職責是維護全船的安全及有效的運作,李才原在考船長的22年里把各個崗位摸了個透。2013年,他終于真正站在船長的位置上,駕駛著“海峽1號”船舶完成了海口往返海安航線的任務,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船在停泊待客。伍鳳妹 攝
“大海風平浪靜的時候最美,但最兇險的地方也是大海。”李才原告訴海口網記者,在船長們中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做賊越做膽子越大,做船長越做越膽小。話糙理不糙的行話其實是船長們的心里話,永遠謹小慎微、永遠不懈怠、永遠把責任意識放在心上,是船長們對自己的基本要求。
“一條船上百輛車,幾百個人,每一個人都牽動著一個家庭。”以李才原現在負責管理的“海棠灣號”為例,這艘客滾船2015年正式投入使用時,是當時瓊州海峽上最大的客滾船,總噸位達到10124噸,抗臺風8級,可裝載旅客999人,標準貨車49輛,光船上甲板部、輪機部及服務部三個部門的工作人員就有48人,船上安排有3名船長,每一趟出海都必須保證2個船長輪流值班。當每一個乘客懷揣著出島的喜悅踏上李才原管理的客滾船時,每一個人的安全就攥在了李才原和同事們的手里。
車與人登船。伍鳳妹 攝
當船長5年來,最讓他緊張的是2018年的“抗霧保運”。“排除天氣的原因,我們的運力完全充足。”濃霧遮蔽瓊州海峽,他和船員們連續奮戰16天沒上過岸,一達到通航條件,通宵達旦也得上,停靠船舶是個技術活兒,泊位沒有像停車位一樣有明確的標線,需要船長指揮。碰上風浪大的時候,要想保證船舶準確且安全停靠在泊位內,船長需要不斷指揮各崗位工作人員,調整船身,安全靠岸。在“抗霧保運”中,一達到通航條件,船舶一輛接著一輛運輸旅客,再加上出行的漁船,航線變得越發復雜,這對船長來說是莫大的考驗。
船離岸了。鐘圓圓 攝
“安全是頭等大事,海上航行不能開玩笑,膽小點好。”李才原并不認為的“膽小”不夠勇敢,這反而讓他更加謹慎,他心里想著既要讓旅客放心過海,也要把船員們平安帶回家。
春運隨時待命 一天要跑三趟
今年的春運,李才原負責海口到海安航線的“海棠灣號”客滾船,一天需要往返三趟左右,雖說船長工作4天可以休息2天,但是春運對于李才原來說是沒有假期的,春運期間,所有船長隨時待命,隨時有加班的可能。
從海口秀英港出發的船舶。鐘圓圓 攝
大海航行靠舵手,在甲板部的駕駛室里,船長是核心,工作時指揮船舶航行,船停下還要對船舶設備進行檢查。此外,駕駛室里還有值班的大副、二副、水手等人,他們是海上航行的“神經中樞”,29歲的二副吳淑楊畢業于廣東海洋大學的航海技術專業,已經工作了6年的他現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配合大副進行航行值班、停泊值班、錨泊值班等工作。“干一行愛一行,認定了就要一直走下去。”吳淑揚面對一年一度的春運感到責任重大,不過他認為這是個鍛煉的好機會,未來,他也希望成為李才原一樣踏實嚴謹的船長。
船舶“款款而去”。鐘圓圓 攝
“希望過個好年。”看到旅客平安到達目的地,李才原內心非常驕傲和自豪。他在采訪中總是調侃自己常年在船上工作,社交面窄,不會說什么場面話,他最簡單的愿望就是希望每一個跨過瓊州海峽回家的人都能平安順利地到家,而他和船員們會是這個美好愿望的執行者,大家可以放心回家過個好年。(海口網記者鐘圓圓 伍鳳妹)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