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1
    • 2
    • 3
    • 4
       
        盧業香于1914年
    生于瓊海中原鎮仙村,
    1931年參加紅色娘子軍,曾任紅色娘子軍二連二排二班長,參加過“伏擊沙帽嶺”“攻打文市炮樓”等一系列戰斗。于2014年4月19日上午8時40分在家中去世,享年100歲。
    長歌當哭,天地同悲。每一位紅色娘子軍都是一部書,她們的人生經歷就是一部“活”的歷史。在時光的交錯中,她們都走了,留下的是無盡的懷念。[詳細]
    瓊海市委書記符宣朝號召瓊海所有干部與黨員繼承紅色娘子軍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為百姓謀福利;擴建紅色娘子軍紀念園,把紅色娘子軍誕生的文化小鎮陽江建設打造為紅色文化風情小鎮,將紅色文明和革命傳統在瓊海17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發揚光大。[詳細]
    “瓊崖武裝斗爭史上有一支特別的婦女武裝隊伍,在海內外被譽為紅色娘子軍。她們是海南婦女的驕傲,是中華婦女的光榮,是婦女解放運動中一面燦爛的旗幟。”隨著最后一位紅色娘子軍的離世,再次喚起人們對這支在艱難歲月中成立的女子軍連的回憶。[詳細]
    老戰士住院期間,政府免費為其治療,解決了她唯一的孫子的就業問題,實現她最后的愿望。同時,瓊海市政府、社會團體等各界紛紛到醫院看望,并對她和家人給予慰問、資助。在與病魔斗爭了4個月后,盧業香熬到了生命的終點。[詳細]
    83年前,中國革命和婦女解放運動中最為光彩的一段樂章,在瓊海的一座偏僻山村轟轟烈烈地奏響。飽受封建制度摧殘的女子在壓迫中覺醒、反抗,上演了一場頑強、慘烈的革命斗爭史劇,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最富傳奇色彩的戰斗生活。[詳細]
    “向前進,向前進,戰士的責任重,婦女的冤仇深……”,提起紅色娘子軍,出生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的人腦海里或許會響起這支剛勁有力的軍歌,抑或浮現出一支扛著步槍,戴著紅袖章的女戰士隊伍。[詳細]
    1931年3月26日,瓊崖特委批準成立樂會縣赤色娘子軍連,1931年5月1日,紅色娘子軍在樂會縣第四區內園村宣告成立。女子軍特務連的主要戰斗任務是:保衛領導機關,宣傳發動群眾,配合主力部隊作戰。同時被稱為:警衛隊、宣傳隊、戰斗隊,每個戰士都具有警衛員、通訊員、宣傳員和戰斗員的素質和職責。在兩年間,女子軍作戰50余次,其主要斗爭事跡有:、“沙帽嶺伏擊戰”、“火燒文市炮樓”、“文魁嶺保衛戰”、“馬鞍嶺阻擊戰”、“化整為零堅持斗爭”。[詳細]
    2012年10月,已經102歲高齡的王運梅在紅色娘子軍紀念園散步時,不小心摔倒,導致右肩骨折。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王運梅的右肩沒有完全愈合,但能夠自己端碗吃飯了,但自從摔傷之后,原本身體硬朗的王運梅身體一日不如一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