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國際新聞>

    菲律賓劫持事件剖析:一次完全失敗的營救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0-08-24 18:44

      8月23日,一個香港旅行團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遭到一名手持M16步槍的菲律賓前警察劫持。在長達10個小時的談判破裂后,劫持者開槍殺死其中兩名人質,菲警方隨后展開武力營救。但由于業余、拖沓的表現,這次營救行動遭到了完全失敗,造成了8名香港游客喪生的慘痛后果。

    ?  一、劫持事件全程回放

    ?  劫持者持M16步槍強行登車

      當地時間8月23日上午9時許,一個來自香港旅行團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的黎剎公園附近參觀之后,陸續返回旅游巴士上。就在此時,一名持有M16自動步槍和其它輕武器、身穿警服的當地人強行上車,并用手銬強行拷住司機。當時車上共有23人,其中包括21名香港游客、1名香港導游和1名菲律賓司機。后來媒體獲悉,這名劫持者名叫羅蘭多?門多薩(Rolando Mendoza),男性、現年55歲,為菲律賓警務處的前高級督察,因為涉嫌搶劫、敲詐和與毒品有關的罪行而被解雇,他劫持旅行團的目的是復職。10時左右,就在門多薩上車宣布劫持之后,坐在后排的香港導游偷偷向旅行社打了電話,通報了劫持事件。10時許,當地的特警部隊帶著警犬趕到并封鎖了現場,狙擊手在不遠處就位觀察,而救護車和消防車也在警戒線外守候。

      劫持者曾先后釋放9名人質

      上午10時許,劫持者先釋放1名導游和1名72歲的婆婆,換上2名當地公園的攝影人員,因該名婆婆需要去洗手間。在經過警方談判人員(包括劫持者的兄弟)勸說后,中午12時過后,劫持者再釋放3名分別4歲、11歲和12歲的兒童和他們的母親。下午1時半左右,再有一名男性長者得到釋放。之后,劫持者在巴士車頭擋風玻璃貼出告示,警告稱下午3時將發生“大事”( Big deal will start after 3p.m. today)。但劫持者在3時沒有采取任何行動,期間他還一度站在巴士門外向記者招手,現場的記者可以清楚看到他手持的M16步槍。下午4時許,2名之前替換香港游客的菲律賓人獲釋,從這時起車上剩下15名香港游客和1名菲律賓司機共16人。

      逃跑司機帶出死亡消息

      下午6點左右,劫持者接到了反腐部門拒絕他復職要求的信件,他隨即在車內鳴槍一聲表示不滿。此后,形勢急轉直下。據菲律賓商報的副總編輯莊銘燈在與鳳凰衛視連線時稱,在晚上7點10分左右,警方在現場欲逮捕劫持者的兄弟(也是一名菲律賓警員,之前曾代表警方與劫持者談判),在場的數名劫持者家屬因此與警方發生了推搡。在推搡發生之后,旅游巴士里傳出了一連串槍聲,這或許是劫持者在車內看到推搡的情況后,馬上采取了激烈行動。槍聲響過之后,通過拉近的電視鏡頭,可以發現旅游巴士后部的側面車窗有2個明顯的彈孔。大約7時20分,菲律賓司機從車上逃跑出來,手上拿著一張紙片。其后菲律賓電視臺、電臺播報消息,稱剛逃出的菲律賓司機宣稱車上的15名香港游客已被槍殺。但很快,法新社報道稱只有2名香港游客被殺,司機逃跑時拿著的紙片是劫持者對警方提出的要求。

      警方曾3次行動試圖攻入車內

      7時30分,菲律賓警方開始強攻巴士,一隊分別手持盾牌、92F手槍、M-16步槍和大鐵錘的特警迅速以低姿接近并包圍巴士。其后,這些特警開始用鐵錘砸巴士的側面車窗、車頭自動門和擋風玻璃,但進展不大,只砸出數個不大的破洞,而且特警也沒有從破洞進入的意圖。期間,巴士里再次傳出槍聲,警方停止砸窗行動。在經過大約10分鐘的漫長等待后,一輛警車從遠處開來,停在巴士自動門附近,在旁的特警用繩子一端綁住自動門下部,另一端綁住警車尾部,試圖將自動門拉脫,但繩子被拉斷,拉門行動也遭到失敗。但很快,巴士尾部的逃生門被打開了,特警開始試圖從逃生門進入車內,盡管動作還是非常緩慢。但第一名特警剛進入即遭到劫持者開槍射擊,這名特警馬上退出,警方從逃生門進入車內的意圖再次落空。之后,劫持者開始在車內猛烈開槍,從槍聲來判斷其至少掃射了整個彈匣(20發),巴士側窗上頓時出現一長串密集的彈孔,被掃射的玻璃窗后面的窗簾因此而掀開了一點;更令人痛心的是,從鏡頭上看,至少一名人質已經在座位上一動不動。

      8名人質死亡 營救行動失敗

      又是漫長的等待,大約8時49分,突然巴士內煙霧彌漫,很快,在已被砸破的自動門上伸了一具尸體出來。旁邊的特警上去觀察一陣后,確定這具尸體為劫持者,之后開始上車搜索生還人質。有4名人質自行從車尾逃生門走下巴士,但更多人是由警員抬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23日晚表示,在這起劫持案中,有8名香港游客死亡,2名重傷其他5人情況尚待確認(至24日,已有10人死亡)。這是近期全球范圍內,傷亡人數最多的一起劫持人質事件。過半人質死亡,菲律賓警方的營救行動無疑是失敗的。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領事王曉波因此要求菲律賓方面對此次事件作出書面解釋。香港特別行政權行政長官曾蔭權也發表聲明,要求菲律賓政府就此事件作出全面交代。


      二、世界上最長時間的營救突擊

      在世界各國警方的營救行動中,時間都是第一要務,營救方需要以最快的速度進行突擊,以避免劫持者有足夠的時間殺死人質。特別是在旅游巴士這樣的狹窄空間內,劫持者距離人質非常近,他可以在短時間內朝車上所有人質開槍,更何況這次事件中劫持者使用的是20發彈匣的M-16自動步槍。

      事實上每起成功的營救行動用時都非常短。例如1980年,英國英國陸軍特別空勤團(SAS)對占據伊朗駐英國大使館并劫持人質的阿拉伯恐怖分子發動的代號為“獵人行動”的突襲營救行動。從進攻開始到行動結束,SAS分隊清剿整整5層的伊朗大使館,行動總用時僅20分鐘,其中突擊更是只有短短的8分鐘。1976年,以色列陸軍突擊隊在突襲烏干達恩培德機場營救法航139號班機乘客的行動中,以軍從開火到控制整個候機廳才僅僅用時45秒!

      但令人遺憾和痛心的是,這次香港游客被劫事件,從7時30分開始強攻,到8時49分確認唯一劫持者斃命,菲律賓警方這次突擊行動用時整整1個小時19分鐘,期間,劫持者多次在車內向特警和人質開槍。這無疑是世界上用時最長的營救突擊,而且也可以確定,這就是造成過半人質死亡的原因。


    ?

      三、完全沒有預案的營救行動

    ?  預案是營救成功的前提

      在上述提到的伊朗大使館、法航139號班機劫持人質事件中,無論是英國SAS特種部隊、或以軍臨時組建的突擊隊,盡管在實際營救中用時非常短,但他們在事前都進行了精心的行動策劃,甚至搭建模擬場景進行事前演練。用99%的精力做好預案,這也是他們能夠在行動中無任何失誤、成功救出人質的原因。

      例如,以軍突擊隊在飛赴烏干達恩培德機場之前,竟然自己國內一個廢棄的空軍機場上仿造了一個“恩德培機場區”,通過反復練習,不但讓士兵熟習了地形,還讓指揮官對行動時間有了極為準確的把握。而英國在處理伊朗大使館人質事件則是,對使館的機構進行了全面調查,精確到哪扇窗戶裝設了防彈玻璃;而且行動命令極為簡潔――“如果恐怖分子殺害人質,進攻就立即開始”。

      菲警方“漫不經心”的營救

      相比之下,菲律賓警方的營救行動簡直可以用“漫不經心”來形容。第一聲槍聲響起后,警方整整用了10分鐘,才決定發起營救行動。而且在營救行動中看不到任何計劃性,一開始使用鐵錘砸窗,用的竟然是普通的平頭鐵錘,而不是消防斧。并且,沒有考慮車窗的離地高度,即便在車窗上砸開足夠大的破洞,地面的特警也無任何辦法可以短時間內攀入車內,他們似乎忘了帶梯子。在使用警車牽引,試圖拉脫巴士自動門的時候,所使用的繩子竟然被拉斷,自動門也安然無恙。而在菲律賓警方好像忘記了車后安全門的時候,這個可以快速從外打開的逃生裝置意外地打開了,但進入的特警卻被劫持者開槍趕了出去,并引發了劫持者向人質猛烈掃射。

      從整個直播過程,筆者沒有發現菲律賓警方有任何成功突入車內的可能性,直至劫持者在車頭自動門附近被擊斃。從車內騰起的煙霧來看,劫持者可能是被警方施放的催淚彈驅逐至車門附近,然后被外面等候的警察擊斃的。

      而菲律賓警方的三次行動――“破窗”、“拉門”、“鉆門”,每次動作之間都是漫長的等待。整個行動,由始至終,可以看出營救部隊完全是沒有經過相應的訓練,沒有經過相應的演練,而且完全沒有配備相應的器材。從他們的動作和對大巴結構的“熟悉”程度,筆者懷疑他們直至接到行動命令的前一刻都沒想過要怎么攻上車,完全沒有行動預案,見一步行一步。


      四、完全沒有專業裝備的特警  菲律賓特警缺乏專業裝備

      在直播過程中,或者各通訊社發布的照片里,筆者還發現,執行這次營救行動的菲律賓特警也缺乏相應的專業裝備。意大利制92F手槍、美制M16自動步槍、盾牌、大鐵錘,以上就是他們的全部裝備。

      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美制M16自動步槍,槍身長約1米,并不是適合在狹隘空間內使用,這或許就是在整個營救過程中,持長槍的菲律賓警察沒有任何進入車內意圖的原因之一;而且M16使用的是5.56毫米小口徑自動,殺傷力強、但停止作用不足,也不適合用于拯救人質行動。

      而這是一次夜間行動,用心的讀者可以發現,在行動過程中,有警員多次往車內扔熒光棒。這是他們為了車內照明的需要,因為從畫面上來看,竟然沒有一名警員的手槍或步槍裝備了戰術手電。另外,在對付巴士的鋼化玻璃時,他們也還在使用鐵錘砸的落后方式。事實上,對門窗進行定向爆破的破門方式早在前面提到的伊朗大使館人質事件中就有所使用。

      劫持人質事件其實可以借助外援

      可以說,菲律賓特警即缺乏專業的裝備、也缺乏應有的訓練,難以應對大型人質劫持事件,這也是發展中國家警方的通病。但是菲律賓政府似乎也沒考慮過其它同樣落后的東南亞國家借助外援的成功例子。1981年,泰國政府就曾邀請美軍三角洲特種部隊,成功處置了一起劫機事件。而在1997年,印尼政府也曾花費30萬美元,聘請EO公司的突擊隊解決了一起大規模劫持人質事件。

      退一步說,中國大陸和香港特區政府都有專門應對劫持人質事件的精銳特警隊及裝備。在這起涉及到中國人質的事件中,通過協商,由中國政府派出特種部隊去處理是否會有較好的結果呢?

    ?


    ?  五、菲律賓警方行動的失敗細節

      失誤1:談判期間直接拒絕支持者要求

      菲警方動作:在談判期間,一名反腐敗部門的官員與劫持門多薩通了電話,并承諾重新考慮他的案子。但下午6點,門多薩接到了反腐部門拒絕他復職要求的信件。他隨即在車內鳴槍一聲表示不滿。

      違反戰術守則:在劫持人質事件中,直接拒絕劫持者的要求,激怒對方,屬于極不負責任的做法。

      失誤2:突擊行動前沒有進行仿真演練

      菲警方動作:未見媒體報道菲律賓警方有行動前的模擬演練。

      違反戰術守則:真實的環境永遠充滿危險和混亂,但高仿真的模擬訓練可以讓人在混亂中作出正確的確定。

      失誤3:營救突擊沒有在第一時間展開

      菲警方動作:在第一聲槍聲響起后,10分鐘內沒有任何實際營救行動。

      違反戰術守則:前線指揮官應得到充分授權,“如果恐怖分子殺害人質,進攻就立即開始”。

      失誤4:營救突擊沒有進行多路突擊

      菲警方動作:最多只分為2路展開“砸窗”行動。

      違反戰術守則:對于陷入困境的劫持者,應該采用多路攻擊的方法,擾亂劫持者的判斷,迅速突入預定地點。

      失誤5:沒有選擇正確的“砸窗”工具

      菲警方動作:“砸窗”工具采用普通的平頭鐵錘,效率低下。

      違反戰術守則:對于汽車的鋼化玻璃,應采用鋒利的消防斧或破鋤頭,當然最快捷的還是爆破。

      失誤6:沒有準備用于夜間作戰的器材

      菲警方動作:從車窗破口向車內扔熒光棒,準備用作突入后的車內照明。

      違反戰術守則:警方應該預見到可能需要在晚上采取行動,準備可裝在槍械上的戰術手電或更高級的夜視器材。

      失誤7:沒有對每個營救動作進行驗證

      菲警方動作:試圖用警車拉脫旅游巴士的自動門,但在拖拉的過程中繩子被拉斷。

      違背戰術守則:每一個在營救中采取的動作都應該事先進行相應的試驗。

      失誤8:沒準備攀登高處用的簡易梯子

      菲警方動作:意外打開旅游巴士車后的安全門,卻因為安全門距離地面過高,一時找不到方法迅速攀入車內。

      違背戰術守則:在每一個城市營救行動中,梯子都是必須品。

      失誤9:突入車內前沒有投放失能武器

      菲警方動作:第一名特警在以小車為跳板攀入安全門后,馬上遭到劫持者槍擊,被迫退出車外。

      違背戰術守則:在突入前,一定要投擲震爆彈、煙霧彈、催淚彈等失能武器,讓劫持者暫時失去行動能力,以保護隊員安全及行動的成功。

      失誤10:錯失數次絕好“狙殺”時機

      菲警方動作:在電視直播中,可見劫持者數次露面,毫無遮掩,其實都是狙擊手最佳“獵殺”時機,但菲警狙擊手全部錯過。

      違背戰術守則:應對挾持人質事件,首要目的是保證人質性命安全,閃電式進攻是最佳方法之一。在談判過程中,有機會瞄準劫持者應格殺勿論。

      六、結語

      這起劫持人質事件,共造成8名香港同胞遇難、2人重傷,相信每一位國人都為此感到難過。但更令人痛心的是,菲律賓警方在行動中業余、拖沓的表現,導致這次營救行動完全失敗。對于過半人質遇難的結果,菲律賓警方和政府需要對此負責。

    ?

    ?

      相關鏈接:

    ?

      菲律賓載25人旅游巴士遭劫持 包括22香港人

      香港政府呼吁菲律賓當局保證被劫人質安全

      菲律賓劫匪曾獲“十大杰出警察”勛章

      菲律賓警方行動不專業多次失手 嚴重傷亡(組圖)

      香港安排包機飛赴菲律賓 處理被劫持旅行團事件

      

      港人菲律賓遭劫8人遇害 中方重視迅速密集應對

      菲律賓警方包圍被劫旅游車[組圖]

      菲律賓警方承認營救存在失誤 總統下令徹底調查

      菲律賓外長將赴北京通報港客人質事件調查結果

      

      菲律賓劫持事件剖析:一次完全失敗的營救

      菲律賓香港旅游車劫持事件人質解救過程

      菲律賓25日全國哀悼遇難香港游客

      菲律賓總統網頁充滿批評言論 ?被批無能

      

      香港藝人關注菲律賓挾持案 微博怒斥警方救人不力

      Rain冒險菲律賓拍戲 為遇難港人感心痛(組圖)

      眾多香港藝人批評菲律賓警方救人質缺乏技巧

      眾明星哀悼菲律賓同胞傷亡 任賢齊取消個唱(圖)

    ?
    [來源:中國廣播網北京 ] [作者:王麗娜] [編輯:王小暢]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