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方說法
大火不影響建筑主體結構
昨天,清華大學在官方網站發布通報,稱清華學堂修繕工程由北京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火災過火面積約800平方米,無人員傷亡,大火未對主體結構造成影響。通報稱學校已召開會議,緊急部署開展防火安全大檢查,加強冬季防火工作,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
昨天下午,記者趕到北京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位于西城區的辦公地點,值班保安稱公司周末無人上班,無法聯系采訪。
市文物局昨天表示,市局領導和相關工作人員已于事發后第一時間趕往現場,查看火災情況。
市文物局稱,6天前剛剛在首都博物館召開“全市文物系統冬春季火災防控及2011年度煙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部署會”,會上部署了《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暨2010至2011年度冬春季火災防控工作方案》,并向各文保單位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
市文物局表示,將根據冬春季火災防控工作方案要求,立即向全市文保單位印發緊急通知,再次強調火災防控工作,特別是修繕工地火災防控,并要求各文保單位嚴格落實北京市文物安全管理責任制度。
校友反應
以清華學堂為代表的早期建筑,反映了西方近代學校建筑在中國的演變過程,建筑風格具有典型價值,藝術水平較高,集中了中國第一代建筑師比較優秀的建筑作品,在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時,在這座建筑內授業的名師,更是為人才的培養做出了重要貢獻。這便有了梅怡琦的治校名言:大學,非大樓之謂也,乃大師之謂也。
——陸原(清華大學老校長梅怡琦之孫)
今早,據說那個紅色歐式房頂已經燒沒了。我還沒敢過去看,怕難過。昨晚就在四教上自習,走的時候還望了一眼清華學堂的紅色屋頂,心里很滿足,只覺生命的美好。而如今再在四教回眸,是否已經找不到凝視的方向?
——親愛的豆子(網友)
無論如何,我都不敢想象天亮之后,當陽光灑入美麗的清華園,我會以什么樣的心情去面對這片廢墟。我只知道,我很難受,真的很難受……
——梁輝的日志(網友)
學堂留下我們太多記憶了,永遠被當作拍照背景的學堂牌匾、永遠吱吱作響的樓梯、永遠被刻得斑駁的制圖教室的木板桌、永遠轟隆不停息的復印室……
——溫柔的耗紫(網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