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三峽蓄水誘發長江大旱? 專家回應公眾質疑

    ??诰W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1-05-25 16:51

    ??? 5月22日拍攝的水位下降后的三峽大壩夜景。按國家防總要求,三峽水庫加大下泄力度。5月20至22日,三峽水庫水位下降近1米,為中下游抗旱增加補水6億多立方米。新華社發(鄭家裕攝)

    ?????诰W5月25日消息??今年以來長江中下游遭遇50年來最嚴重干旱,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紛紛因缺水告急。誰是這次大旱“罪魁禍首”?大旱當前,輿論聚焦到了長江上游的“解渴之水”三峽水庫。

    ????在互聯網上,有網民提出“三峽誘發干旱論”,稱三峽工程是造成今年長江中下游罕見大旱的罪魁禍首。

    ????針對“三峽誘發干旱論”,氣象、地質和水利等領域的一些知名專家和學者表示,目前尚未有證據支撐“三峽誘發長江干旱”論。

    ????長期監測三峽對氣候影響狀況的湖北省氣象局武漢區域氣候中心主任劉敏介紹,現在的手段和觀測數據還沒有依據顯示三峽工程引發了長江中下游的旱情。

    ????“本次旱情是一種周期性的氣候現象,主要是受到大氣環流影響。從監測數據看,大壩建設前建設后對區域氣溫、濕度的影響也非常微弱?!眲⒚粽f。

    ????據介紹,《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環境影響報告書》中,對三峽水庫形成后的氣候問題作了科學分析,基本結論是:三峽建庫后,對庫區及鄰近區域溫度、濕度、風和霧的影響范圍一般不超過10公里。

    ????劉敏說,受拉尼娜現象影響,西北氣流占據主導地位。今年冷空氣南下頻繁,也壓制了暖濕氣流北上,一直都難以形成持續性的降水。這也造成了去年11月以來長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區的降雨偏少。

    ????24日,三峽工程主要設計者、長江水利委員會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守仁對“三峽誘發干旱論”做出回應。他說:“不能一遇到極端氣候就怪罪三峽工程。恰恰相反,若沒有三峽工程,長江中下游的干旱程度將會加劇。”

    ?

    ???相關新聞

    ?

    中國南方多省市旱情持續 三峽放水量進一步加大
    旱情帶來短期影響 農業板塊仍是資金最好避風港
    洪湖濕地遭70年一遇大旱[組圖]
    南方多地降雨未能“解渴” 部分地區旱情或加劇
    旱情對物價整體影響或有限 助推淡水魚價格快漲
    南方部分地區大旱:塘堰變陸地 湖泊“瘦身”
    應對最嚴重旱情 湖北啟動史上最大規模人工增雨
    湖北遭遇大旱 50萬人飲水難千萬畝農田受旱[組圖]
    湖北今年降水量歷史最低 武漢遭遇60年最大旱情
    農業部:部分地區旱情仍未緩解 早稻面臨缺水威脅

      2011年5月21日,武漢,死魚躺在已經干涸開裂的魚塘地面。近期湖北多個地區遭受嚴重干旱,各地紛紛展開抗旱救災行動。郭新攝

    ????據鄭守仁介紹,按照設計,三峽水庫在每年長江汛末開始蓄水,并在接下來的枯水期釋放存水為長江中下游補水?!敖衲辏痹轮两?,三峽水庫釋放的來水比長江天然的徑流量高,尤其是在下游發生嚴重旱情時,水庫按照每秒8000至1萬立方米的流量下泄,至少比天然來水量高出2000立方米以上。”

    ????三峽水利樞紐梯級調度通信中心的三峽水情記錄顯示,自今年1月至今,三峽水庫水位已從最高時的175米消落至24日的152.7米?!霸诖怂粎^間,三峽水庫原有存水約173億立方米,現已釋放至中下游。”梯調中心副總工程師趙云發介紹說。

    ????據了解,三峽水庫5月20日應國家防總要求加大下泄流量后,日均補水約3億多立方米支持中下游抗旱。目前長江中下游各水文站點水位明顯回升。

    ????為支持抗旱,三峽水庫此次補水進程將一直持續到6月10日長江汛期到來之前。

    ????荊州市監利縣汴河鎮是位于長江中游邊上的一個小鎮,修有水渠從長江引水灌溉農田。三峽增大下泄流量后,全鎮抗旱局面得到有效改觀。

    ????“水位上升后,抽水機取水變得容易多了?,F在長江水位距水渠取水口僅有1米的高度了。如果水位再升高一點,就完全可以不用抽水機灌溉了?!备辨傞L潘克儉對三峽工程的抗旱功能給予厚望。

    ????潘克儉認為三峽工程利大于弊?!埃梗改觊L江發生大洪水。當時三峽工程還沒修好。荊州汛情告急。三峽修建以后,尤其是去年大洪水,荊州地區防洪形勢就變好了?!?/p>

    ????面對社會公眾的質疑,負責三峽工程運行管理的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董事長曹廣晶24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自三峽工程蓄水以來,三峽方面一直在采取措施,盡量降低三峽工程對生態方面的影響。

    ????曹廣晶說,我們完全可以在有三峽工程這個新的條件下,進行生態設計,構造新的生態系統。

    長江中下游旱區“干渴”持續 新華社發

    ????守著大江大湖為何“喊渴”?——長江中下游部分地區大旱調查

    ????往年的四五月份,長江中下游正緊張地防汛。但當前,湖北、江西、湖南等河流、湖泊眾多的省份卻出現嚴重旱情。

    ????據氣象部門介紹,21日至24日南方地區出現一次降雨過程,長江中下游一些縣市旱情有所緩解,但部分地區旱情還在持續。

    ????記者從長江水利委員會獲悉,國家防總已召集有關各方,專題研究三峽水庫調度工作,提出統籌兼顧防汛抗旱、水力發電與航運安全等需求,決定自5月20日起,三峽水庫按日均出庫10000立方米每秒左右控泄;自25日至6月10日,日均下泄流量再加大一到兩千立方米每秒,以緩解中下游抗旱用水、城鄉供水等壓力。

    ??? 湖南旱情持續蔓延洞庭湖創歷史同期最低水位在岳陽君山區,一位農民在查看一處土地龜裂、作物枯死的耕地(5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龍弘濤攝

    ????汛期“干渴” 群眾叫苦

    ????5月下旬,在“千湖之省”湖北的孝昌縣花山村,一輛輛消防車正進村送“救命水”。村里老少挑著塑料桶排隊接水?;ㄉ酱妩h支部書記余春明說:“莊稼、牲畜用水顧不上了,得先保生活用水。好多居民一天全家人就用一盆水洗手,洗了米的水再洗碗,然后再澆地、喂豬,再臟的水也舍不得潑掉。”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降水與多年同期相比偏少四至六成,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少年份。

    ????在湖北,全省一度有66個縣市的雨量為近60年來最少,受旱農田面積達到1800萬畝,約占耕地三成,有78萬人飲水困難。最近一輪降水過后,全省重旱地區有所減少,旱情有所緩解,但仍有50個縣市降雨量為歷史同期最少,降水對中稻泡田、插秧增水作用有限。

    ????記者采訪看到,在持續干旱面前,湖北昔日的“魚米之鄉”土地龜裂,湖泊水體萎縮,洪湖等主要湖泊水體面積比歷史同期少4成左右。過境的長江、漢江持續偏枯。上千座水庫低于“死水位”運行。被譽為“中國水塔”的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丹江口水庫,水位降至死水位以下4.3米,創歷史新低。

    ????在湖南,4月中旬就有182萬畝農田的春耕受到影響,44萬多人的生活飲水受到影響。由于今年以來降雨持續異常偏少,位于洞庭湖區腹地的華容縣等地,遭受半個多世紀以來罕見的冬春夏連旱,群眾飲水和農業生產面臨嚴峻考驗,湖區部分稻田裂開,部分早稻枯死絕收。

    ????在江西,盡管進入主汛期已經一個多月,但我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的容積僅有7.4億立方米,為歷史同期均值的13%。目前全省中北部30多個縣(市、區)出現嚴重干旱,20多萬人口出現飲水困難。

    ????近日,記者來到江西新建縣恒湖墾殖場,沿途幾十公里的鄱陽湖已全部枯竭,曾經的一湖浩渺清水已變成一片平原。

    ????“這是建場50年以來從未發生過的事。” 恒湖墾殖場副場長李浩元說,水泵已很難在河湖中抽到水。從5月5日起,全場1.3萬人的用水一直計劃供應。當地居民告訴記者:“我們是守著鄱陽湖在叫渴?!?/p>

    ??? 這張拼版照片顯示的是:上圖為5月23日拍攝的長江江西九江段水位浮標的位置情況,下圖為5月6日拍攝的長江江西九江段水位浮標的位置情況。5月23日,繼連續多日持續回升之后,長江中下游干流水位隨三峽水庫補水量的增加再度上漲。長江水利委員會發布的水文監測數據顯示,23日8時,長江中下游的漢口、九江、大通站的水位分別達到了16.84米、10.83米和6.41米,比前一日分別上漲0.25米、0.25米和0.21米。新華社發(胡國林攝)

    ????天災是主因 人為因素不可忽視

    ????守著大江大湖“叫渴”,都是天災惹的禍?

    ????異常天氣現象是造成長江中下游嚴重干旱的“禍首”。湖北省氣象局武漢區域氣候中心副主任周月華說,受拉尼娜氣候現象(赤道太平洋東中部海面溫度持續異常偏冷)的影響,自去年底以來大氣環流出現異常。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勢力整體偏弱,暖濕氣流無法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造成長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區降雨偏少。

    ????但一些基層水利干部反映,天災之外還有不少人為影響因素。

    ????首先是河道湖泊非法挖沙,使河道嚴重下切,水位下降,沿湖沿江地區取水困難。位于江西新建縣的贛西大堤牛頭湖電灌站已無法從贛江抽水澆田。無奈之下,當地重新在電灌站邊上架設了兩條152米長的鋼管,延伸到贛江中抽水灌溉。新建縣水利局負責人坦言,在贛江中下游一些河段,與2000年比較,河道被深挖了4米多。大量寶貴水源位于中間狹小的深切河道里,遠離河岸,無法抽取利用。

    ????另一個人為因素是,一些地方小水電站快速發展,在干旱期間成為抗旱“攔路虎”。在江西、湖北、湖南,許多主要河流及其支流均建有電站,對上游來水進行人為控制。正當干旱季節中下游地區大量用水時,這些電站卻大量攔蓄水發電。由于電站管理權歸屬不同,利益不同,調度困難,制約了抗旱工作。

    ????今年4月份,在江西修河流域,因上游水電站不愿放水,導致下游2萬畝早稻田得不到及時灌溉。在上級部門干預下,電廠才開閘放水,但此時已造成農田受旱損失。

    ????第三個人為因素是各地水利設施老化,難以滿足抗旱需求。記者在湖北等地旱區看到,目前農業生產中許多灌溉設施都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修建的,設計標準低,損毀嚴重,功能無法正常發揮,很難滿足抗旱需要。(郭遠明 沈翀)

    ??? 5月23日,一艘貨船行駛在水位持續回升的長江江西九江段。新華社發(胡國林 攝)

    ????“雨季抗旱”考驗政府 “加強水利”不是口號

    ????“雨季抗旱”對防汛部門和基層干部是個新的考驗,暴露出當前南方抗旱工作的薄弱環節。

    ????江西省防辦總工程師史小平坦言,長江中下游嚴重干旱說明,沿江各地還要完善抗旱預案,尤其是一些地方的汛期抗旱預案還是空白。

    ????部分基層干部也表示,多年來很少想到汛期會出現嚴重干旱。這導致一些地方雨季抗旱缺乏應對措施。江西安義縣等地一些鄉鎮干部坦白說,面對幾十年未遇的春旱,“我們有些束手無策”。

    ????有關專家提出,干旱情況下,政府應對電站、大壩進行及時調度,集中有限的水資源抗大旱。同時杜絕非法采砂導致河道下切影響取水。

    ????長江水利委員會防災減災處處長黃奇認為,多年來,南方一些省份農業生產用水很粗放,節水意識和節水技術都不強,灌溉設施的修建標準也不高。面對全球氣候變化,南方豐水區應重新認識自身水資源變化,不能雨豐而忘旱,臨旱再掘井。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我國發生災害性強降水的概率在增大,干旱時間延長的概率也在增大。”湖北省氣象局武漢區域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陳正洪說,這對各地水利體系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要求能抵御區域性突發強降水,還要增強水利工程蓄水性能建設,要補的課很多。

    ????一些基層群眾表示,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專門強調水利建設,但到了基層一些地方就走樣了,部分干部認為水利建設投資是上面的事,“等靠要”思想嚴重,急需引起重視。

      5月24日,一位漁民站在洪湖自然保護區中心區開裂的湖底。23日的一場大雨,這里積了15厘米雨水。本版攝影? 趙亢

      5月24日,洪湖市螺山鎮一家魚塘很多鯽魚干死,漁場主將其賤賣給別人做魚飼料。

      雖然三峽工程具備正常運用條件,但長江干流洪水來量大與泄洪能力不足的矛盾仍然存在,即使三峽工程全面發揮作用,如果再遇1954年大洪水,長江中下游仍有超額洪水需安排出路。在抗擊嚴重干旱時,也要認識當前長江防洪形勢決非高枕無憂,不可低估防洪艱巨性。

      ——長江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指揮長王國生

      根據國家防總的消息,從今日開始到6月10日,三峽水庫將增加下泄流量,抬升長江中下游干流水位。

      增加日均下泄流量

      5月20日,國家防總召集長江防總、國務院三峽辦、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等部門和單位,針對長江中下游各省份抗旱用水,決定自5月20日至24日,三峽水庫按日均出庫10000立方米每秒左右泄水。

      為了增加泄水效果,國家防總決定從今日開始至6月10日,三峽水庫日均下泄流量加大到11000—12000立方米每秒。

      防洪抗旱責任人公布

      記者24日從國家防總指揮部獲悉,國家防總、監察部近日聯合通報了全國主要防洪工程和抗旱行政責任人名單。國家防總、監察部聯合通報了全國大江大河、大型及防洪重點中型水庫、主要蓄滯洪區、重點防洪城市防汛行政責任人和抗旱行政責任人名單,公布防汛抗旱行政責任人共計1902人(次),接受社會監督。

    ??? 湖南旱情持續蔓延洞庭湖創歷史同期最低水位岳陽洞庭湖大橋下裸露的湖床和停泊的船只(5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龍弘濤攝?

    ??? 未來一周晴熱為主

      據中央氣象臺消息,未來一周將以晴熱天氣為主,雨水較少,缺水狀況將持續。湖北東南部、安徽中部、江蘇南部、湖南東北部、江西北部、浙江北部、貴州西北部等地仍存在中到重度氣象干旱。

      5月23日,國家減災委、民政部啟動旱災四級救災應急響應,會同財政部派出聯合工作組,分赴受旱較重的湖北、湖南兩省協助救災。

      ■ 調查

      長江中下游地區汛期大旱,有不少人為因素影響抗旱

      小水電攔水發電阻抗旱

      記者調查發現,之所以守著大江大湖“叫渴”,有不少人為因素在起作用,如小水電站攔水發電影響抗旱。另外,一些地方沒有汛期抗旱的經驗,“有些束手無策”。

      非法挖沙致取水難

      異常天氣現象是造成干旱的“禍首”。湖北省氣象局武漢區域氣候中心副主任周月華說,受拉尼娜氣候現象影響,去年底以來大氣環流異常,暖濕氣流無法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造成大部分地區降雨偏少。

      一些基層水利干部反映,天災之外,還有不少人為影響因素。首先是河道湖泊非法挖沙,使河道嚴重下切,水位下降,沿湖沿江地區取水困難。另一個人為因素是,一些地方小水電站快速發展,成為抗旱“攔路虎”。在江西、湖北、湖南,許多主要河流及其支流均建有電站,人為控制上游來水。正當中下游地區需要用水時,這些電站卻大量攔蓄水發電。第三個人為因素是,各地許多水利設施灌溉設施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很難滿足抗旱需要。

    ??? 這張拼版照片顯示的是:上圖為5月23日拍攝的水位持續回升的長江江西九江段,下圖為5月6日拍攝的長江江西九江段。新華社發(胡國林攝)

    ??? 有些地方“束手無策”

      江西省防辦總工程師史小平坦言,一些地方的汛期抗旱預案還是空白。部分基層干部表示,多年來很少想到汛期會出現嚴重干旱,缺乏應對措施。江西安義縣等地一些鄉鎮干部說,面對春旱“我們有些束手無策”。

      ■ 目擊

      洪湖變成一條河 漁民棄船上岸

      5月24日下午,閑了一天的黃益忠,跳上木船,到湖里查看旱情。

      “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邊是家鄉?!秉S益忠的家,就在岸邊的洪湖市螺山鎮官墩漁場。往年,這位漁場場長會揮動雙槳,駛一條木船下湖。現在,他改用竹篙,小心揮一下,船還是碰到了其他漁船。一條不足5米寬的河里,最深處只有30厘米,拔出的竹篙上,帶滿了泥。

      “這條河就是洪湖?!秉S益忠說,若不是前晚下了雨,早就干得透了底。

      以前,打魚時節,漁民們駕駛木船,在荷花間穿梭。如今,漁民們只能站在岸邊,祈求早點下雨。

      過去的6個多月里,湖北降雨一直偏少,第一大湖洪湖已經變成一條河。

      洪湖里早沒了荷花,河床上長了一米高的野草,草叢中魚蟹腐爛,散發出臭氣。

      據洪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統計,洪湖有水面積約53萬畝,目前已不足40萬畝。而官墩漁場是受災最重的地區之一。

    ??? 這張拼版照片顯示的是:上圖為5月23日拍攝的長江江西九江段水文標識情況,下圖為5月7日拍攝的長江江西九江段水文標識情況。新華社發(胡國林攝)

      黃益忠告訴記者,官墩漁場有漁民354人,在大約5000畝的洪湖水面上種蓮藕,養黑魚、螃蟹和淡水海蜇。持續干旱幾乎摧毀了所有的養殖業,漁場損失約500萬到600萬元,“辛辛苦苦搞十年,一旱回到解放前?!?/p>

      氣象部門統計,今年洪湖市降雨量,與往年相比減少七成,旱情為70年一遇。讓黃益忠不解的是,去年是洪災,今年卻是旱災。

      官墩漁場漁民舒先國承包了100畝湖面,養殖淡水海蜇。如今海蜇死光,損失30多萬元,“幾乎傾家蕩產”。幾天前,舒先國收到了洪湖市民政局送來的救災物資———1箱礦泉水、7斤綠豆和16個咸鴨蛋,生活仍很艱難,他每天要到集鎮上買桶裝水。

      黃益忠說,漁場還有上百艘以船為家的漁民。這些漁民吃住在船上。沒了水,只能舍船棄家,被暫時安頓在鎮福利院。

      黃益忠撐著的木船陷在泥里,竹篙插下去,船吃力地動了一下?!霸俨唤涤?,洪湖就沒了?!保ㄍ跞痄h)

    相關鏈接:
    農業部:部分地區旱情仍未緩解 早稻面臨缺水威脅
    湖北今年降水量歷史最低 武漢遭遇60年最大旱情
    湖北遭遇大旱 50萬人飲水難千萬畝農田受旱[組圖]
    應對最嚴重旱情 湖北啟動史上最大規模人工增雨
    南方部分地區大旱:塘堰變陸地 湖泊“瘦身”
    旱情對物價整體影響或有限 助推淡水魚價格快漲
    南方多地降雨未能“解渴” 部分地區旱情或加劇
    洪湖濕地遭70年一遇大旱[組圖]
    旱情帶來短期影響 農業板塊仍是資金最好避風港
    中國南方多省市旱情持續 三峽放水量進一步加大
    [來源:新華網] [作者:劉紫凌 沈翀 馮國棟] [編輯:胡世福]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谌請蠛?诰W入駐“新京號”
    圖解??谝恢軣崧剕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谛履暌魳窌⒂?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谡胁乓菍稣\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谝恢軣崧劊汉?讷@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诓糠帜贻p人熱衷“淘”老物件
    ??冢涸贫匆r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樂享多彩假日
    ??冢撼鞘猩v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冢洪L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诙冗^美好假期
    2023“??诒狈悾ň①悾┗盍﹂_賽
    ??谔炜罩襟A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谧钪星?/a>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