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瓶頸
養殖成本難降消費結構難變
豬肉價格狂飆,甚至逼近牛肉,責任在誰,到底是誰在受益?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真實的情況是:養殖戶說苦,批發商叫屈,零售商喊虧。
市物價局相關負責人調查認為,5月以來我市生豬、豬肉市場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首先是養殖成本不斷增加,導致價格連續上漲。我市玉米、豆粕等飼料價格不斷升高,飼料成本約占養豬成本的60%,而玉米約占飼料成本的60%,目前玉米的平均零售價格為2400元/噸,比4月份上漲100元/噸,上漲4.4%,同比上漲10%。
其次是我省仔豬價格同比上漲80%以上。最后是去年下半年起養豬人工成本大約提高25%,勞動力成本的上漲推動生豬價格上漲。
今年以來,國內華南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相繼出現嚴重干旱、強降雨等自然災害,飼料價格上漲。部分省區豬病多發,仔豬成活率下降,導致國內豬肉供應偏緊、價格快速上漲。在全國市場一盤棋的情況下,海南受國內生豬市場整體價格拉動作用影響。
此外,去年同期豬肉價較低,挫傷了養豬戶的積極性,導致今年出欄量減少。特別是今年春節期間,價格較好銷量又大,我市很多養殖戶生豬大量出欄,而又尚未及時補欄,導致目前肥豬存欄偏緊,市場供遠小于求。上半年局部出現疫情也給生豬飼養帶來一定影響,減少出欄及存欄量。
海口的一些批發商和零售商也表示,現在一頭生豬屠宰和流通環節的費用包括屠宰費、攤位費、運費及稅費約130元,出欄價又這么高,他們也是沒賺頭。
“市民對豬肉消費結構主要是精瘦肉和排骨,也是影響豬肉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 ”市物價局相關負責人分析認為,市民老是只買精瘦肉和排骨,造成銷售難平衡,也是導致肉價難降的原因之一。
分析展望
供應充足但價格不會馬上降
豬肉價格高位運行,是不是海南生豬供應有問題?對此,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全省生豬存欄534萬頭,能繁母豬存欄76.15萬頭,能夠滿足島內市場供應。
從市農業局了解到,2010年全市生豬出欄81.96萬,肉類總量近10萬噸,比2005年將近翻一番。“十一五”5年出島總量接近100萬頭,占全省出島量近五分之一,成功實現了生豬從進島-自給-出島出口的快速轉身,生豬存欄、出欄位居全省第一。
從能繁母豬存欄量分析,全省目前76萬頭能繁母豬,以每頭每年平均產仔20頭、成活率96%計算,全年生產仔豬將達1460萬頭,預計我省今年全年生豬出欄將達850萬頭。
由于全國生豬供應偏緊的大環境和我省作為首個建成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的省份,今年以來我省生豬出島量也逐步增加。據了解,今年5月份,我省生豬出島量為16.40萬頭,比1月份的15.40萬頭增加6.49%,比去年同期的14萬頭增加17.14%。
生豬從補欄到出欄至少需要6個月,短期內仍難有大量生豬上市。省物價局價格監測中心分析認為,當前我國正處于豬肉消費淡季,高價位也對豬肉消費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后期生豬價格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預測后兩個月生豬價格將高位運行。
海口市物價部門認為,政府應采取多項措施助推生豬養殖,確保我市豬源供應,同時應降低生豬流通環節費用。
記者了解到,為擴大生豬生產,我市計劃投入900萬元資金對能繁母豬進行補貼,計劃每頭補貼100元。安排價格調節基金471萬元對全市低收入群體進行豬肉價格上漲生活補貼,計劃補貼50689人,每人每天補貼3元,暫補一個月。同時還將研究出臺相關措施,確保生豬市場的穩定發展,既有利調動農民養豬積極性,又保證消費者享受到合理的豬肉消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