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足于在國內購物的消費者開始將眼光轉向境外。相比出境購物,隨時都能下單的購物網站無疑成為最佳選擇。這種購物方式被稱為“海淘”,即海外網站淘貨。年輕媽媽是參與海淘的主力軍。如果不計關稅,確實比國內便宜,但如果被海關抽查,價格算下來很可能比國內專柜還高。但相比價格,媽媽們更在意的是產品的質量安全。
為寶寶安全選擇“海淘”
在一些母嬰論壇上搜索“海淘”,就會找到很多媽媽們展示海淘成果的帖子,而且直言決定海淘的第一原因就是“放心”、“安全”,奶瓶、咬膠、嬰兒DHA等都是海淘的重點產品。“自從有了寶寶之后,我就開始了海淘,主要是購買嬰兒食品。”剛晉級當媽媽的馮女士告訴記者,她家寶寶用的奶瓶、嬰兒油、母乳儲存袋、嬰兒專用軟勺、自動吸奶器等都是在國外網站上購買的。“有朋友說這樣太麻煩,不如找代購。但是這種途徑不是為了方便或省心,而是為了放心,畢竟奶粉什么的肉眼很難分辨出真假來。”
據介紹,如果不考慮運費,海外購物比國內要便宜,消費者可以選擇當季新品和折扣力度很大的商品。兩歲女孩溜溜的媽媽經常在美國兒童品牌官網給她買衣服,“像寶寶的小衣服,碰到打折的時候加運費一般就二三十元人民幣,跟國內仿單差不多價格。并且國外網站經常有打折活動,或者附送贈品。”她告訴記者,即使像推車、安全座椅這樣的大件,加上運費也比國內賣的便宜。
運費和產品售價差不多
對資深海淘族來說,由于國際運送成本非常高,多買分攤運費則成了常識。馮女士一次為兒子買了5罐奶粉和3盒水果泥,售價一共是58.32歐元,加上消費稅4.44歐元,一共是62.76歐元。光看嬰兒食品的價錢,比境內便宜很多。但這并不是最終價格。“運費是54.21歐,幾乎和產品售價差不多。”在海淘族們經常光顧的網站里,iherb、vitacost等一些網站可以直接郵寄到中國。不過,更多的國外網站沒有這項服務,中國消費者只能選擇轉運公司,也就是購物網站把貨品寄給快遞公司,快遞公司再轉寄到購物人手里,如此一來消費者的成本里就得再加上支付給轉運公司的運費。
“支付用的是國內銀行的美元和人民幣雙幣卡,不過有的網站只收歐元,從美元轉到歐元,需要繳納手續費1.5%。”馮女士介紹說。于是換匯手續費是(62.76歐元+54.21歐元)×1.5%=1.75歐元,如果是用可以支付歐元的卡,這部分成本可以省去。
是否繳關稅得看運氣
除了運費,海淘族的另一成本是關稅。這也是最無法把握的一項成本。2010年10月,海關新政出臺,規定對于個人的海外郵件,一般物品需要征收10%至30%的關稅,化妝品的關稅更是高達50%。
“是否繳納關稅完全要看運氣。”據海淘達人溜溜媽媽介紹,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最后結算的時候,網站會自動代收關稅,并且在貨品到達所在國家時主動報稅;一種是網站不負責報關也不會代收關稅。境外網站基本上把中國作為后者,即不會代收關稅也不會替你報稅。“所以關鍵是看是否會被抽查到。”
?
???相關新聞
?
西安現8888元“起名費” 80后夫妻熱衷單姓四字?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