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地發現的成捆炮彈(特約記者 張運煦攝)
? 技術人員對炮彈進行挖掘((特約記者 張運煦攝)
警方挖掘的35枚炮彈(特約記者 張運煦攝)
海口網10月17日消息??記者從三亞警方獲悉,三亞一工地日前施工過程中發現9枚歷史遺留炮彈,后又挖掘出26枚炮彈,經初步鑒定,這35枚炮彈是山炮炮彈和榴彈炮彈兩種,均為當年侵華日軍遺留。10月17日中午,三亞警方使用引爆措施,在一采石場內成功將這批炮彈銷毀。
險情:施工過程中挖出炮彈10月16日下午14時許,三亞市荔枝溝路瓊州學院路口附近永茂荔枝花園項目建筑工地幾名工人在施工時,突然在地基中挖出9枚疑似炮彈的物體,于是立即撥打電話報警。接到報警后,三亞警方高度重視,三亞市公安局局長長江偉迅速指令治安支隊、荔枝溝派出所民警趕往現場處置。
民警趕到現場后,按照預案對警戒區域拉上警戒線,迅速疏散施工、圍觀人群。經初步勘查,9枚疑似炮彈物體應為歷史遺留炮彈,頭部呈圓錐形,長短不一,長的炮彈約40厘米,底座直徑約10厘米;短的炮彈長約20厘米,底座直徑約8厘米,這些炮彈外殼均已高度銹蝕。此外,還有數十枚疑似炮彈掩埋在土地里,具體數量不詳。
馳援:專家連夜赴三亞排險為了徹底消除隱患,確保周邊居民生產生活和工地施工安全,三亞警方在派出足夠警力對現場進行封鎖,并24小時全天候看守。同時,迅速將情況向省公安廳匯報。省公安廳領導高度重視,劉曉明副廳長迅速派出由省廳副調研員張泰川、槍爆支隊支隊長莫巨松,梁永、丁光億兩名爆破工程師組成的專家組連夜趕赴三亞,指導開展排險工作,確保絕對安全。
16日晚23時,專家組趕到三亞,顧不得休息,連夜對現場進行再次勘查。專家開展工作后初步判斷,目前發現的9枚炮彈為山炮炮彈,為侵華戰爭時期日軍所遺留,雖然表面布滿銹跡,但有的炮彈仍有引信,不排除撞擊后有爆炸的可能,而且多枚炮彈聚集,后果更是不堪設想。17日上午,在爆破專家的指導下,警方又挖掘出26枚炮彈。
引爆: “蘑菇云”沖上50米高為消除隱患,三亞警方決定對挖掘出土的35枚炮彈進行銷毀。17日中午,荔枝溝一廢棄的采石場內,工作人員將35枚炮彈分成兩批,小心翼翼放置在采石場底下,雷管和炸藥則被工作人員細心地堆放在炮彈上頭。
約13時許,隨著一聲“引爆”口令,工作人員先后兩次摁下引爆按鈕。“轟——!”“轟——!”兩聲震天巨響,35枚炮彈化成兩股黑煙,騰高近50米,才逐漸消失在采石場的上空,銷毀現場的石質地面更是硬生生被炸出兩個半米深的大坑。
除患:工地停工全面進行排爆
據了解,永茂荔枝花園建筑工地所在的位置當年極有可能是日軍侵華時的一個據點,不排除仍遺留有炮彈的可能。為徹底消除隱患,保證周邊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三亞警方于10月17日向三亞永茂實業有限公司發出《責令限期停工通知書》,要求工地停止施工。三亞警方將進一步協調專家對該區域進行全面探測排爆,確保工作無安全隱患后才恢復施工。
三亞警方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自2010年來,三亞警方發現并銷毀的歷史遺留的炮彈共計16枚,此次一共發掘35枚炮彈是海南歷年來最多的一次,該負責人還提醒市民,有些炮彈盡管看起來銹跡斑斑,底火仍然有效,但假如遇到重力敲擊,仍有可能發生爆炸,為此,市民今后發現類似可疑爆炸物不要盲目挪動,應及時報警由警方處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