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月31日消息?春節物價像打劫,原來賣2.5元一個的包子賣到10元。近日,天涯論壇中一篇《海口今年春節物價就跟搶劫一樣黑啊!!》的帖子吸引了眾多網友的關注,名為“夢想滿天星辰1”的網友講述了今年在海口過年,遭遇到物價飛漲的經歷,引來網友紛紛吐槽。海南大學中國現代經濟理論研究所所長王毅武表示,春節價格飛漲是不正常的現象,國家應當盡快出臺《反暴利法》,對暴利行為進行打擊,政府應當進行一定的引導和調控。
網友發帖:油條包子平時賣2.5元春節賣10元
“大年初二,一覺醒來,樂顛顛地跟朋友去府城新城路‘城中茶樓’喝早茶。天啦,簡直跟被劫匪狠狠捅了一刀一樣。”網友“夢想滿天星辰1”在帖子里講述了自己春節期間的離譜經歷。他說,初二當天在府城一家老爸茶喝茶,得知平時3元一杯的紅茶,從去年臘月廿七起漲到5元,油條和包子都由平時的2.5元一個漲到10元一個,漲了4倍,兩三個人在老爸茶店吃個早餐都要數十元。
大年初三晚上,“夢想滿天星辰1”和兩位朋友在府城中山南路的“石山五香羊”吃飯,點了3斤五香羊、2瓶海馬貢酒、1份青菜和3碗飯,結賬時被告知一共消費了280元,大大超出平時的費用。“夢想滿天星辰1”把老板娘叫來問了問,才發現羊肉由原來的50多元一斤漲到了78元一斤,3人點單時沒仔細看菜單,只好認栽。
在“夢想滿天星辰1”的帖子后面,網友“wangzi157”跟帖吐槽:平時停一輛電動車只要1元錢,春節時翻了一番——2元;平時洗輛車只需20元,春節時漲到了40元。
“緣分的粑粑”也表示,平時在外面吃一份小碗腌面只要6元錢,可從去年臘月廿七開始,小碗腌面要7元,中碗的要8元,大碗的要10元。
網友“生活請給力”表示,春節期間吃個燒烤也要比平時多花1/3的錢。
記者調查
亂象一:春節后洗車費用仍未調低
與“夢想滿天星辰1”相同經歷的市民不在少數,在年前就有不少人感受到了物價上漲的亂象。
家住海口亞洲豪苑的房先生春節前去洗車就很納悶,平時洗輛車只要20元,現在飆漲到40元,問了多家洗車店后發現,有的價格更是漲到了50元。房先生聽洗車店的店員說,距離春節越近,洗車費用越高,而且那時候開門營業的洗車店少了,想洗說不定還得跑上不少地方。房先生聽到如此說法,趕忙花40元把自己的車開去洗了。
而開車回老家過年的張先生在春節前咨詢了洗車的價格后覺得太貴了,決定回海口上班時再洗車,可大年初七到海口的洗車店一問,才發現洗一輛車仍然是50元錢。他很不解,春節前“趁火打劫”大漲價就算了,可是春節長假都已經過完了,怎么價格還沒回調呢?
無獨有偶,春節前海口大多數電動車停放處都由每車每次1元漲到了每車每次2元,可是春節過后,部分場所例如友誼商場附近的電動車停放處的收費標準依舊為每車每次2元。
亂象二:小籠包價格上漲接近一倍
“春節期間物價飛漲,小籠包的價格較平時上漲了近一倍,實在是太貴了。”市民王先生郁悶地說。昨天是春節長假后恢復上班的第一天,王先生同往常一樣到單位附近海港路的一家杭州小吃店去吃小籠包,發現小籠包的價格漲到了6元一份,而春節前只賣3.5元一份,貴了2.5元一份,漲幅將近一倍。
“春節期間物價上漲可以理解,但這也漲得太離譜了。”市民王先生說,不僅是小籠包,店內的其他小吃也都隨著節日水漲船高,最少的上漲1元,多的甚至翻了一番。除了王先生平時光顧的這家店之外,海港路附近其他小吃店的小籠包等小吃也都一樣漲價不少。
“春節期間什么都貴,市場上的面粉和豬肉、蔬菜都漲價了,所以我們也只能跟著漲。”杭州小吃店店主解釋道。
王先生質疑,為何肯德基、麥當勞等連鎖店在春節期間沒有漲價,小店價格如此翻倍漲,未免太不厚道了。
?
亂象三:大年初一炒粉15元一份
“春節期間海口的物價有點亂,晚上到路邊大排檔吃一盤炒粉需要8元至10元,而往常一盤炒粉只需6元。商家這都是在趁節日打劫。”市民馮先生無奈地說,他有吃夜宵的習慣,春節時和朋友出去吃夜宵,點了個炒粉,吃完才發現炒粉的身價已經飛漲到10元一份。
“而且不僅是價格漲了,分量、配料也比往常少很多。”馮先生說,春節期間炒粉價格上漲得有點離譜,大年初一晚上竟然要15元一份,初三晚上下降到10元一份,最近兩天降到了8元一份。
記者了解到,夜宵中,除了炒粉價格上漲以外,燒烤價格也出現明顯飆升。原來只需要1元一串的牛肉串漲到了2元一串,烤雞翅由原來的3元一個漲到了5元一個。喜歡吃燒烤的朱先生說,昨天去吃燒烤的價格比平時貴了差不多一倍。
原因探究:供不應求等致物價飛漲
為何春節期間,價格會出現如此大的波動?
受訪市民表示,可以接受春節期間的小幅漲價,可是翻倍漲或者漲價不公示的行為就無法接受。
多位受訪者認為,導致春節價格上漲的最主要原因是供不應求,消費的人多,可場所太少。也有些商家養成了“趁火打劫”的習慣,每到節假日就自行漲價。
海南大學中國現代經濟理論研究所所長王毅武說,春節期間價格波動較大有兩個方面的原因:其一,中國有個成語叫“和氣生財”,春節期間,很多市民圖和氣,不愿因為物價與商家吵來吵去,讓商家有機可乘,商家也就形成了“趁火打劫”的心理;其次,大伙過年少不了吃喝玩樂,市場上購買力呈現火山式爆發,商家對緊俏商品大幅調價,是符合市場規律的。
?
應對舉措:出臺《反暴利法》穩定物價
“很多人對市場經濟存在誤解,以為市場經濟就是自由經濟,其實并不完全是。”王毅武解釋說,市場經濟應該是以市場為基準、政府宏觀調控的有計劃類校正的經濟,是有秩序、有法治、契約型的經濟。
他認為,春節期間物價飆漲,大幅超出正常利潤的現象是不正常的,但是市民也沒必要大驚小怪。針對這種現象,國家應盡早出臺《反暴利法》,國外已有國家出臺該法律,《反暴利法》可以從一定程度上遏制此類現象的產生。例如,現在國家在出臺政策干預房價,但干預房價并沒有進入法律程序。如果《反暴利法》出臺,就可以按照法律條文對暴利行為進行打擊。
其次,在《反暴利法》的指導下,政府進行一定的引導與監管,是可以使這樣的現象得到緩解的。海南在價格引導方面有一些先例,比如說,春節前曾經出現過天價客房,海南出臺政策進行干預,以政府指導價為基準,在基準的基礎上只能上浮10%,超過10%的客房都會受到處罰。他認為,政府也可以對市場上的價格進行一定的監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