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狀】
越到高層比例越低
李斌、宋秀巖、烏云其木格、顧秀蓮,四人就任省級政府最高行政長官的時間相互錯開,這意味著,從1982年至今,中國女性在省級地方最高行政長官的版圖中維持近3%的水平。
來自中組部的數據顯示,近10年來女性干部在各級領導干部中比例有所上升。2009年,全國省部及以上級干部中,女性為11%;地廳級干部中,女性占13.7%;縣處級干部中,女性占16.6%。這個比例在2000年時,分別為8%、10.8%、15.1%。
同樣來自中組部的數據,從2000年至2009年,女性在中共黨員的比例由17.4%上升到21.7%。
2001年,中組部曾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培養選拔女干部、發展女黨員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要求,中國省、市、縣三級黨政領導班子后備干部隊伍中的女干部,應分別不少于10%、15%、20%。
2月20日,前《中國婦女報》總編助理,中國婦女狀況觀察員馮媛女士表示,并未感覺女性在中國政界、尤其在高層的比例有所上升。高官中女性仍然非常有限。
第十七屆中央委員中,女性13名,比例為6.4%;在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女性只劉延東一人。在上一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只吳儀一人。
【領域】
多擔任副職
中組部的另一組數據顯示,2009年,正職女干部在同級正職干部中的比例分別為:省部級以上7.3%、地市級10.4%、縣處級14.8%。此前,2000年的數據,省、地、縣、鄉四級領導班子中,正職女干部分別占1.7%、6.15%、7.05%、3.4%。
杜潔副研究員認為,這些數據背后展示了女干部的“真實生態”,任副職多、正職少。
女性官員還普遍存在“副職升遷”現象。女性官員大多出任副職,提升路徑也大多是從一個副職升任更高副職。以何魯麗為例,1984年從政擔任北京市西城區副區長,4年后升北京市副市長,后為全國政協副主席,再至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這種狀況或會逐漸改變。中組部2001年發布的《意見》中曾提到,“加大黨政正職女干部的選拔力度,使地廳和縣處兩級領導班子中正職女干部的數量在現有基礎上有所增加”。
目前女性官員通常任職一般性社會管理,如教科文衛,在黨政“主干線”和重要領域,如經濟、政法界任職的較少。
這可以從中組部的選拔任用女干部慣例中找到根源。中組部2001年的《意見》中還提到,“其中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計劃生育、民政、司法、勞動和社會保障等部門領導班子要首先選配(女干部)”。
而在這些領域的女性較多,相對提高了女性在官員性別比例中的數據。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