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比例在世界走低
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曾就《2010年國際婦女參政主要狀況》做為研究報告提交給全國婦聯。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1月1日,中國政府部門26名正部長中僅3名女性,占11.5%,在此項排序中,中國位于世界第61名。
報告還顯示,1997年至2011年間,中國女性在人民代表大會中的比例,與其他國家女性在議會中的位置相比,從世界第16位跌至第55位。杜潔說,這主要是因世界各國議會中的女性比例逐年上升,中國則提高不大。
杜潔說,女性參政已成為國家政治文明的標志之一。當女性官員占到一定比例時,社會管理才會滲透一些女性特點,如平和、和諧。截至2010年1月,有30個國家的女部長比例達到或超過30%。
女性天生體貼關懷,更有親和力,“她們更喜歡和下屬討論,而不是簡單地發號施令”。相比男性,女性更有耐心、平穩、關注細節,這些特點使女性在服務型政府中具備天然優勢。杜潔介紹,北歐一些國家,事實上已形成了服務型政府。
杜潔認為,中國現有女性官員的比例,已無法代表中國婦女的整體發展水平??梢哉f,在中國官員的形象上,缺少了女性這一環。
【原因】
受限政治文化
造成女性官員比例較低的原因,杜潔與馮媛均認為中國的政治文化為主要影響因素,“女強人”角色受到男權主義社會的本能排斥。
在中國,女性從政的社會成本比男性高,在努力程度、家庭、生育、退休、社會評價上都會付出更多。
此外,男性60歲、女性55歲退休的制度,也客觀上使女官員在年富力強時就失去了機會。而一些中國官場亞文化,如喝酒等,也使女性很難融入。
“關鍵在于一些文化中的思維限制。”杜潔舉例,2001年的一項研究發現,社會文化觀念對女性領導的偏見很嚴重。比如,在報道女部長時,會強調賢妻良母孝媳,而報道男部長時并不描寫賢夫良父孝兒。在有些新聞報道中,男性官員三過家門而不入會被贊揚,而報道優秀女官員就是工作再忙都回家做飯。
“這實際上是對女性官員帶有歧視的雙重標準。”杜潔說。
女官員的“家庭背景”是政界難以回避的問題。吳儀在談到自己的生活時曾說,“我不是獨身主義者,只是生活沒有賦予我這個機會?!?/p>
杜潔評價,女性的強項親和力,在現有政治文化中也通常處于相對不重要位置,“女官員像男人那樣執政,被視為‘狂妄’,而展現溫柔和親和,又被視為‘軟弱’,逼得女官員左右為難?!?/p>
【改變】
同等條件“女士優先”
事實上,中國曾數次出臺政策,增加女性干部在各級政府、機構中的比例。
1990年,中組部、全國婦聯發布聯合通知,要求在五年內解決縣、鄉兩級領導班子無女干部的問題。
2001年,中組部發布《意見》,要求5年內在省、市級黨政、人大、政協四套領導班子各配1名以上女干部,縣級黨政領導班子要配1名以上女干部,增加地市級以上黨和國家機關中年輕廳局級、處級女干部在同級干部中的數量。
女性問題觀察員馮媛介紹,到現在,四套班子都有一定比例的女性官員。不過她擔心,女性配職比例,一定程度上可能成為女性參政比例上限。
杜潔對此持積極態度。她說,如果沒有提出比例的要求,很多地方在女性參政的組織培養上會更消極,“當然,也有一些省份在推動女性參政,這主要取決于地方主要官員對女性干部的態度”。
2006年8月,中組部召開全國培養選拔女干部、發展女黨員工作座談會,時任中組部部長的賀國強強調,同等條件下優先選拔任用女干部。
中國也在持續開展對女官員的執政能力的培訓。2011年5月,由中組部、全國婦聯、國家行政學院共同舉辦的第二期“發展中的女性領導者高級研究班”開班,學員為中央、地方的省部級和廳局級女領導干部和國有骨干企業女性領導人。
中組部發布的《意見》中曾提出,“重視從國有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選拔女干部”,“要注意把那些年紀較輕、知識層次較高、發展潛力較大的女干部選拔上來”。
杜潔透露,一個全國婦聯旗下的課題組正在對中國女性政治、知識精英,以及女性村官領域開展課題研究。一些數據顯示,在當今中國高校,女性精英的比例遠遠高于現在黨政部門的比例。
杜潔認為,擁有政治經濟學博士學位的李斌當選省長,是一個良好的征兆。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