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日本一位75歲的老人因突發呼吸疾病打電話叫救護車,然而這位老人卻被25家醫院拒診36次,理由不是“醫生不夠”,就是“病床滿了”。據法新社報道,救護車行駛兩個小時期間,沒有一個醫院或醫生愿意提供幫助,老人最終不治身亡,死因至今不明。
醫院拒絕醫治老年患者的情況在日本并非個案。2009年,另一名69歲的日本老人在被14家醫院拒絕后,因頭部傷勢加重離世。拒診醫院給出了上述類似理由。
據《赫芬頓郵報》報道,日本政府2007年一項報告稱,日本每年被拒診3次以上的急診病人高達14000人。
《華盛頓郵報》報道說,一些醫療經濟學家認為,“老無所醫”問題產生的部分原因在于日本低成本的醫療體系。由于看病花錢少,日本急診室里擠滿了尋求常規醫療的病人。與此同時,日本也沒有制定法律懲罰醫院拒診病人的行為,或是病人濫用醫療體系的做法。
評論人士認為,日本作為世界第一長壽國,雖然公共醫療體系受到政府大力扶持,且醫療條件優越,但老齡化的問題也開始逐漸凸顯出來。據麥肯錫咨詢公司一份報告顯示,日本老齡化速度和程度居全球首位。預計到2050年,65歲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將達到40%。隨著老齡化問題加劇,日本未來25年對醫療護理的需求將是現在的3倍。
近20年來,日本經濟發展一直處于停滯狀態。年輕勞動力的匱乏一方面阻礙了經濟增長,另一方面限制了負債累累的日本政府擴大醫療開支。
這位75歲的老人過世后,當地一名官員表示已經要求醫院提高急診室容量。但這顯然還不夠。許多專家表示,日本醫療體系必須進行全面改革,否則無以為繼。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