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朱梅馥夫婦骨灰安葬儀式今舉行,圖為在校大學生來到安葬現場緬懷傅雷夫婦的精神 康玉湛 攝
“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10月27日上午10點整,在上海福壽園海港陵園的如茵園內,著名翻譯家傅雷及夫人朱梅馥終于葉落歸根,長眠在潔白的豐碑下。傅雷兒子傅聰、傅敏等家屬參加了骨灰安葬及紀念碑揭幕儀式。
上午10時,伴隨著《貝多芬命運交響曲》的懷念,傅雷、朱梅馥夫婦骨灰安葬儀式正式開始。在傅聰、傅敏以及眾家屬的護送下,著名翻譯家傅雷及夫人朱梅馥長眠于上海浦東故里。傅雷家屬及慕名前來道別的共120余人,向傅雷夫婦紀念碑獻上鮮花,并三鞠躬。
傅雷夫婦紀念碑高約1.8米,碑身灰白如雪,穩定挺拔。碑身正面題有傅雷家書的名言:“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在傅雷的心中,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以及約翰·克里斯朵夫是偉大心靈的承載人,其實,偉大的心靈亦是傅雷那顆堅定的赤子之心!
1966年9月,由于在文革中受到誣陷和迫害,傅雷夫婦憤然雙雙自殺離世。其死后骨灰原被安葬于永安公墓,后歸并到萬國公墓,之后由于文化大革命時期紅衛兵的破壞后遺失。幸有一位傅雷作品的愛好者,私藏其骨灰盒,才得以幸免遭毀。
福壽園集團副總經理伊華女士早在十年前就聯系傅雷的家屬積極爭取傅雷“入住”,后在福壽園集團副總經理談理康等人堅持不懈的努力下,2013年4月,由浦東傅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傅雷研究專家王樹華先生牽線,浦東福壽園海港陵園總經理顧文軍一行,前往北京商議傅雷“回鄉”之事。此后,經雙方不斷協商,家屬決定將傅雷夫婦骨灰安放于海港陵園的如茵園內。
儀式現場,浦東傅雷文化研究中心向福壽園人文紀念博物館捐贈了《傅雷家書》手稿和《傅雷譯希臘的雕塑》手稿,《傅雷家書》字里行間透出的無微不至的愛,成就了人間愛的華章;傅雷先生一生在文學、音樂、美術理論、美學批評等領域多有建樹,他身上體現出勤奮、正直、熱心、嚴謹、慈愛的美德,凝聚成了獨特的“傅雷精神”。
?
?
?
相關鏈接
為文革道歉,貴在承擔個人責任
個人文革道歉是國家大反思的余音
陳毅之子回母校組織文革道歉會 向老師鞠躬(圖)
山東男子文革時寫大字報批老師 45年后上電視道歉
我的“文革”懺悔,榮譽的背后是什么
《知青》文革回顧展---值得一看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