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將于11月9日在京召開。外媒對此次會議可能對中國帶來的影響予以高度關注,并預計會議重要性將在數月甚至數年以后才會完全展現。有媒體還指出,本次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措施或涉及多個領域,將決定未來10年政策方向。
中共將闡明經濟愿景 有望決定未來10年政策方向
英國《金融時報》稱,此次三中全會是中共新領導班子在執政一年后,“首次有真正的機會闡明他們對中國經濟的愿景”。
報道指出,中國在過去35年里推行深遠的經濟政策變革,前幾屆“三中全會”都很關鍵。鄧小平利用1978年的三中全會鞏固了中國的農業改革,1993年的三中全會則鎖定了市場化改革,最終讓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金融時報》還稱,習近平面臨的挑戰是彌補失去的時間。中國正進入增長較慢的時期,北京方面希望轉向一種由消費和創新推動的更可持續的經濟模式。一些人相信,三中全會“正是共產黨抓住主動、出臺雄心勃勃的改革的契機”。
分析人士認為,三中全會很可能決定今后五到十年中國政府經濟政策的方向。習近平和李克強所選擇的道路,或許將開啟自1992年鄧小平發表著名的深圳講話以來,影響最為深遠的經濟改革。
美國《華爾街日報》援引多位經濟學家的觀點稱,預計2013年的三中全會將宣布重大改革措施;中國政府也將重申進一步推進經濟改革的承諾。
經濟學專家們認為,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改革措施將涉及多項領域,包括金融和貨幣改革、資源的定價和稅收以及擴大在醫療、教育和社會保障領域的財政支出,同時還將激發民營經濟活力以改善增長質量。
三中全會重要性或在未來展現 外媒稱勿低估中國改革熱情
最新一期的英國《經濟學人》雜志同樣大篇幅關注即將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雜志評議將左右中國未來的兩大關鍵領域的改革,并深入解析中國經濟改革未來圖景,以及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議題。
根據前兩次三中全會在中國近年改革發展進程中起到的關鍵作用,《經濟學人》判斷,這一次會議將具有至少同等重大的歷史意義,并預計其重要性將在數月甚至數年以后才會完全展現。
文章斷言,如果這次三中全會能夠在國企改革和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兩個領域有大膽突破,那就證明會議及其開啟的變革確實“意義重大”。
分析人士則認為,中國政府“清楚地了解一系列復雜問題在民眾中引發的巨大擔憂”,例如不斷加劇的環境污染問題等。對于環境問題,習近平在今年3月就任國家主席后強調,他將采取一整套旨在保護環境的綜合舉措,包括保證食品安全,保護飲用水源,限制造成空氣污染的行業以及提高城市的空氣潔凈水平。
還有分析指出,政策執行過程中將會面臨挑戰;但他同時強調:“我認為,低估中國新一屆領導人在經濟和金融改革領域的熱情和能力將是一個錯誤”。
此次三中全會召開前,外界對于中共未來的政策做出深入討論和廣泛猜測。《金融時報》評論認為,一些大膽的改革提議能夠得到如此公開的討論,這個事實“本身就反映出北京方面比較進步的經濟政策思路”。(完)
?
?
?
相關鏈接
海外媒體對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充滿期待?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