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探月工程二期“落”月的最關鍵一步——嫦娥三號發射任務定于2013年下半年進行,中國將實現對地外天體的首次軟著陸探測。
全國政協委員,嫦娥二號、嫦娥三號總指揮、總設計師顧問葉培建3日在京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透露了這一信息。
嫦娥三號將是中國發射的第一個地外軟著陸探測器和巡視器(月球車),并且是阿波羅計劃結束后重返月球的第一個軟著陸探測器。
葉培建進一步介紹,嫦娥三號探測器將突破月球軟著陸、月面巡視勘察、月面生存、深空探測通信與遙控操作、運載火箭直接進入地月轉移軌道等關鍵技術,“將實現中國對地外天體的首次軟著陸探測”。
嫦娥三號是著陸器和巡視器的組合體。其中巡視器位于著陸器頂端,著陸探測器有四條腿用于著陸的緩沖,而自動巡視器有六個輪子用于月面行駛。“這是第一個‘帶腿’的飛行器,落到哪里就對哪里進行探測,即‘就位分析’,樣本帶不回來。”葉培建說。
由于嫦娥三號探測器的著陸器需要掌握著陸自主導航控制、著陸變推力推進系統、著陸緩沖系統、月面生存熱控系統等關鍵技術;自動巡視器需要攻克自主導航巡視、月面生存熱控系統等關鍵技術,具有很高的技術難度。
嫦娥三號著陸器上攜帶了近紫外月基天文望遠鏡、極紫外相機,巡視器上攜帶了測月雷達。“這些都是世界月球探測史上的創舉。”
葉培建說,嫦娥三號任務將首次獲得月球降落和巡視區的地形地貌和地質構造,并將首次實現月夜生存。
“月球的一個晝夜相當于地球的14個晝夜,白天最高溫達到150攝氏度,夜晚最低則達到-170攝氏度。”葉培建說,月面生存熱控制系統的關鍵突破,將是重要看點。
嫦娥三號除了使用嫦娥二號已經驗證的部分數據,還將增加測距測速雷達和激光測距儀。
嫦娥四號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星,但將完成不同的探測任務。(記者任沁沁 顧瑞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