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保衛、再創奇跡”
用愛鋪墊愛心送到心里面
24歲的劉運仙在這次地震中遭遇了不幸:她6歲的大女兒不幸身亡。但另一方面,她又是幸運的:被埋了一個多小時的她跟8個月大的小女兒在此次地震中獲救。
由于左腿骨折,加上小女兒肺部感染,她跟女兒被轉送至昆明接受診治。5日下午,劉運仙帶著女兒坐上了開往昆明的救災專列。21時40分,包括劉運仙及其女兒在內的5名傷員順利轉運至昆醫附二院。
在醫院的CT室外,護工何清芬手里捧著一束粉紅色的康乃馨。
“這束花是給傷員的。”
何清芬微笑著說,“傷員現在進去做檢查,我幫她拿著,看起來傷員的精神狀況還可以。”
院長馬林昆表示,這是為了能讓傷員安心治療,醫院特意為每位傷員都安排了一名護工。為了解決傷員和家屬的實際困難,醫院還專門為他們準備了食宿。“我們專門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宿舍騰出來給傷員家屬住宿。”
晚上10點,昆醫附二院的專家聚集在會議室里,針對患者的情況進行工作安排。
“目前專家已經做了一個初步的會診,8個月的小孩是肺部感染,另外四個是骨傷。剛才經過專家的初步會診,骨科的四位傷者要作進一步檢查。”馬林昆說,專家組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方案,等檢查情況出來以后,還將為傷員制定一個更加詳細的治療方案。
昆醫附一院是目前接受地震傷員最多的省內醫院,達到7人。
在火車站的接診,附一院就給每位傷員配備了至少一位醫生和一位護士。
該院黨委書記王平告訴記者,對于此次接受的地震傷員,該院采取科室主任與專家兩級負責制,具體按照不同傷者病情,提出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同時,要求全院包括后勤在內的全院要行動起來,對傷員家屬進行妥善安排。精神科還將組織成立精神心理輔導小組,對七位傷員進行全面的心理輔導。
王平介紹,目前醫院急診科所有醫護人員都已投入工作,各科室也增派人手為傷員提供全方位的醫療服務。晚上十一點,在骨科病房門口,一位醫院工作人員前來向傷者家屬聯系住宿安排。“醫院為所有傷者家屬提供了住宿,讓他們能夠安心睡個好覺。”
紅會醫院則在床位擁擠的情況下給傷員騰出了3間病房共計15個床位。此外,各科室也預留了一定床位。黨委書記田樹明介紹,院方除了為傷員準備專門病房外,還給家屬提供了病床方便便陪護。
這次地震中,為了更好地救治傷員,包括紅會醫院、昆醫附一院、省一院、43醫院等省內數家醫院都接收到了轉運來的重傷員,少則2人,多的有7人。
對于這些重傷員,各家醫院都開通了綠色通道,特事特辦,放射科、檢驗科、ICU隨時待命,院方在床位擁擠的情況下還給傷員騰出了30至40個不等的床位。
就是這樣,醫護人員聯動作戰,為每位傷員進行會診,確定病情,并成立治療小組,制定救治方案,為每位傷員配備醫生、護士;
后勤保障部門一一安置好了傷員及陪員的飲食和住宿;
一條標語,一束鮮花,一個微笑,一句暖話……
用愛鋪墊營造溫馨氛圍,都讓傷轉運過來的地震傷員與家屬倍感溫暖。
?
大災面前方顯天使本色。
一次攀越高山的生死救援,讓人深深感受到白衣天使的熾熱情懷,心手相連、血脈相通的民族骨肉親情,又一次在云嶺高原生動上演。?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