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勢環保”
作為一個曾經長期、當然現在也在長期深受環境污染之害的有志青年,島叔可以負責任地說,像這次曝光的那樣的河流和空氣,在很多地方依然屢見不鮮。至少,這一次,我們能說,我們真的活在新聞聯播里。
而如果分析這些地區行政官員的心理的話,這次被點名批評的邯鄲武安市市長魏雪生的一番話,則頗有代表性——
“誠懇接受省環保廳的約談和批評。我們一定不講客觀,拒絕理由,堅決不折不扣執行到位。”
“講客觀”、“找理由”,客觀是什么?理由何在?
答案很簡單,GDP增長的需求,就業的壓力。島叔十五年前每次回家都路過武安,這座鋼鐵之城,遠遠地望去,天空中仿似一個罩子,扣在市區頂上。最關鍵的是,這個罩子,是灰黃色的。
的確,這次被點名的企業,很多是當地的主要經濟產業。新興鑄管,武安當地的大國企,上市公司,環保數據弄虛作假;辛集市的那條河里漂著的廢棄皮革,也是辛集這一“皮革城”特色所帶來的壓力和疼痛。
今天,在經濟形勢座談會上,李克強大談“經濟下行帶來的壓力和困難”,直言這種困難還可能持續,必須繼續調結構、促改革。
宏觀的表述,可能無法完全描述基層的痛感。對基層官員來說,這些企業是產值、是稅收、是可能數以十萬計人的飯碗,現在因為環保這么搞,經濟怎么辦?
忠孝難兩全,經濟環保不可兼得?
夏光不認同這種觀點。他說,環保從來不是反對經濟發展的。一個地區的環境承載量是有限的,這種有限的承載量如何配置,需要行政部門考量。配置在諸如鋼鐵煤炭這樣的產業上,可能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ok的,但是時過境遷,現在可能就變成了落后產能,失去了競爭優勢。這個時候來做環保,事實上也是給當地騰出空間,配置更好的產能結構。
理論的論述和現實的操作之間確實存在巨大的差距和眾多考量的問題。但現在基層的官員已經面臨著棘手的“多重困境”——
一方面,來自環保部門的壓力巨大,出了行政處罰之外,如果一個地區環境管理混亂,可能會對新上馬的項目進行限制審批或者不審批;另一方面,生態現在已經在干部考核中占了20%的比重,如果做得差,可能會在考核中被“一票否決”;同時,來自群眾、媒體的目光和壓力,也讓這些環境方面的“后進”地區如坐針氈。
官員可能很無奈,很委屈,很難整,這我們都知道。但沒轍,這以后還會成為一種常態——夏光透露,在十三五規劃和環保的十年規劃中,“強勢環保”會成為一種硬性的要求和趨勢。
總有些未來的常態需要面對,總有些以往的規則再也行不通,總有些新的行事規則、執政思路需要轉變。
畢竟,相對于一人的烏紗帽、一時的臉紅難堪來說,環境,才是千秋萬代之計。
?
?
?
?
?
?
相關鏈接:
東方涉農腐敗案件爆發 紀委約談13市直重點單位負責人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約談新浪公司負責人
海南瓊海4家單位被市紀委約談 負責人被問當場大汗淋漓
落實“兩個責任”不力 瓊海4家單位被約談
河南省駐馬店市回應環保部約談 4名干部受降級處分
“1元出境游”遭叫停 國家旅游局約談同程、途牛
省紀委主要領導集體約談6市縣紀委書記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