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凌辱”沒丟尊嚴反被贊
張教授想傳遞一種什么精神呢?武漢晚報記者聯系了一名選修“解決問題的思維與策略”這門課的學生小俊。他說,這門課每周講一次,連續講了11周。11節課,他全部都聽了。張教授在這一選修課上,從各個層面,對比東西方的文化差異、思維差異,闡述了一種思維精神,那就是敢于否定權威,敢于打破中國幾千年來的“怕人”的思維定勢。
當晚教授趴下前,他說,要用這種方式,讓學生們記住這堂課,反思生活、學習中,臣服權貴,不敢突破權威的錯誤行為。
小俊說,張教授年過五旬,趴在地板上,這樣的教學方式聞所未聞,確實“蠻拼”的,學生們都明白老師的用心。在該校門戶新聞網上,有學生這樣說道:對于這件事,請不要抱以玩笑的心態。很榮幸,理工大能有這樣有個性、獨立思維、敢于表現、渾身正能量的好老師!“這樣的老師,不但沒有因學生的‘凌辱’而丟了尊嚴,反而贏得了學生們的尊重和贊賞。”理工大學生小陳這樣評論。
希望學生敢“向奧巴馬扔雞蛋”
昨天下午,張教授接受了記者采訪。他說:當天這個舉動不是隨性而起,而是在兩個月前就設計好了的一個教學環節。這樣做,就是想用一種行為藝術的方式,向學生傳遞一種精神:一種崇尚真理、敢于用真理否定權威的精神。否定權威,先從否定老師開始。讓我做他們第一個敢于否定的人,我很樂意。
張能立進一步解釋:中國文化里,有一種“怕人”的文化,始終束縛著我們的思維自由,即使對方錯誤很明顯,也不愿意頂撞。于是,在面對老師講課時,中國學生常鴉雀無聲,而歐美學生卻能提出令老師震驚的想法。在面對領導講話時,中國民眾是洗耳恭聽,而歐美民眾則是情緒激昂,聽到有違真理的話,甚至用雞蛋、用鞋子襲擊講話的領導人。
“創新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進步的不竭動力,我們要創新,就要先突破‘怕人’的思維,用科學真理否定權威,不畏強權,這樣,科學才能進步。”張能立說,他希望自己的學生做敢“向奧巴馬扔雞蛋”的人。當然扔雞蛋不是為了侮辱別人,而是為了捍衛真理。
?
?
?
?
?
相關鏈接:
北大教授海口開講:城市化建設應提倡“大腳革命”?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