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面清單逐步減少,大大提升了自貿區的開放度
許多關心中國經濟的人都記得2013年7月3日,那天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這被視為中國將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信號。
一年多以后,2014年12月12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公布,中國將在廣東、天津、福建特定區域再設三個自由貿易實驗區。
這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增量變化,其深遠意義在于,由上海自貿區探索帶來的政府職能轉變與擴大開放的舉措正在全國范圍內推廣。
李克強總理明確指出:“我們要用開放擴大內需,用開放形成倒逼機制,用開放帶動新一輪改革。”
在2014年夏季達沃斯的開幕致辭中,李克強詳解本屆政府開出的三張“清單”:政府要拿出“權力清單”,明確政府該做什么,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給出“負面清單”,明確企業不該干什么,做到“法無禁止皆可為”;理出“責任清單”,明確政府該怎么管市場,做到“法定責任必須為”。
他明確表示,中國在上海搞自貿區試驗,探索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這意味著向外資更多地開放,實行對內外企業一視同仁的開放。同時,政府要靠“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來保證市場競爭是講信用的、公平的、合理的。
有研究者注意到,2015年版自貿區“負面清單”包含122項特別管理措施,而2013年我國首份“負面清單”則包含190項,2014年減為139項,“負面清單的逐步減少,大大提升了自貿區的開放度”。
“自貿區是重要的頂層設計探索,意義堪比中國上世紀80年代沿海開放戰略、1992年鄧小平南巡、2001年加入WTO的三次擴大開放。”有媒體這樣評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