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斗心機”到“斗拳腳”,
從“向上告”到“向外傳”
2014年4月14日,河北邢臺柏鄉縣環保局環境監察大隊長、中隊長拳腳相向
當貪官掀起內斗,會有哪些具體表現?最常見的就是互不買賬、相互拆臺。
據報道,某央企原董事長、總經理不和,董事長就趁總經理出差時任免干部。而據當時的蘭州市委官員透露,深陷內斗的市委書記王軍就和市長張玉舜互相威脅,要將對方送進監獄。
為了對付另一方,還有人大力扶植代理人。曾任廣東省陽春市市長的曾威斌常堅持己見,頂撞時任市委書記嚴文耀,兩人形同水火。為了在內斗中占優,嚴文耀暗中支持競爭市長失敗耿耿于懷的時任副市長楊啟周,公開與曾威斌唱對臺戲,搞得領導班子勾心斗角。
如同上文所說,內斗一般主要是“斗心機”,而不是“斗拳腳”。但當矛盾發展到不可調和,也就顧不上那么多了,不光有直接動手、還有“動口”的。2013年5月,湖南衡陽質監局正副兩科長在辦公室大打出手,一人手指受傷縫了三針,一人鼻子被咬了一個洞。一名副局長介紹,兩人共事近10年,打架是因為長久的矛盾,與工作沒有關系。
不過,這樣的例子僅限于較低級別官員之間。身份決定了絕大多數官員之間都是“動口不動手”的。
值得注意的是,上級之間的爭斗,還常會殃及下屬。天強咨詢總經理祝波善說:“我在走訪央企的時候,有中層跟我抱怨,‘一旦董事長和總經理發生意見沖突,就會逼著我們站隊,苦不堪言’。”
這樣的內斗和內耗,給下級帶來煩惱和恐懼,并很可能演變為派系之爭,進而延伸到雙方染指的政界、商界、學界,異化一地的政治生態。
當內斗發展到無可調和,應該如何快刀斬亂麻?當事雙方通常選擇“向上告”,而不是“向外傳”。如前些年,江西省國土廳“幾名廳長間相互有斗爭”,時任廳長劉積福發現自己辦公室被裝竊聽器后,就向紀委舉報。此后不久,3名副廳長皆落馬。
如今,隨著網絡興起,在網上發帖舉報已成為一方扳倒另一方的新選擇。2012年11月,雷政富事件引爆網絡。該事件爆料人朱瑞峰透露,提供視頻的線人就來自重慶公安方面,其之所以選擇爆料,是內斗的結果。朱還總結說:“90%的爆料人都來自官場內部。”
不過,貪官之間內斗,更常見的結局是雙雙被查。一個典型案例是,天津地鐵總公司原董事長王春清和總經理高懷志從工作分歧發展到背地里相互拆臺。2008年,王春清向紀檢機關舉報了“老搭檔”,高懷志被查后又檢舉了王春清,二人同赴監牢。
還有更驚悚的。上文提到的陽春市副市長楊啟周未競爭上市長,又被市長曾威斌調整分工,更是氣不打一處來。一不做二不休,他開始籌謀對市長“雇兇滅口”,最終雇兇殺人未遂,被判處死緩,還牽出了與市長不和的市委書記嚴文耀的腐敗問題。
上述情形引發了公眾的熱烈討論,有人感慨,內斗未必是壞事。但在成都市委黨校教授劉益飛看來,這種說法站不住腳。
“絕不能將內斗看做反腐利器。” 劉益飛說,“與小偷、情婦揭腐類似,它們只是客觀上引起了腐敗線索的暴露,提前揭開了腐敗官員的畫皮而已。相反,內斗留下的深刻教訓,對當地政治生態的嚴重破壞,更值得我們認真總結,好好反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