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江在中國青年創新創業論壇現場為廣大創業青年展示自己創業時的目標規劃。
談創業:給一個目標讓自己奮斗
李振江的創業從2008年開始,可他為創業所做的準備卻早已經開始了。他的創業故事,當從一個寫滿目標規劃的小本子開始。
與其他創業者不同,李振江的創業是從長遠目標開始反向制定的。李振江的第一個長期目標是努力在湖南打造一個世界500強的公司,在父母有生之年開一輛車回家,讓父母為自己驕傲。而在創業的第一年,他就買了第一輛車,三個月后,他給創業伙伴們買了十輛車。李振江告訴記者:“很多人選擇一份工作是考慮能掙多少錢,或者收獲什么,而我相反,我考慮的是將來是什么樣的人,要過怎樣的人生,我該為此準備和積累什么,必須具備怎樣的能力。”
為此,他必須從零開始,積累創業的第一桶金。早在畢業之前,李振江便開始堅持跑業務。當時他拉到一個特別遠的業務,一次要走五六個小時,可一連35次的奔波后他仍然失敗了。但這次的堅持卻讓他獲得了機會,項目的工程師被李振江感動,為他介紹了另一個項目,李振江和他的團隊由此走上了創新創業的旅程。
當時,在勘察現場后,李振江決定革新老舊的水塔設備。他組織同學努力了三天三夜,交出了新的設計圖紙。結果這套設備不僅沒有二次污染,并且實現了節能50%以上的超預期效果。
李振江感慨道:“現在回想,如果當時我只跑了34次就放棄了,那我就與今天的創業成功失之交臂。所以,我為我們公司制定的企業文化是發現自己、堅持到底。沒有值不值,只有夠不夠,當你遇到挫折,就應該明白你努力不夠,準備不足。所以,我認為,絕路就是出路,自救才能獲救。”
每一次困難都沒能阻止李振江積極自救、破土重生。畢業兩個月后,李振江拿著打工掙來的幾千塊錢,帶領十三個朋友組建了最初的初創團隊。他們白天推著三輪車跑項目,晚上寫程序做網站。經過四年的打拼,2012年,他們買下了第一塊地,建成了一個十幾平方米的門面,第二年他們又在安徽買了第二塊地,當年十幾個人的小團隊日漸成長為一個日益成熟、競爭力漸強的創業企業。然而李振江卻告訴記者:“一個偶然的成功比100個失敗更可怕,往往危險就藏在這些歡聲笑語當中。越是快速發展的時候,越要面臨各種威脅與考驗。”
就在創業計劃順利進行的時候,公司出現了資金鏈短缺,兩個公司骨干提出離開,并用重要的客戶資料相威脅要求拿到525萬。那時,李振江的父親病危,他一邊要照顧父親,同時還得承擔一般人難以承受的所有問題。李振江用他一路積累下的堅韌與勇氣走過了那段最艱難的經營時期。
苦難無法擊敗懂堅持的人,而幸運也永遠眷顧有準備的人。2014年4月,李振江以湖南中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身份入圍“湖湘青年英才”,并于同年作為創業者代表,在當地團省委聯合省委組織部、人社部、科技部組織的論壇中發言。2015年5月,李振江入選了由團中央聯合人社部評選出的“中國青年創業獎”。如今,李振江和他的企業已逐漸走出當初的打擊與震蕩,準備好迎接經濟新常態下的發展與考驗。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