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具備科學素質嗎?科學素質是什么?中國科協于去年3月至8月組織開展了第九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表明,去年海南省具備科學素質公民的比例達到了3.27%,比2010年的0.77%提高了2.5個百分點,提升幅度超過了300%。而上海、北京和天津的2015年公民科學素質水平分別為18.71%、17.56%和12.00%,全國13個省、自治區的公民科學素質水平超過5%。海南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低于全國比例。
數據顯示海南2015年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達3.2%
該項抽樣調查結果表明,2015年海南省具備科學素質公民的比例達到了3.27%,超額完成了中國科協下達的1.61%的任務指標,比2010年的0.77%提高了2.5個百分點,提升幅度超過了300%,呈現出與海南經濟社會發展相匹的特征。
調查數據顯示,在《科學素質綱要》實施重點人群的分類中,城鎮勞動者的科學素質水平發展好于農民的科學素質水平。海南城鎮勞動者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了5.28%,農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為1.23%。
從年齡分類來看,海南18歲至39歲年齡段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為4.75%,40至54歲年齡段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降至1.74%,55至69歲年齡段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不足1%。值得注意的是,男性公民的科學素質水平明顯高于女性公民。海南男性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了4.73%,女性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為1.93%。
受教育程度是公民科學素質水平的決定性因素,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是具備科學素質公民產生的基礎,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具備科學素質公民的比例明顯提升。數據顯示,海南大學專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了18.26%,高中(中專、技校)文化程度的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為5.18%,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不足1%。
數據分析海南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低于全國
記者查閱中國科協發布第九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結果獲悉,2015年我國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達到6.20%,比2010年的3.27%提高了近90%,完成了“十二五”我國公民科學素質水平超過5%的目標任務。
同時,上海、北京和天津的公民科學素質水平分別為18.71%、17.56%和12.00%,位居全國前三位。全國13個省、自治區的公民科學素質水平超過5%。
調查顯示,中青年群體的科學素質水平較高,18~29歲和30~39歲年齡段公民的科學素質水平分別達到11.59%和7.16%。男性公民的科學素質水平達9.04%,高于女性公民的3.38%。
對比數據,海南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比例,比起位居前三的上海、北京和天津更是相去甚遠。
調查發現,利用電視獲取科技信息的公民比例為93.4%,比2010年(87.5%)略有增長,不過,這一速度遠不及公民通過互聯網獲取科技信息人群比例的增長速度。公民利用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獲取科技信息的比例達到53.4%,比2010年的26.6%提高了一倍多。而在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中,高達91.2%的公民通過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獲取科技信息。
這是中國科協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經國家統計局批準,調查范圍為我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記者調查市民對“科學素質”并不了解
科學素質是什么?有何用?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大部分受訪市民對“科學素質”一詞一知半解。“從字面上來理解就一知半解,我覺得還是缺少宣傳。”海口某國企職員曹先生認為,海口科普的氛圍并不濃。
“我從小在儋州長大,后來到海口讀本科。我小時候接觸的只有語文和數學,現在回憶起來,缺乏科普教育一是教育水平落后,體現在缺少科技教育的老師,還有缺少硬件教學設施設備。”趙勇是海口一家文化公司的文案員。其表示,現在家鄉儋州當地的農民仍然需要農業技術,但海南省有關專家出書之后缺乏合適的推廣途徑,這些技術很多不能真正傳授給農民;而這些書籍往往專業性很強,對于一般的受教育水平不高的農民來說,并非通俗易懂,也就存在理論和實踐的脫節。
海口秀英某小學教師陳老師說:“我覺得現在科普教育宣傳的材料趣味性還有待加強,對于孩子來說,需要更多地將生活中的科學原理用他們感興趣的方式來呈現,可能更容易接受一些。”
部門回應海南公民科學素質的提高需循序漸進
海南省科技協會普及部部長陳東霞表示,科學素質是創新的基礎。國民具備一定的科學素養,才能自主創新,否則,創新將無從談起。據陳東霞介紹,在科普方面,海南省科協的工作主要是采取大聯合的模式。如農業部門有針對農民種植技術的普及、科技部門有針對科學創新技術的辦法,教育部門有針對學生的科普方案,海南省科協科學素質辦公室有27個成員單位,18個市縣科協,是海南省開展科普工作的抓手。
據透露,海南省目前正在推進省科技館的建設。陳東霞表示,內地很多省份都有自己的科技館,但海南省的科技館暫時還沒有建成。“科技館里面有科學原理演示的陳列,也許很多時候,孩子對科學的愛好就是在科技館被觸發。為何海南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偏低?我想一方面是跟科普設施有關,另一方面,就是我們的科教基礎本身相對薄弱,這需要很多部門聯合努力,提高海南公民的科學素質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部門行動海南多部門聯合多舉措推進科普工作
1月9日,記者從海南省科協獲悉,為推進海南科普工作,2015年海南省科協開展以了“萬眾創新,擁抱智慧生活”為主題的“全國科普日”活動。
此外,海南省科協、省教育廳和省科技廳共同組織“科普圖片展暨青少年科學體驗”和“科普大集市場”兩大科普活動,開展“科普日”重點活動68項,參與活動人數20多萬人次。加強科普資源開發和科普信息化建設,增強了科普的趣味性和娛樂性,以循循善誘的方式講述科普知識;與中國反邪教協會合作,制作反邪教宣傳片,在海口和三亞兩地共700多臺公交車的多媒體平臺上連續播放6個月,提高公眾識別和防范邪教的能力等。
在對青少年群體的科普工作中,2015年,海南舉辦海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全省共有24支代表隊參加,共申報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356項、少兒科幻繪畫244幅、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50項。此外,海南還積極開展科技館進校園大型科技教育活動,全年共開展44場,接待師生12萬多人次;開展“科普體驗進課堂”活動,3000多名師生參與活動;開展周日科普體驗活動41場,舉辦假期科普培訓體驗班34場,受益青少年學生5000多人次;積極開展“大手拉小手科普報告海南行”活動,為10000多名中小學校師生舉辦前沿科普講座。
農村居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尤其偏低,據悉,海南在2015年組織實施“基層科普行動計劃”項目,共評出省級農村科普示范基地8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8個,科普示范社區8個,農村科普帶頭人5名等,獲獎補資金共計512萬元;全年共舉辦實用技術培訓65次,接受培訓的農民群眾達12000多人次;開展社區科普益民計劃培訓46次,參加人數2200多人次。
海南省科協相關負責人透露,這些取得成效的科普行動,2016年將繼續開展。
專家解讀海南公民科學素質與地方經濟發展水平有關
海口市相關經濟學專家表示,公眾科學素養關乎綜合國力和地方經濟發展水平。在科學技術正日益深刻影響我們生活的今天,一個人的科學素養的高低,絕不是無關緊要的,已經開始影響到一個現代社會中的人的生活質量,同時也在不斷影響和改變國民的價值觀和對許多問題的看法。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今后需要有效地借鑒科學技術知識才能得以解決的公共政策問題越來越多,科學技術決策的民主化進程與公眾科學素養水平的提高的進度具有密切的相關性。“政府需要加強投入,在人力、物力上下功夫。”該專家說。
?
?
?
相關鏈接:
調查顯示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大幅提高 滬京津居前三?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