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現場。
海口網1月13日消息(記者林明洋)自大型國學系列公益講座“三進”活動開展以來,在海口市引起熱烈反響。來自海南省國學教育協會、海南大學、海南師范大學的國學專家進學校、進鄉鎮、進社區,得到廣大師生、家庭以及市民的廣泛認可,為提升海南國際旅游島文化軟實力做出了貢獻。
為了適應社會發展最迫切的實利需求,大學不斷向職業化和市場化方向遷轉,高等教育幾近變成職業教育,在某種意義上,大學的品質已名存實亡。不獨中國如此,發達歐美國家亦然。西方近半個世紀以來,中國近十年來,關注教育的有識之士都覺察到了這一讓大學毀滅的趨勢,并積極采取補救措施:在大學中建立以“通識教育”為主體的人文教育計劃,以扭轉、補救現代大學實利化所導致的品質空虛。具體做法即,從以往只注重“專業教育”轉向“以通識教育為基礎的專業發展”模式,通過帶領學生研讀中西古傳經典,為學子們贏獲反省現代生活的古典目光與思想資源。那么,這種古典的“教養教育”對身處高考壓力下的中學生又意味著什么呢?日前,大型國學系列公益講座“三進”活動特邀海南大學社科中心賈冬陽博士走進海師附中、海口一中。賈老師從中學生普遍感興趣的兩個話題切入,通過扎扎實實的閱讀示范,讓同學們真切感受到經典的魅力,同時明白了古傳經典與現實生活實實在在的關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