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4點到崗,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整周無休,這是大學生環衛工姜長志3年多來的工作常態。
姜長志是2012年年底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面向全國招聘的448名事業編制大學生環衛工中的一員。3年多來,大學生環衛工們大多通過借調等途徑離開了崗位,以姜長志所在的哈爾濱道里區清掃大隊為例,當初100人的大學生環衛工隊伍已經縮減到10人左右。
選擇留下來的姜長志說,盡管他也有過焦慮,但“踏踏實實干好每一份工作的敬業精神總是要有的”。
從家務都沒干過的大學生到掃大街的環衛工,從一名保潔員到管理5個小組、50余人的道里區清潔大隊四中隊分隊長,剛剛27歲的姜長志在同事的眼中是踏實和敬業的。
姜長志所負責的街道屬于二、三類街路,這類街道有“兩大難點、三大特點”:即商鋪多,攤位多,停車位多,垃圾量大(特別是廚余垃圾)、清理難度大。他就給自己加壓,攻堅那段時間,他每天出三班,從早4點工作到晚5點,8個月間,沒給自己放過一天假,每天巡查所管街路,做到問題及時發現,困難及時解決。他每天要巡查街路4遍以上,處理問題20余個。
每當下雪,環衛工人們就得在凌晨3點前趕到負責片區,可當工人到了現場時,總能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分隊長姜長志。他每次都是在凌晨兩點之前到達片區,對整個清掃區域來一個總體巡視,哪里需要增加人手,哪里容易出現意外狀況,做到心中有數,想出合理的解決方案。等到工人們來到現場,他再細致地給每個小組長分配任務。當開始清雪的時候姜長志也是帶頭干,在重點區域和工人們一同掄鍬鏟雪。
2015年2月21日,正月初三。當人們都在喜慶新年、合家團圓之時,一場超過50個小時的暴雪,打破了環衛人的團圓夢。為了快速、高效地完成清冰雪任務,姜長志3天2夜連續奮戰,工人們都對他說:“小伙子悠著點干,多穿點,這么冷別凍壞了!”他笑著說:“沒事兒,穿多了干活不方便,再說我火力旺,抗凍!”
2015年12月,姜長志在率先完成本段清理任務后前往支援陽明街清雪任務時,不慎從電瓶車上摔落,造成小腿軟組織挫傷,但他只休息了1天,又重返工作崗位。
姜長志說,他已經連續3年除夕是在街道上聽的新年鐘聲了。因為環衛工的工作要求早出晚歸,他每年只有六七天能跟住在郊區的父母相聚。與女朋友談戀愛的一年多時間里,他們也僅去看過一次電影。
2013年,大學生環衛工成為哈爾濱市共青團員中一個耀眼的群體,哈爾濱市城管局要推薦其中一名大學生環衛工去參加共青團哈爾濱市第二十一次代表大會,進入預選程序的其他人為了爭取這一機會,都精神飽滿侃侃而談,而姜長志卻在匯報時忍不住打了一個哈欠。那段時間姜長志所在片區正在衛生攻堅,他連續熬夜。而正是這一個哈欠才讓遴選者選定了踏實、樸實的姜長志。在那次會議上,他當選為團哈爾濱市第二十一屆委員會委員。
姜長志的踏實也使他能夠與其他環衛工們打成一片,并得到他們的認可。
姜長志所在分隊的環衛工平均年齡在60歲上下。姜長志說,這些環衛工比我父母年紀都大,如何與他們相處、取得他們的信任,成為他一開始就很頭疼的問題。后來,他總結的經驗就是真情相待。
河曲街環衛工孫長山家里經濟十分困難,在2015年年末的清掃工作中,手推車不慎把其腳砸傷,姜長志第一時間把孫長山送到醫院,還墊付了醫藥費。在孫長山重返工作崗位后,他還經常到孫長山的清掃路段,幫助其一道清掃。姜長志的真誠打動了孫長山,孫長山為此常說:“小姜就像是自己的親人,不好好干,覺得心里挺過意不去的。”
姜長志對于環衛工作的未來也有自己的憧憬。機械設計專業畢業的他期盼環衛工作的機械化能夠走得更快一些,這樣也可以發揮他的專業特長,但眼下的現實是這項工作還是以人力為主。看到身邊的大學生環衛工同事們一個個調走,他有時也焦慮,但他說,踏踏實實地干好本職工作,是他的信念。李睿哲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呂博雄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