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杜富海花二十幾萬新蓋了一棟房子,做“農家樂”,正在裝修。站在桃園的田埂上,他的言語中充滿了期待:“桃子上市時就能派上用場,采桃的游客就不用再為吃飯發愁了。”“我的收入是靠種田得來的”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蘇篇】一片桃園“三重收益”,“小目標”即將實現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7-03-30 22:56

      杜富海花二十幾萬新蓋了一棟房子,做“農家樂”,正在裝修。站在桃園的田埂上,他的言語中充滿了期待:“桃子上市時就能派上用場,采桃的游客就不用再為吃飯發愁了。”“我的收入是靠種田得來的”

      三四月開花,五六月結果。這是大自然與勤勞桃農的約定。這份約定不止“三生三世”,而是地久天長。

      一朵,兩朵,三四朵……桃花正次第開放,雖然今年桃花比去年晚開了幾天,但對杜富海來說卻是個好消息。一方面,他有足夠的時間把自己種的有機草莓賣完;另一方面,還給他騰出時間“把想做的事做完”。

      杜富海想做什么事呢?他指了指桃園里的一棟房子。“這是花二十幾萬新蓋的‘農家樂’,正在裝修,桃子上市時就能派上用場,到時候采桃的游客就不用再為吃飯發愁了。”

      “農家樂”是杜富海心中期望的“經濟增長點”,也是桃園的“第三次收益”。杜富海解釋道——

      第一次收益當然是桃子本身。“40畝桃園,從大分類上來說有油桃和水蜜桃,水蜜桃又有千代姬、白鳳、拂曉和良元4個品種,全是有機種植。一般5月底上市,9月退市,總產量2.5萬公斤左右,每公斤16元的價格已經堅持十幾年了,一季桃子總收入超過40萬元。”

      第二次收益來自林下經濟。杜富海指著已長了很高的草說:“這可不是雜草,是我們特意種的黑麥草。”黑麥草當然不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但它是500多只鵝與1000多只雞的“口糧”。草雞、老鵝、草雞蛋,一年又能帶來近10萬元的毛收入。

      現在,桃園能夠帶來50萬左右的收入,而種的10畝高架有機草莓一年還有30萬左右的收入。杜富海的“小目標”是年收入超過百萬,農家樂是他實現夢想的重要支撐。

      杜富海與父母同住,一家6口,無論總量還是人均,收入水平已經在戴莊名列前茅。但他的自豪感比別的農民更為強烈。因為——“我的收入不是打工、辦廠掙來的,而是靠種田得來的,靠的是產業一條龍!”

      而這,恰恰是他的師傅——趙亞夫多年的夢想。

      屢敗屢試仍然堅持“綠色生產”?

      杜富海是位“80后”新型農民,對農業和農村有著深厚的感情。他棄工從農、以農致富,是著名農業專家趙亞夫的弟子。

      趙亞夫弟子眾多,但杜富海不可替代。

      上周四我們采訪時,年過古稀的趙老特意陪同到場,而且“執意”要讓記者看看杜富海的草莓大棚。大棚里,草莓像花盆一樣種在架子上,這就是趙亞夫推廣的高架種植法。“草莓在半空,人就不用彎腰打理了,勞動強度會下降很多,而且果子不接觸土壤也更干凈。”

      “這里還有故事呢!”趙亞夫的話起了個頭,笑著望向了杜富海。心領神會的杜富海講起了自己種草莓的故事。

      “2012年,在趙主任的鼓勵下,我開始嘗試種植有機草莓。”杜富海說,“草莓很嬌氣,容易生病。而有機種植不能打農藥,風險很大。”果然,第一年下來,“90%的苗都病死了,顆粒無收”。

      “第一年不成功,有思想準備,也沒灰心。”但讓杜富海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年、第三年仍然不成功。“還沒到掛果時,苗子就開始枯萎、病死。”“這時候,有鄰居勸我偷偷打點農藥,好歹也能收點果子,減少損失。”但杜富海守住了“底線”,他說:“我是趙主任的徒弟,不能不聽趙主任的話,一定要堅持綠色生產。”

      第四年,失敗還是如期而至。“這個時候我也動搖了。我給老婆說,沒臉見趙主任,干脆出去打工算了。”最后,還是趙亞夫一番鼓勵的話留下了他。

      屢敗屢試,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五季草莓生長過程中,雖然也有病蟲害,但畢竟控制住了。今年春節前開始掛果,現在仍在盛產期。“由于是有機種植,每公斤40元的價格還是供不應求。婦女節那天,一下子來了100多人,草莓都被采空了。”

      采訪中,杜富海的電話不斷響起:有人預約賞桃花、采草莓……

      看著杜富海忙碌地接電話,一旁的趙老微微抿著嘴,眼里透著慈祥,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趕上了種田的“好時代”?

      年收入接近百萬,家里新蓋一處房子,新添置了一輛二十幾萬的小轎車,在同村人的眼里,杜富海是個成功的“80后”。

      能夠成為別人眼中的成功人士,杜富海覺得除了自身努力,主要還是趕上了種田的“好時代”。

      “種田最怕沒技術。我卻遇到了鎮江最好的農業專家趙亞夫,在他的帶領下,戴莊名氣越來越大,個人也跟著受益。”杜富海還說,老百姓日子普遍紅火起來,對農產品的要求也高了,樂意花高價買放心的農產品。我們種的有機大米、有機水蜜桃、有機草莓才能賣上好價錢。

      當然,杜富海說的“好時代”還包括互聯網。他打開微信,里面有六七個微商,就是這六七個微商,幫他能銷掉了80%的桃子和近一半的草莓。“看,這個微信名叫‘歡爺’的人,去年幫我賣了近千斤水蜜挑;還有這個叫‘夏朵’的人,在南京開了個服裝店,每年都要七八十箱水蜜桃送給客戶。”杜富海邊翻看微信邊感嘆:以前農民創業真難,既要種得好,還要能銷售。現在有了“互聯網+”,只要你種出來的東西好,他們會找上門,而且年年來,很穩定。

      “老聽別人說‘互聯網+’,現在才真知道它的好處了。你看,我連他們的真名都不知道,很多時候他們從網上付賬,我找物流發貨,連面都不用見。”

      互聯網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解放了農民。用杜富海的話說,你只管把東西種好,種到全村全鎮全縣最好,乃至全市全省最好。當然還要誠信,不能摻假,不能缺斤少兩。“銷售的事,互聯網就幫你擺平了。”

      綠色產品+互聯網,是杜家農產品銷售不愁的兩大原因,其中,最核心的還是綠色。“互聯網上賣的東西多了去了,人家為啥非要來‘+’你,當然是你的東西有特色、質量好,人家吃了還樂意再吃。”杜富海坦言沒有研究過“一號文件”,但他對綠色生產方式有著自己的獨到理解。

      不僅僅杜富海鐘情于綠色種植。如今,綠色生產、有機栽培,已經成為戴莊的名片。

      鎮江市勞模、戴莊村黨總支書記李家斌自豪地說,堅持10多年的有機種植,戴莊這個昔日落后的小山村已經變成了“白富美”。“我們有4000多畝土地連續8年沒有使用化肥,土壤有機質每年增加5%,指標絕對值超過了2,是鎮江地區有機質含量最高區域之一。”去年,南京師范大學生命工程學院在戴莊做了一項生態測試:戴莊稻田間已有127個生物物種,且80%都為益蟲,形成了閉合的食物鏈;而鄰村不搞有機種植,稻田中的物種只有二十幾個,且多為害蟲。

      “有機種植這條路走對了。”李家斌說,一方面,環境得到了修復,青山綠黛、白鷺齊飛,戴莊處處是美景;另一方面,群眾富裕水平大幅提升,截至去年,戴莊農民人均純收入已經超過2.3萬元,在句容排名靠前,早已甩掉了貧困帽子。

      習近平總書記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來到杜富海的桃園,走進戴莊的田間地頭,我們就能真切感受到這句話的生動實踐。

    ?

    相關鏈接:

    【治國理政新實踐·四川篇】四川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打贏脫貧攻堅戰”
    [治國理政新實踐重慶篇]重慶南川土地治理:讓荒地廢地煥發新生
    【治國理政新實踐·四川篇】四川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算好生態帳
    【治國理政新實踐·貴州篇】搭建創新平臺 貴州筑巢引鳳助力人才發展

    ?

    相關鏈接:
    【治國理政新實踐·四川篇】四川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算好生態帳
    【治國理政新實踐·貴州篇】搭建創新平臺 貴州筑巢引鳳助力人才發展
    [治國理政新實踐重慶篇]重慶南川土地治理:讓荒地廢地煥發新生
    【治國理政新實踐·四川篇】四川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打贏脫貧攻堅戰”
    [來源:鎮江日報] [作者:王鵬程] [編輯:陳曉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