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邁讓美麗鄉村建設成惠民抓手
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引進社會資金投入 進行差異化打造
“103歲的老人還能騎自行車,這種奇景我在澄邁見到了。”今天,在澄邁縣老城鎮羅驛村,參加全國黨報社長總編輯澄邁大型采訪活動的中國報業協會秘書長胡懷福很感慨。
從一個外人罕至的偏僻小村,到年接待游客數萬人的歷史文化名村,羅驛的美麗蝶變,始于2013年。
多年來,澄邁憑借優越的自然環境先后斬獲了“世界長壽之鄉”“世界富硒福地”“中國綠色名縣”“中國最佳休閑旅游縣”“十大文化特色旅游名縣”等多項國家級殊榮。2013年3月22日,澄邁縣啟動美麗鄉村建設工作,著力打造3條美麗鄉村帶,即“福山橋頭帶”“永發美亭帶”和“老城羅驛美文帶”。古村羅驛就在美麗鄉村建設的春風中舒展出新的活力。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澄邁因地制宜,根據各鎮不同的優勢和特點進行差異化發展打造。對于交通便捷、在鄉村旅游帶上、適合發展旅游的村莊,優先發展特色家庭農場、鄉村民宿型農家樂等;對于土地面積大的村莊,通過引導村民以土地的形式入股,引進龍頭企業、合作社等進駐,發展特色熱帶高效農業。
福山鎮侯臣村位于西線高速旁,利用“福山橋頭帶”美麗鄉村建設契機,澄邁采取黨委政府引導、企業投資、村民入股共建的模式,將原本舊村莊閑置的房屋和宅基地進行開發改造,建成集商鋪、家庭旅館、茶坊、農產品展銷等休閑娛樂購物為一體的特色民居。這被省內外媒體稱為“侯臣模式”的成功典范,不僅實現了社會資金的大量投入,投資企業獲得商業收益,當地村民的錢袋子也漸漸鼓了起來。
據了解,近年來,澄邁不斷加大對美麗鄉村建設的資金投入,通過爭取中央、省級美麗鄉村建設資金,調劑地方政府財政資金和申請地債資金等多渠道籌措資金,2016年投入美麗鄉村建設資金2.7億元建設19個行政村,2017年計劃投入美麗鄉村建設資金4.8億元建設30個行政村。
目前,澄邁縣共有15個傳統村落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還有6個村莊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作為中國傳統村落之一的羅驛村是海南歷史文化古村,村內文物古跡眾多,至今還保存古石屋民房120多間,其中李氏宗祠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如何充分展現傳統村落的特色?澄邁縣制定了羅驛村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實施方案和羅驛村控制性規劃,計劃今年投入1000萬元開展拯救羅驛村老屋行動,主要用于修復羅驛村內文物保護單位和村民民居。
4年多來,澄邁以長壽、火山巖古村落等元素為文化特色推進的美麗鄉村建設,已成為全域旅游、特色產業惠農、養生居家的重要抓手,全縣年接待游客人數也從數十萬攀升至500余萬人次。
澄邁縣委書記楊思濤表示,澄邁將進一步修改完善火山巖古村落保護發展規劃,突出特色,將建設美麗鄉村與全域旅游和特色農業結合發展。楊思濤說,火山巖古村落是澄邁的特色,澄邁將按照省黨代會報告提出的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宜養的美麗家園建設新要求,對火山巖古村落規劃進行修改;同時結合澄邁的長壽文化,融入長壽老人的生活習慣、菜譜,長壽村莊的尊老愛老文化教育等等,爭取今年內將澄邁23個火山巖古村落全面打造成為美麗鄉村,并對外開放,帶動全域旅游發展,促進農產品銷售,農民增收,讓農民不離土地不離家鄉就能增加收入。
短評
美麗鄉村建設是個系統抓手
一個偏僻的村莊為何搖身一變成為旅游熱點?澄邁縣羅驛村這種美麗蝶變值得思索。
從字面上看,美麗鄉村建設就是要讓鄉村變美,但它又不僅僅止于此,實際上,它是一個系統抓手,還要和全域旅游、脫貧攻堅、強農富民、“五網”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結合起來,和文明生態建設結合起來,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結合起來,統籌推進,讓美麗鄉村不但外在美,里子同樣美。澄邁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把美麗鄉村作為宜居宜業宜游宜養的美麗家園來建設,加強領導,把美麗鄉村連成片作為“鄉村帶”來整體打造,發展特色產業、推進全域旅游,同時創新體制機制,通過引進企業投資,引導村民入股等方式,引來資金活水,建成一個又一個美麗村莊,為澄邁年接待游客量大幅攀升提供了很大的貢獻率。
當前,我們正在加快建設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生態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而作為“美麗海南百千工程”重要一環的美麗鄉村建設正是美好新海南建設的一個縮影。美麗鄉村建設,需要微觀著手,更需要宏觀著眼。
?
?
相關鏈接:
海口黨代表:改善工作生活條件 留住優秀鄉村教師?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