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力落實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著力提升供給體系質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供給結構對需求結構的適應性有所增強。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 轉型升級步伐加快——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之十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7-07-14 23:59

      

      

      投資結構持續優化,發展后勁不斷增強。投資在穩增長、調結構、增后勁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符合未來發展方向的先進優質產能不斷擴大。2013-2016年,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年均增長14.8%,快于同期工業投資增速2.4個百分點;2016年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為10%,比2012年提高1.3個百分點。高耗能行業投資增速明顯放緩。2013-2016年,高耗能制造業投資年均增長7.9%,低于同期工業投資4.5個百分點;2016年占工業投資比重為19.2%,比2012年下降3.8個百分點。基礎設施薄弱環節特別是民生相關領域投資快速增長。2013-2016年,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投資年均增長29.7%,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年均增長24.6%;教育領域投資年均增長19.2%。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穩步推進。2013-2015年,全國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計新開工2189萬套,基本建成1827萬套,對改善中低收入人群居住條件發揮了積極作用。民間投資活力不斷增強。我國不斷深化電力、電信、交通、石油、天然氣等領域改革,放開市場準入,激發市場活力,促進了民間投資較快增長。2013-2016年,民間投資年均增長16%,增速比全部投資高1.2個百分點。

      

      外貿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雙向投資新格局逐步形成。面對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格局的深刻變化,黨中央、國務院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大力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推進自由貿易區建設,對外貿易和投資結構不斷優化。貨物貿易由“大進大出”向“優進優出”轉變。2012-2016年,一般貿易進出口占比逐年擴大,從52.0%提升至55.1%。服務貿易成為新的增長點。2016年,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6575億美元,比2012年增長36.7%。服務貿易占對外貿易總額(貨物和服務進出口之和)的比重不斷提升,由2012年的11.1%提升至2016年的15.1%。“引進來”與“走出去”呈現新特點。2013-2016年,服務業利用外資年均增長10.2%。2016年,服務業實際利用外資占比達到70.4%,比2012年提高16.5個百分點,投向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金融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高附加值行業領域的外資明顯增多。對外直接投資區域更加廣泛,行業更加多元,投資遍布全球188個國家(地區)。行業覆蓋全部國民經濟行業門類,其中2013-2016年,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制造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對外投資年均分別增長101.3%、37.6%和35.2%。

      

      四、新型城鎮化穩步推進,城鎮化質量不斷提升,城鄉發展協調性增強

    ?

      黨的十八大以來,從聚焦“走出一條新路”到明確城市發展“路線圖”,從解決“三個1億人”到新型城鎮化試點,一幅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優化布局、生態文明、文化傳承的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宏偉藍圖逐步繪就,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步伐不斷加快,城鄉統籌發展新格局逐步形成。

      

      城鎮吸納就業大幅增加,發展質量不斷提升。新型城鎮化快速發展,產業發展向城市集中,大大增強了城鎮吸納就業的能力。2016年末,城鎮就業人員41428萬人,比2012年末增加4326萬人,年均增加1082萬人,占全國就業人員的比重為53.4%,比2012年末提高5個百分點。隨著戶籍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居住證制度全面推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步伐加快,“人的城鎮化”取得新進展。2016年,全國人戶分離的人口2.92億人,比上年減少0.02億人。2015年、2016年全國流動人口分別為2.47、2.45億人,分別比上年減少0.06、0.02億人。

      

      城鎮網絡體系不斷完善,發展水平持續提高。2016年末,我國城市數量達到657個,建制鎮數量達到20883個。初步形成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特大城市為龍頭,以省會城市和地級市等大型城市為主體,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為補充,以廣大鄉鎮為底基的多層次、廣覆蓋的城鎮網絡體系。城鎮常住人口由2012年的71182萬人增加到2016年的79298萬人,年均增加2029萬人。2016年末,全國城鎮化率達到57.35%,比2012年末提高4.78個百分點。

      

      

      城鄉差距明顯縮小,發展協調性增強。農民居住條件進一步改善。2016年全國城鎮、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分別比2012年增長11.1%、23.3%,年均增長2.7%、5.4%。城鎮地區通公路、通電、通電話、通有限電視已接近全覆蓋,農村地區“四通”覆蓋面不斷擴大。2016年農村地區有99.7%的戶所在自然村均已通公路、通電、通電話,分別比2013年提高1.4、0.5和1.1個百分點;有97.1%的戶所在自然村已通有線電視,比2013年提高7.9個百分點。農民求醫就學更加便利。2016年,農村地區有87.4%的戶所在自然村有衛生站,比2013年提高5.8個百分點;有84.6%的戶所在自然村可以便利地上小學,比2013年提高3.8個百分點。

      

      五、三大戰略深入實施,四大板塊良性互動,新的增長極蓄勢崛起

    ?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從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出發,大力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統籌推進東、中、西部、東北四大板塊發展,加大基礎設施、生態環保等建設力度,新的經濟增長極、增長帶逐步形成,區域發展格局不斷優化重塑。

      

      三大戰略有力實施,協同疊加效應明顯。“一帶一路”建設實施順利,開啟了我國與沿線國家經貿投資合作新空間。從絲路基金到亞投行,從中巴經濟走廊到渝新歐大動脈,從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建設到印尼雅萬高鐵項目,一大批惠及長遠的重大項目相繼開工,一系列互利合作項目陸續啟動。2014-2016年,我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總額超過3萬億美元,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累計超過500億美元。我國企業已經在20多個國家建設56個經貿合作區,為相關國家創造近11億美元稅收和18萬個就業崗位。2016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直接投資新設立企業2905家,比上年增長34.1%,對華直接投資金額71億美元。2016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簽合同額1260億美元,占同期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的51.6%,完成營業額760億美元,占同期總額的47.7%,“中國制造”、“中國建造”、“中國服務”受到越來越多沿線國家的歡迎。京津冀協同發展碩果累累,京張、大張、京濱、京唐等鐵路建設重大工程進展順利,交通一體化成效顯著;以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為重點,區域聯防聯控,共同改善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朝著北京打造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天津打造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和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河北建設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的方向邁進,產業版圖悄然重構;雄安新區正式設立,為京津冀發展增添新動力。2016年,京津冀地區生產總值合計74613億元,占全國的9.7%。長江經濟帶以省際協商合作為重點,加快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合作步入新階段,初步形成長三角、長江中游和成渝三大城市群。2016年,長江經濟帶地區生產總值超過33萬億元,占全國比重為43.1%。

      

      四大板塊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步伐穩健。制定實施西部大開發“十三五”規劃,出臺促進中部崛起的十年規劃,實施新一輪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支持東部地區在體制創新、陸海統籌等方面率先突破,區域發展布局持續優化。2013-2016年,中部和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分別增長8.6%和9.1%,分別快于全國1.4和1.9個百分點;中部和西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年均增長18.5%和17.3%,分別比東部地區快3.3、2.1個百分點。2016年中、西部地區投資占全國比重分別為26.3%和25.8%,比2012年提高3.4、2.1個百分點。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部分省市對口合作機制建立,新一輪東北振興蓄勢待發。

      

      六、收入分配結構得到優化,脫貧攻堅力度顯著加大,富民惠民成效彰顯

    ?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堅持初次分配效率優先,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合理調整政府、企業與居民的收入分配關系,積極拓寬農村居民增收渠道,加大扶貧攻堅力度,不斷縮小城鄉、地區、貧富差距,民生保障不斷加強,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全民共享。

      

      國民收入分配結構改善,居民收入份額上升。隨著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不斷完善,居民收入與經濟同步增長,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提高。2016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2012年增加7311元,年均實際增長7.4%,快于同期6.6%的人均GDP增速。2014年,全國居民可支配收入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60.7%,比2012年提高1.3個百分點;企業可支配收入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20.5%,下降0.9個百分點;政府可支配收入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18.9%,下降0.2個百分點。2016年,政府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21.4%,比2012年下降0.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9.2%,下降2.3個百分點。

      

      脫貧攻堅成效明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行之有效的脫貧攻堅責任體系、政策體系和投入體系逐步建立,農村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加快。全國農村貧困人口由2012年的9899萬人減少至2016年的4335萬人,累計減少5564萬人,每年減少超過1000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末的10.2%下降到2016年末的4.5%。貧困地區農民收入與全國農民平均收入差距不斷縮小。2013-2016年,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10.7%,快于全國農村居民收入增速2.7個百分點。強農惠農政策不斷完善,農村居民收入增長明顯快于城鎮居民,城鄉收入倍差縮小。2013-2016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8.0%,快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5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倍差從2012年的2.88降至2016年的2.72。

      

      

      民生保障力度加大,地區貧富差距縮小。社會保障制度不斷完善,地區間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提高,受惠群體不斷擴大。2016年末,全國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人數分別達到8.9、7.4、1.8、2.2和1.8億人,社會保險覆蓋范圍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群眾享有基本生活保障。民生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區域發展均衡性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增加,促進了地區、貧富差距縮小。2016年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居民人均收入之比為1.67(西部地區居民收入=1),中部地區與西部地區居民人均收入之比為1.09,東北地區與西部地區居民人均收入之比為1.21,相對差距分別比2012年縮小0.06、0.02、0.08。2016年,全國居民中,高收入戶與低收入戶的相對倍差為10.7,比2013年下降0.1;基尼系數為0.465,比2012年下降0.009。

      

      綜合來看,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上下面對國際國內矛盾凸顯、風險隱患交匯疊加的復雜局面,迎難而上,砥礪奮進,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治本之策,著力培育新動能、優化產業結構、改善需求結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城鎮化、完善收入分配,經濟結構調整升級不斷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取得重大突破,成績來之不易,積累的經驗彌足珍貴。展望未來,機遇與挑戰并存,希望與困難同在,推進結構優化、轉型發展依然任重而道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仍需加倍努力。下階段,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這個大邏輯,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在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征程上,搏擊風浪,揚帆遠航!

      

      (國家統計局綜合司)

    ?

    ?

    相關鏈接:

    改革創新強引擎 迸發中國經濟持續向好新活力_評論頻道_未來網
    反思太子奶事件,須防經濟糾紛當犯罪
    中國經濟向好勢頭不減 需重視部分領域風險隱患
    長期向好趨勢不變——從“穩”字看中國經濟年中基本面
    2016年國際郵輪旅客增長79%?成水運經濟新增長點

      

    相關鏈接:
    2016年國際郵輪旅客增長79% 成水運經濟新增長點
    長期向好趨勢不變——從“穩”字看中國經濟年中基本面
    中國經濟向好勢頭不減 需重視部分領域風險隱患
    反思太子奶事件,須防經濟糾紛當犯罪
    改革創新強引擎 迸發中國經濟持續向好新活力_評論頻道_未來網
    [來源:國家統計局] [作者:] [編輯:余冰月]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