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藍天麗日、閑云悠悠,根須盤虬交錯的百年榕樹處,10多名村民或坐石桌石墩處論事聊天,或躺臥網床上休憩小寐;幾個不知疲倦的孩童,在幾米開外健身場滿心歡喜地玩耍,似乎不耗盡體內最后一絲精力,絕不肯消停下來。
       
     您當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原創>

    墨士傾力彰顯人文情懷 書生盡心托起鄉村夢想 ——青年編輯王益友駐村掛職擔任第一書記的扶貧歷程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7-07-18 17:42

    王益友在查看試種的山蘭稻。

      藍天麗日、閑云悠悠,根須盤虬交錯的百年榕樹處,10多名村民或坐石桌石墩處論事聊天,或躺臥網床上休憩小寐;幾個不知疲倦的孩童,在幾米開外健身場滿心歡喜地玩耍,似乎不耗盡體內最后一絲精力,絕不肯消停下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太太,似乎也被這群精力旺盛的孩童激發起活力,圪蹴在健身器材上擺弄起腿腳來……

      7月中旬的中午,海南屯昌縣南呂鎮郭石村呈現出這樣一幅美麗動人的場景。讓人料想不到的是,半年前,這處大榕樹間還拴養著多頭水牛,糞臭濃烈、垃圾遍布、蒼蠅麇集、滿目狼籍,惡劣的環境熏得村民不愿在這枝繁葉茂、景色秀美處佇倚駐足。“海南出版社派駐我們村掛職擔任第一書記的王益友,幫助我們改變了村里的面貌。”30多歲的村婦陳麗,解釋村里發生物換星移變化的原由。

      同眾多鄉村婦女一樣,與外界接觸頗少的陳麗,有些靦腆而不習慣與陌生人說話,但當提到對王益友的看法時,她卻連連用了幾個“好”字來表達真情實感。陳麗說,王書記給村子孩子買課本、書包,經常幫助、慰問老人,照顧、幫扶殘疾人,他還不怕臟不怕累,親自動手撿拾村子里臟臭的垃圾等。

    王益友在向村里的老太太征求意見。

      真抓實干感動村民

      陳麗的說法與眾村民不謀而合。村民們說,王益友掛職駐村后,挨家逐戶了解情況,耐心細致地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動員大家把大榕樹下的牛圈遷走,把垃圾清理掉,又想法為村里建起了文化休閑活動廣場,安裝了健身器材。“以前這些東西我們只在電視里看到過,沒想到村子里也能像城里人一樣,用這些東西鍛煉身體。”村民們喜滋滋地說。

      王益友帶給村子里的好處,60歲的陳瑞凱記著一清二楚。陳瑞凱說,王益友來村委會掛職之初,大家認為他一個書生,不過是下來裝裝樣子,呆上一陣就會回去提拔升官,不相信他會干實事。后來看到王益友真心實意為村民做那么多好事、實事,幫助村里解決了實際問題,這才改變了大家對他的看法,知道王書記是個好人。

      王益友說,他剛到村里時,村民確實對他不冷不熱,明顯感覺缺乏信任,他承受著壓力和不解,默默做事,最終贏得了村民的信任。

      提起王益友為村里做的好事,陳瑞凱滔滔不絕:為鄭圣樹、盧業進、林志蘭等殘疾村民購置電動輪椅車;帶耳聾的陳家核帶到海口醫院檢查并配了助聽器;60歲老太太黃才花的丈夫和兒子打架入獄,帶著倆年幼孫子,外出種地時她只好把倆孫子關鎖屋子里,王益友看到后忍不住流淚,馬上掏出身上的1200多元給了黃才花,又經常看望黃才花,為他們家送大米、食油、被子等;22歲的鄭元彬得了重病,從海口請來醫生看病并掏錢抓藥;出資數萬元為村里修復路燈。“王書記這人實在太好了,他說話做事都很實在。”陳瑞凱評價道。

    王益友在給村里孩子上課。

      村委聯名手書感謝信

      郭石村委會成員聯名手書了一封長達13頁的感謝信,表達對海南出版社和王益友的感激之情。信中說,海南出版社派王益友掛職擔任村委會第一書記之初,他們認為派個文弱書生下來不過是走形式,對此頗有看法。王益友在村里大榕樹處打掃衛生,村民譏諷他是“衛生書記”。哪知王益友微微一笑,不斷用行動來為村里做實事,現在村民已養成自覺打掃衛生的良好習慣。

      感謝信中列舉了王益友聯系出版社,為郭石村小學和學生捐贈書柜、圖書,書包、文具、太陽帽等,出資為建設文化休閑活動廣場,安裝健身器材,為高齡老人、困難群眾捐贈暖心物資,進村舉辦第九屆“點燃閱讀星火,共建書香海南”系列活動,開導輟學孤兒盧傳標重返校園,擬定《郭石村委會村民公約》等事例。“村里環境美了,面貌新了,人心暖了。”感謝信中這樣寫道。

      文人墨士托起鄉村夢想

      戴幅近視眼鏡、身體孱弱的王益友,每天騎著電動車奔波在崎嶇村道上走家串戶。他說,開展扶貧工作,出版社和他沒有雄厚資金和大的投資項目,但作為一名知識分子,可以憑借一己之長,向村民們傳播文明,傳播文化。他到郭石村先抓黨建工作,將“兩委”每周例會常態化,創建了郭石村黨政微信平臺,把黨員、干部和群眾代表集中在微信群里,通過上黨課,開展“兩學一做”、緬懷先烈、重溫入黨誓詞等活動,發揮黨員、干部的帶頭作用,密切村干部與村民之間的聯系。

      王益友是海南出版社的一名青年編輯,從他去年9月被派駐下村掛職,就將村委會會議室設置為“小課堂”,每周二到周四晚上為孩子們義務上課。海南出版社也特意邀請省里教學專家,4次進村上示范課,屯昌縣城和其他學校的老師紛紛趕去聽課,影響非凡。

      王益友說,出版社的領導、同仁對郭石村的扶貧工作非常重視,半年多時間,王景霞社長和其他領導、同事20多次進村開展幫扶工作,出資建設文化休閑活動廣場、修復路燈和從海口請醫學專家為村民看病等,王景霞等領導都親力親為。“出版社集體的幫扶力量,才使我能贏得村民的信任和認可。”

      目前王益友正在缺少雨水、靠天吃飯的郭石村試種山蘭稻,他想通過各種努力為村民尋找到增收途徑。作為一己書生的王益友和他所在的海南出版社,用知識分子的人文情懷和博愛之心,幫扶著偏遠的郭石村從觀念脫貧起步。相信通過不懈努力,脫貧致富的夢想定將在這個偏遠鄉村變成現實。

      記者李云川 周琪 攝影報道

      (海口網7月18日訊)

     

    相關鏈接:

    【砥礪奮進的五年·駐村蹲點看脫貧】用心用情訪扶貧
    村里修了條更寬的路(砥礪奮進的五年·駐村蹲點話脫貧)
    日子開始甜起來(砥礪奮進的五年·駐村蹲點話脫貧)
    一位駐村書記眼中的集體經濟收入

     

    相關鏈接:
    一位駐村書記眼中的集體經濟收入
    日子開始甜起來(砥礪奮進的五年·駐村蹲點話脫貧)
    村里修了條更寬的路(砥礪奮進的五年·駐村蹲點話脫貧)
    【砥礪奮進的五年·駐村蹲點看脫貧】用心用情訪扶貧
    [來源:海口網] [作者:李云川 周琪] [編輯:馮韋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