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北京協和醫院醫生正在與咨詢就診群眾進行問診。裴蕾 攝??
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推進多個競爭性領域和環節的價格改革,能源、醫療、農業是改革的重點領域。《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目前這些領域的改革已經取得可圈可點的進展,未來相關改革還將繼續深入,目標是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
進展 能源領域已取得重大突破
競爭性領域和環節的價格改革,市場討論最多的首先是電力、石油和天然氣等能源領域的進展。
今年5月份,醞釀兩年多的油氣改革終于全面啟動,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對改革油氣產品定價機制進行明確。《意見》提出,要發揮市場決定價格的作用,保留政府在價格異常波動時的調控權。具體措施包括推進非居民用氣價格市場化,進一步完善居民用氣定價機制;依法合規加快油氣交易平臺建設,鼓勵符合資質的市場主體參與交易,通過市場競爭形成價格;加強管道運輸成本和價格監管,按照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則,科學制定管道運輸價格等。
在此之前,油氣領域的價格改革已經對市場產生了影響。目前占消費總量80%的非居民用氣門站價格已由市場主導形成。成品油方面,2013年我國將調價周期縮短至10個工作日,取消4%的變化幅度要求,這次調整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國內外油價脫鉤的現象。
電力價格方面,過去輸配電價均由政府監管和統一定價,我國一直沒能確立一套合理的輸配電價核定機制。為了減輕企業電費負擔,作為電價形成機制的重點內容,2015年輸配電價改革正式拉開帷幕。我國部署了單獨核定輸配電價、有序放開輸配以外的競爭性環節電價的改革任務,目標是建立一個獨立的輸配電價體系。
此外,電力價格改革,煤電價格聯動機制也非常重要。“因為現在煤炭價格已經實現市場化,但電力價格仍然是政府定價。這就導致很大的問題,比如煤炭價格漲了,但電力價格不動或者調整比較慢,電力企業運營和利潤受到較大影響。但這幾年煤炭價格持續低迷,電力價格調整又比較慢,電力企業盈利水平提高了,但實體經濟電費負擔卻比較重。”恒豐銀行研究院商業銀行研究中心負責人吳琦表示。
2015年和2016年,我國通過輸配電價改革,實施煤電價格聯動,推進電力市場化交易等方式綜合施策,目前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已基本實現省級電網全覆蓋,已累計降低用電成本1800億元以上。
展望 醫療領域是未來改革重點
價格改革的目標是基本放開競爭性領域和環節價格,政府定價范圍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業、公益性服務、網絡型自然壟斷環節。因此,在諸多領域中,醫療領域最受民生關注,而且其定位介于競爭性領域和公益性服務之間,因此也就成了未來價格改革中最為特殊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領域。
根據“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是一項重要工作。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此前我國公立醫院的收入來源中,藥品收入一般占四成左右。因為醫療服務價格普遍低于成本,財政補貼又不到10%,只能靠藥費、檢查費貼補虧損。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醫療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員曹健表示,目前很多醫療服務價格并沒有體現醫務人員真正的勞務價值。而通過改革將降低的耗材、藥物等費用騰挪到醫療服務上去,同時保證醫保可承受,意味著患者基本醫療費用負擔總體不增加。
我國2015年開始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到2017年,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已全面推開。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是公立醫院補償機制改革的“兩翼”。據了解,公立醫院主要有三個收入渠道,即藥品加成收入、醫療服務收費、財政補助。破除以藥補醫,取消藥品加成,是將原來的“三種渠道補貼”改為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兩個渠道。價格改革,實際就是一個利益再分配過程。
如果說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目的是破除公立醫院的逐利沖動,我國圍繞藥品價格推進和即將推出的一系列改革則是為了確保建立以市場為主導的藥品價格形成機制。以2018年或將在全國推開藥品購銷“兩票制”為例,其目的是減少藥品流通環節,使中間加價透明化,進一步降低藥品虛高價格。有專家表示,包括調整的醫保藥品支付標準,一系列涉及藥品價格的改革措施主要目標就是為了促進藥品價格從市場交易中形成,減少政府對藥品價格的直接干預,同時要有利于醫保、集中采購等政策的銜接配合,要調動定點機構主動降低藥品采購價格的積極性等。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